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的核心课程模式是将西方古典思想传统作为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熟读某些对于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名家作品。
2018年10月,正值初秋,纽约的天气阴沉微冷,还飘起了毛毛细雨。一场秋雨一场寒,萧瑟的秋风秋雨卷起满地落叶,颇令人生出几分冷意。好在哥伦比亚大学热烈的氛围,很快驱散了寒意。
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著名的常青藤盟校之一,也是美国大学协会的14所创始院校之一。哥大地处美国的黄金位置——纽约曼哈顿,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寸土寸金之地。
哥伦比亚大学在美国教育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它的核心课程是美国通识教育之滥觞。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独树一帜,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贡献。另外,很多教育学界的大家都在这里耕耘过,如胡适的老师、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进步主义教育家威廉·赫德·克伯屈等。
在这里,流传着“教授就是大学”的著名故事。
“二战”后,艾森豪威尔上将曾受邀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据说,他带着“二战”英雄的荣耀,巡视校园,会见校董会成员、行政人员和学生,参加教授们为他举行的欢迎大会。将军在致辞中提道,对于有机会会见全体哥伦比亚大学“雇员”感到万分荣幸。这时,诺贝尔奖得主伊西多·艾仔克·拉比教授站起来打断道:“先生,教授并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雇员’。教授就是哥伦比亚大学。”
这个故事的具体情节有不同版本,但核心内容是一样的。足以说明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在学校拥有很大的话语权,这是其教育保持自由的重要因素。
确实,在很多世界名校里,教授的地位非常独特。很多大师级教授在校园里有不同的特权。他们是大学的代表、学校的荣耀,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教授应该和法官、牧师一样,具有穿袍服的资格。因为袍服代表一个人兼具成熟的思想、独立的判断和永不泯灭的良知,意味着一个人能够担负起上帝赋予的责任。
或许,只有具备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名师,才能教育出独立而自由、理性且智慧的高徒。
通识教育的前世今生
提起通识教育,大家并不陌生,这种教育旨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怎样思考,希望教出的学生能够独立判断,自由发展。在课堂上,阅读和讨论是基本的教学方式,教授通过互动,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管身处何种环境,都很难被他人所诱惑,做事情也不习惯于循规蹈矩,具有创造出更多可能性的绝佳潜力。
通识教育有不同的翻译版本,如博雅教育、自由教育、全人教育等。
在古罗马时代,自由人教育指的是“适合于自由人而非奴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通达智能,而非教授专门技术。古罗马人倡导的“七艺”,是指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中国古代儒家提出“六艺”,则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目的都是通过基础训练,培养出具有理想人格的“完人”。
欧洲中世纪大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三道”(初等级)和“四道”(高等级)两类,“三道”指语法、修辞学及辩证法,“四道”指算术、几何、天文及音乐。欧洲启蒙时代之后,随着科学和人文的地位提升,这两类学科都被纳入教育范畴。
到了20世纪,通识教育开始流行。现代大学常把课程分为主修课和专业课,主修课程的目的是教授学生关于其他领域的基本常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由此而开设的介绍性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数学、科学、音乐等。专业课程就是某一个领域专业范围之内的课程。
在欧洲很多国家,通识教育是在中小学完成的。譬如德国,大学一般从预科开始,致力于进行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形成“尖塔式教育”。
美国大学通常采用通识教育,意在培养未来的社会领袖,尽可能教授全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
美国大学的本科生在前两年基本上以学习通识课程为主,到了大三才开始修习专业课程。有部分文理学院,四年里安排的都是通识课程,其毕业生在研究生阶段才能得到专业培训,选择商业、法律、医学或神学等。
以哈佛大学为例,在20世纪之前有一套统一适用的课程。第21任校长查尔斯·W·艾略特在任期间,大胆地采用不同的做法,允许学生完全自由选修。1914年,在当时的校长A·劳伦斯·洛威尔的领导下,哈佛大学要求学生除了主修特定学科之外,还要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校长詹姆斯·布赖恩特·科南特提出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并于1945年完成了《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报告书(简称《红书》)。报告书要求学生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各选修一门整学年的课程,后来改为“核心加分配”的综合模式。
哈佛大学
哥大的核心课程模式
除了哈佛大学的平均选修模式,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即哥伦比亚大学的核心课程模式。
哥大的核心课程模式是将西方古典思想传统作为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熟读某些对于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名家作品。
1880年,哥大开设了拉丁语和希腊语两门语言学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为赴欧作战的美国军队学员专门设计了课程,这些课程围绕现实的战争问题,介绍了当代文明冲突及其历史背景。后来在此基础上,哥大教授研究出了核心课程:现代文明和文学人文,前者要求学生选读哲学和社会学的经典著作,后者则要求学生精读欧洲文学经典名著,致力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各个社会群体。
1937年,哥伦比亚大学新开设了人文课程,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又被细分为文学、艺术以及音乐三个分支课程。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教授代表与学生代表组成的相关委员会,研讨关于核心课程的设定和修改,代表们定期组织会议,讨论哥大核心课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手册给了“核心课程”一个明确的定义:“核心课程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的基石。作为哥伦比亚大学才智开发的关键,核心课程的目标是为哥大全体本科生,无论其将来的专业或方向如何,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使之谙熟文学、哲学、历史、音乐、艺术和科学上的重要思想与成就。”核心课程主要包含文学人文、艺术人文、音乐人文、当代文明、大学写作、外语、世界主要文化、体育和科学等,内容十分丰富,并要求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选满规定的学分。
核心课程既不是教授某一门特定的知识,也不是为了扩展专业课程以外的知识面,而是希望年轻学子们通过了解那些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思想和文本,体验一下自我质疑的过程。
为了加深对于核心课程的理解,我们邀约采访了留学生隋同学。她高中就在美国读书,当时便很喜欢利用周末时间,去宾夕法尼亚大学旁听法语和历史类课程,这大大拓宽了知识视野。隋同学旁听的课程是研究生课程,作为高中生她在课堂上十分显眼。教授们慢慢熟悉了她,还经常问她下周来不来上课。因为这种关系,隋同学申请宾大应该是非常方便的,教授们肯定也很乐意做她的推荐人。但纽约和哥大的魅力,还是吸引她来到了这里。
谈到核心课程,她说:“在哥大,所有的学生都需要上核心课程,这些课程是偏向文科的,很多哥大的同学甚至在吃饭时都津津乐道地讨论这些内容,虽然外人听起来比较无聊,但我们自己却乐在其中。大家平均一周要读两本书,写很多的论文,这种学习对于锻炼理科思维也是很重要的,对培养良好、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2019年8月25日晚,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布林格在2023届本科生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提到核心课程时,他指出:“(哥大核心课程)是哥大本科教育的独特象征。不管人们认为什么应该包含在核心课程里,什么应该被排除在外,当然这是一个长久的辩题。但核心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沉浸在知识和思想的海洋中,了解那些最伟大的思想家如何追求真理,并在与同伴的辩论中,而非通过讲座这类预先知晓的方式,探索生活中那些深刻的问题——这是当世界近乎分崩离析时,对知识价值的再次肯定,再度重视。”
目前,哥伦比亚大学的核心课程模式和哈佛大学的平均选修模式,是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两种范本。从理念来看,核心课程模式比较接近于古典博雅教育的理想,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在科目上做了很大调整;而平均选修模式则更能满足文艺复兴以来百科全书式知识体系的需求。这两种模式在美国大学双奇斗艳,不分伯仲,成为美国通识教育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