2025年4月9日,中国教育部发布了今年第1号留学预警,提醒准备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家长“提高防范意识,做好风险评估”。
这一通知一出,留学群体顿时炸锅了:
“是不是以后不能去美国读书了?”
“签证会不会更难办?”
“我刚录取,是不是没法去了?”
先别慌,咱们一起来理性拆解这件事,搞清楚它到底意味着什么,谁可能受到影响,应该做哪些准备。
01 这个预警说了什么?
真的影响已录取的学生吗?
划重点:这不是禁止,而是提醒!
事情起因是美国俄亥俄州最近通过了一个叫Senate Bill 83的新法案,规定本州公立大学不能接受来自中国政府或相关机构的资金,也不能合作办项目。这次教育部发布的预警,核心是:提醒中国留学人员关注美国俄亥俄州通过的一项名为 SB 83 的法案。
这个法案只在俄亥俄州生效,美国其他49个州并不受影响。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麻省理工……这些大家心中的“梦校”都不在这个范围内。
也就是说:这只是个“友情提醒”——而不是“遣返通知”!
这不是美国全国性的禁令,更不是“全体百万中国学生请回家”的信号。
02 SB83具体限制了什么?
谁最可能受到影响?
前文提到这次事件的核心是美国俄亥俄州最近通过的Senate Bill 83新法案。我们就来深挖一下法案的具体内容:
SB 83里规定:俄亥俄州公立高校不得接受来自中国政府、或其下属单位、国有企业等机构的资助或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办学项目、研究合作、资金支持等。
换句话说,SB 83主要针对的是中美政府和高校之间的资金和项目合作。
那么,这项政策会影响哪些群体?谁该重点关注?
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高中生和本科申请者(尤其是自费):基本不受影响,申请照常进行。政策主要限制的是政府间合作,和大部分本科项目关系不大。
研究生申请者(尤其是理工科方向):需特别注意自己研究的方向是否敏感,以及目标学校是否在俄亥俄州,有无中方合作背景。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2+2、3+1):如果合作方在俄亥俄州,建议主动联系学校国际处确认项目的持续性。
03 面对这样的新形势
留学生需要做哪些准备?
出国留学,本就是一场走出舒适圈的旅程,意味着你要面对一个更复杂、更多元的社会环境。
在政策变化和国际局势不确定的背景下,更需要我们以更成熟的心态来准备这段旅程。与其焦虑,不如提前做好功课,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做好安全评估
很久之前,我们就已经和大家说过要避免“唯排名论”。很多同学在选校时只关注排名和课程设置,却忽视了所在州的法律环境和社会氛围。现在,这一步变得更重要了。
我们建议大家,查看目标院校是否设有专门的国际学生办公室、心理健康支持和安全报警机制,一旦遇到问题是否能迅速获得帮助。
其次,需要查阅学校周边的治安评分、暴力犯罪率、仇视亚裔事件是否频发,做到心中有数。通过NeighborhoodScout 或 AreaVibes 可以查到相关信息。
具体的操作: 进入网站后,在搜索栏输入你学校的城市或邮编。
选择你感兴趣的区域或学校附近的社区。查看其 Crime Rate(犯罪率)、Safety Score(安全评分)、Violent Crime vs. Property Crime 比例等信息。
AreaVibes 还会显示该地区在全国的治安排名百分位。
增强风险意识
从思想到行动上都要更“自觉”。身处国外,环境不同、文化差异大,信息传播快又杂。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培养出一种“内在的警觉性”。
与中国驻美使领馆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微信公众号、紧急联系方式。加入留学生群组,一旦发生突发状况,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帮助。
避免参与敏感话题或政治活动。美国学术圈自由,但并不意味着“无风险”。特别是在公开场合、社交媒体上,避免发表可能引起误会或被放大解读的言论。
参加学校提供的安全培训
了解基本的校园自救方法、报警流程、医疗资源、法律援助机制,这些和学习无关的“无用”知识,在关键时刻可能真的救你一命。
留学的这三年,我越发觉得,真正的安全,不只是环境的问题,更是“你知道发生事儿时该怎么办”。保持理性
每当有留学相关的负面消息出现,总会在网络上掀起一波情绪浪潮。很多留学生也总是会收到家人朋友各种各样的担心。但我相信,真正冷静、理性的你,是不会被一条截图左右人生规划的。因此大家要注意:
- 多渠道核实信息。听说不能代表事实,截图也不能代表全部真相。不要只刷微博、小红书,学会看英文原文政策、查阅官方公告,听听留美学长学姐的亲身经历。
- 多国多项目准备。无论你申请的是本科还是研究生,不妨备选几个国家、几个项目。欧洲、加拿大、澳洲、新加坡,甚至香港、澳门,都是不错的选择。
- 不随大流、不轻易改方向。留学是长期投入,不能因为一时风声就放弃几年的准备。保持独立判断,用逻辑取代情绪,是你在异国他乡最重要的“盔甲”。
总的来说,焦虑和不安是正常的,但在这样重要的人生决定上要尽量理性,清醒。多问多看多思考,少被情绪奴役,少为没有办法控制的事情失眠。
教育部的预警,不是让你停下脚步,而是提醒你出发之前,戴好盔甲、安全出发。说到底,留学最重要的从来不是你去哪个国家,而是你有没有准备好去面对一个更纷繁复杂的世界。
留学的真正开始,并不是从你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而是从你学会判断信息真伪、保护自己安全、规划未来方向的那一刻起。
不必恐慌,更不要轻易放弃。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管是时局动荡,幸运的是,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和爱你的家人。你有信息、有准备、有勇气,相信自己,坚定的走出人生的每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