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签证 > 继拟废除D/S后的签证双杀:美国签证面试豁免大幅取消!

继拟废除D/S后的签证双杀:美国签证面试豁免大幅取消!

在线咨询

继拟废除 D/S 制度后,美国国务院再出重拳:全面收紧签证面试豁免(Interview Waiver)政策。自2025年9月2日起,几乎所有非移民签证申请人(包括F、J、H、L类)都必须亲自前往使领馆面谈。这项政策被视为近年来美国签证制度中最具影响力的调整之一,标志着疫情时期“远程审理”与“简化程序”的时代正式结束。

什么是签证面试豁免制度

签证面试豁免(Interview Waiver)是美国国务院在特定条件下允许申请人免除面谈的机制。持有过期不超过48个月的旧签证、身份记录良好、未涉及敏感领域者,可直接递交材料续签,无需亲自面试。这种做法在疫情后期被广泛采用,被俗称为“Dropbox”或“免面试续签”。

这项制度带来了显著便利:学生和研究人员回国续签可节省时间;企业高管、工程师、学者无需跨城面试;美国领事馆工作压力明显减轻。

在过去三年中,超过60%的续签申请通过“面试豁免”完成。

几乎全面取消豁免资格

2025年7月,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宣布自9月2日起,重新调整面试豁免标准。主要变化包括:

F、M、J类签证全面取消免面试续签:所有学生、交流学者、访问研究人员必须预约面谈,无论是否已有过往签证记录。

H、L、O等工作签证大幅收紧除外交、公务及特殊豁免外,雇员与家属签证续签都需面对面面试。

低龄与高龄豁免标准被取消:过去14岁以下、79岁以上申请人可免面试,如今也需在多数情况下到场。

第三国面谈限制加强:新规要求申请人必须在居住国或国籍国面试,不能随意在第三国(如新加坡、韩国)代办签证。

根据国务院文件,这项政策旨在“恢复标准化签证审查流程,加强面对面甄别,提高安全与合规性”。

安全优先与欺诈防控

国务院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此举是为了“保障签证体系的完整性与国家安全”,主要原因包括:

防止身份欺诈:豁免制度降低了身份核实的准确度,部分申请人可能利用漏洞提交虚假信息。

强化人工审查:面对面面试能更好地评估申请人陈述的一致性与可信度。

反恐与技术出口管控:对涉及敏感学科(AI、半导体、生物技术等)的学生与研究人员,领馆希望恢复“直接评估”机制。

恢复制度一致性:疫情后面试豁免政策延长多年,国务院认为应逐步回归正常化管理。

这意味着签证审核将回到“逐案面试、逐人甄别”的传统模式。

等待更久、花费更高

从短期看,这项政策将直接导致签证办理周期延长和申请成本上升。

面试预约排期暴涨:过去大量续签通过“Dropbox”完成,如今改为线下面谈,使得北京、上海、广州等领馆的预约系统瞬间爆满。部分地区预计排期将拉长至数周甚至数月。

旅行与住宿成本增加:学生、研究人员需专程前往面谈城市,增加机票、酒店、交通等开销。对寒暑假回国续签的学生来说尤为沉重。

返美时间风险上升:若签证面试后被要求行政审查(Administrative Processing),返校或返岗时间可能被耽误。

跨国申请难度提高:过去许多申请人选择在签证压力较小的国家(如新加坡、墨西哥)续签,如今必须回本国处理,灵活性显著下降。

领馆工作量骤增:面试量恢复常态,但人员编制仍停留在疫情时期缩减状态,导致“积压—延迟—投诉”连锁反应。

更深层信号

事实上,签证面试政策的收紧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共和党政府移民与签证总体战略的一部分。自2025年初以来,美国政府在多项签证类别上同时实施收紧措施:

H-1B申请费上涨、审核趋严;D/S制度拟废除;社交媒体审查扩展至所有签证类型;绿卡与庇护审批周期延长。

可以说,美国正从“签证便利化时代”进入“签证安全化时代”。政府希望通过更严格的面试与审查机制,筛选出“真正符合国家利益”的申请人。

应对建议

提前预约,预留足够时间:计划在寒假或夏季续签的学生,应提前数月预约面试时段,避免临时被卡。

准备完整材料:除基本文件外,携带学习计划、导师信、资金证明等,以应对现场问答。

谨慎安排行程:不建议在签证未获批前订返美机票;行政审查可能导致延误。

了解“第三国”替代方案:若本国排期过长,可关注邻国是否开放部分申请人面试名额。

保持与学校国际办公室沟通:了解签证政策变化,必要时通过学校提供的签证顾问或律师渠道寻求指导。

“免面试时代”在美国签证体系中曾象征效率与开放,如今却画上句号。面试豁免取消的背后,是美国政府“强化控制、强调安全”的政策逻辑,也反映出当前移民政策的整体转向。

未来几年,签证申请人:无论是学生、研究员还是工程师,都必须重新适应“排队、面谈、等待”的老模式。这既是一种程序回归,也是一场信号:美国欢迎你来,但希望亲眼确认你是谁。

美国签证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