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请美国大学时,许多人潜意美国大学数量类型众多,不少学生和家长在申请选校的时候比较迷糊,不仅分不清“university”和“college”,还弄不懂“主校”和“分校”的区别。
很多人在申请美国大学时,潜意识就认为:除了哈佛、MIT这种享誉全世界的名牌大学,其他学校,能选“大学”,就不选“学院”;能选“主校”,就不选“分校”。
但实际上,中国和美国的教育体制存在差异。世界顶尖名校可以叫“学院”,比如,家喻户晓的麻省理工学院;排名全美Top 30也可以是“分校”,比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那么美国大学的“主校”和“分校”到底有什么关系?如何分辨哪些分校才更加“靠谱”?下面小助手就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
美国大学为何有很多分校
其实这算是翻译惹的祸,按理来说所有的“分校”都并非大家传统意义上了解的“分校”。
在美国,大学是由当地的州政府管理,而不是由国家统一管理,所以不同地区的管理政策就会相差很多。因此,美国出现了很多以州系统命名的大学,后面又会以学校所在的城市进行区分。
这并不是美国大学热衷于开设分校,而只是一种方便区分的命名方式。
美国大学主校和分校的关系
实际上,大多数美国大学的“分校”都运作独立,不受“主校”干预。把主校和分校看作两所独立的学府更为准确,它们的资源、教职员工和学生群体都是相互独立的,排名也是各自为政,不存在统一管理。
这种相对独立的关系使得各校区的教学水平和排名存在差异。以加州大学系统为例,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都享有高声誉,然而,普渡大学的卡鲁梅分校和西拉法叶分校则有显著的差异。
在选择学府时,不能仅仅被主校的头衔所吸引,而应深入了解各分校的具体状况。总体而言,美国大学的分校可分为四个主要类型:
1、以SUNY为代表的事实独立类
这类分校并未采用“分校”和“主校”的明确分类。
SUNY(纽约州立大学)是美国纽约州的一个庞大大学系统,由多所高等院校组成。
在早期,纽约州的大学各自独立存在,后来州政府为整合教育资源而创立了SUNY。直到1948年,纽约州立大学系统逐渐完善。
目前,SUNY包含64个成员分校,其中像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这四所国家级研究型大学都表现卓越,属于世界一流大学。
尽管SUNY的每个分校都可以享受60座网络图书馆的服务和资源,但实际上,它们各自运作独立。SUNY更像是一个方便的挂名,以便便捷地统一称呼,可类比中国的“大学城”。
其他类似学府包括纽约城市大学、加州州立大学、麻省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等。
2、以UC系列为代表的高度自治类
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UC)是美国加州的一大亮点,汇聚了10所公立大学,被誉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公立大学系统,是公立高等教育的典范。
UC系列学校之间相较于SUNY系列更为紧密联系,然而,各校享有极大的自治权,几乎互不受制约,涵盖学术、招生、财政、科研和体育等各个领域,都拥有独立运作的能力。
尽管这些“分校”同属加州管理,但它们各自在不同城市崛起,形成独立的发展体系。尽管资源有共享之处,但在平时发展中互不干涉,彰显各校的独特风采,实力的发展更是依赖于自身本领。
其他类似学府还包括伊利诺伊大学、德州大学、德州农工大学、密苏里大学等。
3、以UM为代表的旗舰卫星类
这类型的学府更贴近我们对于“分校”的传统理解。
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的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UM)是一所世界知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荣耀地被称为“公立常青藤”。
密歇根大学有三个校区,分别是安娜堡主校区,和两个规模较小的分校—迪尔伯恩卫星校区和弗林特卫星校区。
一般而言,密歇根大学的三个校区分别被当成是三所不同的大学,密歇根大学唯指安娜堡主校区。两个卫星校区拥有很多自治权,财政上是独立的,但在管理体系及地位上,要比安娜堡要低半级。
威斯康星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普渡大学、华盛顿大学、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等也是如此。
4、以PSU为代表的统一管理类
这一类学校,翻译成“校区”要比“分校”更为妥当。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简称Penn State,缩写PSU),是一所享誉世界的顶尖公立研究型大学。
Park主校区是一个巨大的校园。另有二十来个所谓的分校区,分校区的规模都比Park校区小很多,从五百人到四千五百人不等,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校区有:Abington校区,Altoona校区,Behrend校区,Berks校区,Harrisburg校区。
这些分校区在行政体系上,要比主校区低一级。它们的地位相当于主校区的一个学院,统一招生,统一财政,完全受控于主校区管理指挥。
同类学校有匹兹堡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
择校时看到分校该怎么办
通过上述四种“分校”类型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主校和分校的概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然而,在进行选校时,仍需关注以下几点:
1、确认各分校是否共用申请系统。
比如申请加州系统大学的时候,所有分校都共用一个申请表格和文书共享,只要完成了申请内容,选择要申请哪一所学校就可以了。每一所学校收到的申请都是独立审核,独立发放的;但是伊利诺伊大学系统就不是这样,每一所分校都有各自的申请系统。
2、分校的具体水平如何。
无论主校是否是一所独立的、自治的院校,我们在申请的时候都应该查看这所分校的水平和资质,而不是过多地关注主校有什么样的头衔。
总而言之,并不是主校就一定比分校要好,要改变这样的思维,否则你可能会错失一所很不错的学校;也并不是有厉害头衔的分校就一定是好的,有的时候它的排名、实力跟主校区没有一毛钱关系。所以在申请的过程中,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因为头衔而进入到了“野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