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研究生 > 美本申请美研和陆本申请美研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点?

美本申请美研和陆本申请美研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点?

在线咨询

01 孩子今年入读研究生,2年制,请问要如何规划学习、实习和就业?

我们在拿到录取之后的三四月份,需要开始为接下来的求职做准备,拓达每年三月份都会给我们签约的学生做详细培训,疫情前线下举办,两天的时间,大家反馈都特别好,疫情后,我们就把这个培训改到了线上,内容做了很多的删减,不过保持了最精华的部分。

凡是认真参加培训的同学,最后找工作都比较顺利,这也是我非常骄傲的一个地方。因为在美国找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需要掌握好招聘节奏,很多同学没有把握好节点,没有做好充分地准备,所以找工作不顺,非常可惜。刚开始到美国时,新的环境,课业压力、生活压力逐渐增大,这时马上进入秋招,开始找工作,这样的状态大多数同学是做不到的,所以结果也就显而易见。

但是如果学生提前半年准备就业,那么到开学进行秋招时就有了经验,从拿到录取通知书这一刻起,我们就需要为下一步做开始做准备。当学生拿到了研一暑假的实习Offer,接下来再找毕业后的全职工作就比较容易了,因为很多公司的招聘渠道是给实习生发Return Offer。

02 美本申请美研和陆本申请美研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点?要注重什么?

二者相比一定是美本申研的优势更大,美本录取比陆本更容易。但是有些专业会有特殊情况。比如金工金数专业会对特定的陆本学校比较关注。例如哥伦比亚大学的金数项目,非常喜欢南开大学和武汉大学的同学,因为他们有金数的实验班,这个班级出来的同学非常厉害,美国几个顶尖的学校也很青睐。

抛开这些特殊情况,美本的学生优势更大,因为美本的同学已经在美国学习过一段时间,已经适应了美国的教学模式,语言更加熟练,可能更加适应美国找工作的方式,能够更好的找到工作。并且现在也会受到疫情和签证的影响,例如国防七子的学生,即使申请的不是敏感专业,签证也受到了影响。

当然,陆本学生也不是绝对没有希望,陆本学生需要在托福和雅思多下功夫,美本学生可以免递交,但陆本同学的语言成绩某种程度上比GRE成绩更重要。另外,最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招生官反应了一个情况,虽然陆本的学生相比美本的学生在适应方面会慢些,但是他们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学术能力很强,后劲很足。所以他们也愿意招收陆本的学生,并且陆本的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也会很出色。

学校常年在观察学生的表现,这个表现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招生偏好。所以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昨天我们在公司内部也分享了一个好消息,我们去年在杜克读管理学的一个学生,本科是天津大学,学建筑学,后来转专业学管理。昨天他刚刚拿到了纽约一家很棒的管理咨询公司的Offer,他也是这家公司招收的第一个杜克的学生。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他的能力很强,他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也很努力,所以最后达到了很好的结果。所以虽然美本比陆本有优势,但是陆本的学生要知道怎么样加强自己的优势。

03 去美国读研与读博,大学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去别的国家的准备时间呢?英语和其他,都要准备什么?

如果已明确打算到海外读硕士或博士,建议大家尽量从大二就开始着手准备。例如申博需要提供科研经历,那么最好大一时就开始了解学校的科研资源,大二开始准备申请本校科研。以职业为导向的研究生,也需要尽早确定申请的专业方向,根据专业方向规划留学,例如需要去做哪些实习,做哪些课外活动。

如果学生本科在国内,那么需要考雅思或者托福,成绩有效期是两年,学生可以从大三开始准备考试。GRE成绩有效期是五年,不过建议大家大二开始准备,因为大三往往课业压力加大,需要耗费更多时间保持高质量的GPA,早准备早规划,到申请阶段就会轻松不少。

04 美后想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再申研,到时候会不会因为不是应届生,学校录取要求比应届生高?

不会。学校录取更多的是没有工作经验,直接读研的学生,但并不代表学校是因为对有工作经验的要求更高。因为再申请人群中通常有工作经验的是少数,大部分是本科毕业直接读研的学生。

与其考虑要求有什么不同,不如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工作经历变成研究生申请中的优势。具体来说,你可以考虑这份工作和所要申请的专业是否相关。这份工作经历能否展现招生官所需的硬件或者软件能力。申请,就是营销,有竞争。如果大部分申请者只有实习经验,或许我的工作经验就能够成为我申请中的一个亮点。这些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

每年我都会接触到一些学生,他们会考虑本科毕业后GAP一年。原因有很多,有些同学可能是因为没有考出标化成绩,有些同学可能是因为不确定自己申请什么专业,想要工作一段时间,看看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然后再决定在哪个领域深造。

有一些研究生项目是不能够有工作经验,有GAP。比如耶鲁大学的Silver Scholar Program就不希望学生有工作经验。还有沃顿商学院,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的Deferred MBA Program的项目,都是针对没有工作经验的同学设置。如果对这些项目感兴趣,就不可以有GAP year。

少量学校会更喜欢有工作经验的申请者,比如哈佛大学的公共管理硕士和公共政策,这两个项目非常建议有工作经验再申请。

如果打算申请理工科的专业,要更加注重科研经历而不是工作经历。但是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另外还需要考虑你是否毕业后就能找到与所要申请专业非常对口,含金量比较高的工作。这一点就涉及到如何找工作。很多我所接触的同学在毕业后没有很顺利的找到理想的工作,所以就不能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变成自己的优势。

对于一些转专业的同学而言,如果打算在美国GAP一年,根据要求,在此期间的工作需要和本专业相关。这样可能会对研究生申请造成一定障碍。我今年接触到一位学生,他本科学习生物,但是研究生准备申请建筑学,因为他非常感兴趣。在美国GAP一年,找工作时他才了解到自己必须找与生物相关的工作,这样与他建筑学的申请关系就比较小。

总之,究竟是否选择GAP一年,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05 英美上高中、本科,作为家长最应该优先考虑的三大因素是什么?

我的两个孩子,一个在美国要上10年级,另一个在美国要上大一,我在想作为家长,我在考虑什么?

对于我要上10年级的孩子,我考虑的是未来他做什么工作,大学申请什么专业,现在需要做什么准备。这三个因素一环扣一环,不要光考虑他现在的兴趣,还要考虑未来的就业情况,我不需要为他做决定,但是需要帮助他更多了解,这样他自己可以做判断。

对于马上上大学的孩子,我考虑的是他是否喜欢他选的专业,是否能够平衡学业和社交活动,是否可以和室友融洽相处。我想每位家长都有她认为比较重要的因素,这其实是一个很personal的问题。

06 美国本科毕业,直接考研和等一年考研哪个更好?等一年考研的原因是现在对专业和将来从业方向自我感觉不清晰。

利:

1.更加明确想申请什么方向(前提是已找到想申请的方向)

2.比应届生有更多的经验,而且是全职经验(前提是找到了和申请专业相关的全职工作)

弊:

1. 少量项目面向应届毕业生

2. 离开校园,找老师要推荐信不太方便

不确定因素:

1.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荒废了一年

2. 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阅历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申请开始时间是在毕业后3个月之后)

3.即使找到了感兴趣的方向,有可能因为没有足够的准备而不能申到理想的学校。

研究生专业选择一部分会基于你的优势和兴趣,但是很大一部分是基于你的申请优势,也就是你申请哪个专业更有优势,更能够申到理想的学校

4. 如果没有考GRE,边工作边考GRE压力大

美国研究生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