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Fall申请美本的同学们,一场标化政策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这将深刻影响大家的留学申请之路。最近,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埃默里大学相继更新了2026Fall本科招生的标化政策,一时间在留学圈掀起波澜。今天,就带大家深入剖析这些变化,探讨如何调整申请策略,稳稳拿捏申请季。
#1.宾大“回标”,埃默里坚守,政策分化显著
当地时间2月14日,宾夕法尼亚大学率先打破平静,宣布从2025-2026年本科招生周期(即2026Fall申请)起,恢复对申请者的标准化考试要求。曾经,宾大实行标化考试可选政策,主要依据GPA等评估学生学术能力。但如今,标化成绩重新成为申请的关键因素,它将为招生官提供更多参考维度,助力综合审查。回顾2024Fall入学的新生成绩,ACT中段成绩在34-36分,SAT中段成绩为1510-1560分,88%的新生SAT成绩在1500-1600分,71%的新生ACT成绩在35-36分,这一数据足以证明竞争之激烈。
而在宾大官宣的同时,埃默里大学也公布了自己的标化政策——继续沿用标化可选政策。2026年Fall入学的大一新生和转学生可自行决定是否提交标准化考试成绩,且无需解释原因,在审核时也不会因未提交成绩而处于劣势。这意味着,埃默里大学更注重申请者在个人陈述、推荐信、成绩单等方面展现出的综合实力。此外,埃默里大学鼓励申请者提交AP和IB考试成绩,申请时可先提交预估分,入学后再提交官方报告验证。
#2. Top50大学标化政策大盘点
目前,美国Top50大学的标化政策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1. 必须提交标化(Test Required):
像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一众名校都在此列。例如,耶鲁大学规定,未提交SAT/ACT成绩的申请者需提交AP/IB成绩,且不接受预估分;北卡罗来那教堂山分校对特定GPA区间的学生也有标化成绩要求。
2. 标化可选(Test Optional):
普林斯顿大学、杜克大学、西北大学等都采取这一政策。申请者可以依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是否提交标化成绩。
3. 永久标化可选(Test Optional):
芝加哥大学、莱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无论何时申请,标化成绩都非必填项,学校更倾向于综合考量学生的多方面素质。
4. 永久不看标化(Test Blind):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加州系大学,以及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在招生时完全不考虑标化成绩,更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优势和潜力。
#3. 精准应对,调整申请策略
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标化政策,申请者需要冷静分析,制定个性化的申请策略:
1. 了解政策,权衡提交:
首先要深入了解目标学校的标化政策和成绩要求。如果你的标化成绩优异,能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那么无论学校是否强制要求,都建议提交,这无疑是你学术能力的有力证明。反之,如果成绩不理想,选择标化可选的学校,或者在其他申请材料上突出自身优势,如丰富的课外活动经历、独特的个人陈述等,来弥补标化成绩的不足。
2. 合理规划考试时间:
对于低年级的同学而言,建议先集中精力攻克托福,争取考到90+的成绩后,再着手准备SAT/ACT。备考时,不要盲目追求高分,达到目标院校的要求即可,同时也要预留足够的时间用于提升背景和打磨文书。此外,不同申请批次对成绩提交时间有不同要求,EA/ED申请的同学,大学一般最晚10月份接受成绩提交;ED2和RD申请的同学,最晚12月份提交成绩。
3. 稳住GPA,全面提升实力:
高中阶段的GPA是申请美国大学的重要指标,其重要性不亚于标化成绩。无论标化政策如何变化,保持良好的GPA,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才是申请成功的关键。积极参与学术竞赛、科研项目、志愿者活动等,全方位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