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 140 和 I – 485 是美国移民申请中两个非常重要的表格,它们在用途、申请条件、申请流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区别:
一、用途
I – 140 表格(移民申请)
目的:主要用于雇主为外籍员工向美国移民局(USCIS)提交移民申请,以证明该员工符合申请的某一移民类别(如 EB – 1、EB – 2、EB – 3 等)的资格要求,它是整个职业移民申请的第一步。例如,一家科技公司想为一名优秀的软件工程师(非美国公民)申请 EB – 2 类别(具有高等学位或特殊能力的专业人士)的移民资格,就需要提交 I – 140 表格。
性质:这是一种基于雇主的申请,重点在于雇主向移民局阐述为什么该外籍员工符合特定移民类别条件,是一种请求移民局认可员工移民资格的申请。
I – 485 表格(身份调整申请)
目的:当外籍人士的 I – 140 申请被批准(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即使 I – 140 还未批准,但符合特定条件),并且外籍人士符合在美国境内调整身份的条件时,可以提交 I – 485 表格,用于将其非移民身份调整为移民身份(即获得绿卡)。比如,一名持有 H – 1B 工作签证的人,在其 I – 140 获批后,提交 I – 485 申请,一旦批准,就可以从工作签证身份转变为美国永久居民身份。
性质:这是一种个人申请,是申请人自己向移民局提出调整身份,从临时的非移民身份过渡到永久居民身份的请求。
二、申请条件
I – 140 申请条件
雇主支持:需要有一个美国雇主愿意为申请人提交申请,雇主需要证明有能力支付申请人的工资,并且该职位符合相应移民类别的要求。例如,在 EB – 3 申请中,雇主需要证明该职位是一个真实的、全职的、永久性的职位。
员工资质符合移民类别:不同的移民类别对申请人的资质有不同要求。如 EB – 1A(杰出人才)要求申请人在科学、艺术、教育、商业或体育领域具有杰出才能,有持续的国家或国际赞誉等;EB – 2 要求申请人具有高等学位或者特殊能力。
I – 485 申请条件
I – 140 批准(通常情况):一般情况下,I – 485 申请需要 I – 140 申请已经获得批准,以证明申请人已经通过了移民资格审查。
合法非移民身份(大部分情况):申请人必须是以合法的非移民身份在美国境内,如持有 H – 1B、L – 1 等工作签证,F – 1 学生签证(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如完成学业并获得工作许可)等。并且没有违反非移民身份的规定,例如没有非法工作等情况。
签证名额可用(对于有排期的类别):对于一些有排期的移民类别,如 EB – 2、EB – 3 等,在提交 I – 485 时,需要确保申请人的优先日期(由 I – 140 申请确定)已经排到,即签证名额已经可用。
三、申请流程
I – 140 申请流程
雇主准备材料:雇主需要收集相关材料,如证明申请人资质的文件(学位证书、工作成果证明、推荐信等)、公司的财务文件(证明有能力支付工资)、职位描述等。
提交申请:将填写完整的 I – 140 表格和所有支持性材料一并提交给移民局指定的服务中心。目前可以通过邮寄或者电子方式(如果适用)提交。
等待审核:移民局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核,审核时间因类别和具体情况而异,一般 EB – 1 类别审核时间相对较短,可能几个月;EB – 2、EB – 3 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在审核过程中,移民局可能会要求补充材料。
批准或拒绝:如果申请符合要求,移民局会批准 I – 140 申请;如果不符合要求,会发出拒绝通知,并说明理由。
I – 485 申请流程
准备材料:申请人需要准备自己的身份文件(护照、签证、I – 94 表格等)、I – 140 批准通知(如已批准)、体检报告(证明没有某些传染性疾病等不符合移民条件的健康问题)、照片等材料。
提交申请:将填写完整的 I – 485 表格和所有支持性材料一并提交给移民局。同样可以通过邮寄或者电子方式(如果适用)提交。
生物识别信息采集:在提交申请后,申请人通常需要到指定的移民局办公室或者授权的应用支持中心(ASC)进行生物识别信息采集,包括指纹、照片等,用于身份验证和安全检查。
面试(可能需要):在某些情况下,移民局可能会要求申请人进行面试,以核实申请信息和申请人的真实意图等。例如,如果移民局对申请人的背景或者申请材料有疑问,就可能安排面试。
等待审核和决定:移民局会对 I – 485 申请进行全面审核,包括背景调查等。审核时间也会因各种因素而不同,一般可能需要数月到数年(对于有排期和复杂情况的申请)。最终会做出批准或者拒绝的决定。如果批准,申请人就会获得绿卡,正式成为美国永久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