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研究生 > 如何申请美国博士研究生解读

如何申请美国博士研究生解读

在线咨询

如何申请美国博士研究生

第一关:申请入研究生院(“考研”)

正如其他文章所指出的那样,美国绝大多数研究生院需要统考笔试成绩(理工GRE,有些大学要求同时具有GRE general和GRE subject,法学院LSAT,医学院MCAT,商学院GMAT),大学成绩单,两到三封推荐信,学习目的简介,及其他支持材料如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外国学生还需要TOEFL成绩。由于各大学本科生课程难度不一,打分有松有紧,统考成绩如GRE就是很好的参照标准。系上由数名教授组成研究生招生委员会,每年对申请材料进行综合评议,筛选,推荐,最后由系上教员大会通过录取名单。

由系上某教授出面向招生委员会举荐某位学生是可以的。这种机制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大多数美国教授把自己的信誉看得很重,因而在这方面非常慎重,不会轻易推荐一个没把握的。从我工作过的两所学校物理系来看,由系上教授出面举荐的考生不到招生人数的10%。有些冷门专业,差一些的学校,或无名气的教授,为了招到好学生,教授可能会热衷一些。而热门学科如医学院,统考笔试成绩MCAT(包括阅读,写作,物理,化学,生物)和大学成绩是第一轮筛选参数。未达标者一切免谈,教授出面也无济于事。倒是国内科研机构/高校的访问学者和已在美国就读/工作的一些中国人最热衷于”帮忙联系”。我们每年遇到的”打招呼,递条子,拉关系,走后门”的案例主要源于这些人。招生委员会欢迎举荐真正优秀的人才,但对试图干扰正常招生秩序的做法非常反感。此外,许多推荐信水份极大。现在不少美国大学对来自中国的申请材料的可信度有所警觉。系上给我的任务之一就是辨别这些申请材料/推荐信的真伪。

虽然教授可向招生委员会举荐,但最后的拍板权仍在招生委员会,仍按既定标准办。几年前一教授举荐的美国学生,各方面达标,推荐信也不错,但大学成绩不突出。招生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硬是没录取。而且,在好学校中量化的分数线是很难通融的。现在许多美国大学都有GRE,TOFEL等硬性分数线,任何人不能例外。由此可见,在美国并非仅靠”推荐”上研究生院。应当指出,过了此关仅仅取得了在该系上研究生课程的资格,并非”考博”成功。

第二关:研究生课程成绩筛选

研究生院对专业课/选修课的学分和成绩有硬性规定。如果平均成绩低于标准,轻者会丧矢奖学金,助学金,甚至考博资格,重者会被劝其退学。如无真本事而是靠”推荐”入学的,必会原形毕露。

第三关:博士资格考试(“考博”)

研究生上完一年课程后,可决定是否参加博士资格考试。此闭卷笔试对能否攻读博士学位起决定性作用。每人有两次机会。两次不过者将与本系博士学位无缘,要么读一个硕士学位毕业,要么申请到别的学校再试。

以我本人为例,博士资格考试分三个半天进行,每次四小时,共十二小时,内容包括普通物理,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目的是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到的常数,基本公式都印发给大家)。很难想象,如果连这种基本功都不具备的人,还能奢谈什么”研究的潜力”。那年二十几名学生参加考试,40%通过,其中仅有一位美国学生。被涮下的均为美国学生。系上一位年轻美国教授平常与那些美国学生关系不错,对此大为光火。他提议降低分数线让更多的美国学生通过。此公把问题提到了”我们究竟为谁培养人才”的高度。系上为此专门召开了全系教员大会。绝大多数教授坚持分数线一分也不能降。为维护”百年老店”的声誉,博士生宁缺毋滥。不管学生来自什么国家,达到标准的我们才培养。美国教授们坚持既定程序和标准,主持公道,严谨治学的精神,我至今难以忘怀。

该系在出题程序方面也很考究。每年挑出十几位教授,每人出两题备用。最后由一位大家信赖的资深委员汇总定夺。试题保密程度很高。可以想像,如果哪位腐败教授要泄题的话,他最多也只能知道自己出的那两题,而且还不能保证就一定能出现在考卷上。

这一关绝对是硬碰硬,什么关系,人情,自主权通通无用。

第四关:学生导师双向选择

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后,学生才成为”博士侯选人”,即”考博”成功。学生一方面继续修课,一方面物色导师。若对某教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可约时间与此教授交谈。教授根据学生的背景材料(修课成绩,博士资格考试成绩,兴趣,经历)和交谈印像(性格,口才)等来确定是否接纳。学生根据教授的信誉,为人,研究方向,可能的博士论文研究课题,交谈印像等来确定是否拜此为师。这种交谈是很随便和平等的。我还没听说过有哪位教授出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来”口试”学生。

由于前三关(特别是第三关博士资格考试)把得严,能获取”博士侯选人”资格的学生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除一些名声大的教授因找的人多,对学生较挑剔,其他教授还设法(给讲座,开派对,找学生个别谈话等)吸引学生。跟了一位教授后,如某一方觉得不合适,还可以换组。如无特殊原因,教授一般不会提出换人。学生”跳槽”的可能性倒是大一些。

第五关:博士论文和论文答辩

要取得博士学位,学生必须做出原创性的研究工作,并通过论文答辩。论文审查委员会一般由五名教授组成。按规定其中至少一名是外专业和一名是外系的教授。其目的之一就是要防止本专业教授们讲情面,或联合起来玩猫腻。美国大学这种”避嫌”的规定还有很多。有一位教授同一研究生搞对像,还想做她的导师。系上给这位教授两个选择:当你的教授,但不能做她的导师;或者做她的导师,但你必须走人。

美国研究生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