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2日,2025年度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官宣,以下是2025年度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16个热门专业全球前10名的大学,以及这些专业中进入全球前100名的中国内地大学的详细信息:
艺术与设计专业全球前10名院校
-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 英国伦敦艺术大学
- 美国新学院大学
- 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
- 美国普拉特学院
- 芬兰阿尔托大学
- 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SAIC)
- 荷兰艾恩德霍芬设计学院
中国内地进入全球前100名的大学
- 清华大学:排名第14位
- 同济大学:排名第18位
- 中央美术学院:排名第21位
- 北京大学:排名第29位
-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在51-100区间
- 浙江大学:排名在51-100区间
分析与总结
- 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分别排名第14位、第18位和第21位,这三所高校在艺术与设计领域的表现非常出色,体现了其在该领域的顶尖研究和教育水平。
- 北京大学:排名第29位,显示了其在艺术与设计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的科研能力。
- 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排名在51-100区间,体现了其在艺术与设计领域的较强实力和较高的国际认可度。
英语语言与文学专业全球前10名院校
- 英国牛津大学
- 英国剑桥大学
- 美国哈佛大学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美国耶鲁大学
- 美国斯坦福大学
- 英国爱丁堡大学
-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中国内地进入全球前100名的大学
- 北京大学:排名第24位
- 复旦大学:排名第56位
- 清华大学:排名第57位
- 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64位
- 南京大学:排名第69位
-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95位
- 北京外国语大学:排名第98位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专业全球前10名院校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斯坦福大学
-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英国牛津大学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美国哈佛大学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英国剑桥大学
-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中国内地进入全球前100名的大学
- 清华大学:排名第11位
- 北京大学:排名第14位
-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20位
- 浙江大学:排名第31位
- 复旦大学:排名第39位
- 中国科技大学:排名第59位
- 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78位
- 南京大学:排名第80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82位
- 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84位
- 武汉大学:排名第88位
- 北京理工大学:排名第89位
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全球前10名院校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斯坦福大学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美国哈佛大学
- 英国剑桥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英国牛津大学
-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 中国清华大学
中国内地进入全球前100名的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19位
- 北京大学:排名第20位
- 浙江大学:排名第25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47位
- 复旦大学:排名第50位
- 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52位
- 中国科技大学:排名第58位
- 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65位
- 南京大学:排名第89位
- 北京理工大学:排名第91位
分析与总结
-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内地唯一进入全球前10的高校,清华大学在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表现非常出色,排名第10位,这体现了其在该领域的顶尖研究和教育水平。
- 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排名第19位和第20位,这两所高校在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实力也非常强劲,与全球顶尖高校相比毫不逊色。
- 浙江大学:排名第25位,显示了其在该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的科研能力。
-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这些高校在电子电气工程领域也表现不俗,排名均在前100名内,体现了中国内地高校在该领域的整体实力。
数据科学(Data Science)专业全球前10名院校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
- 英国牛津大学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美国哈佛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 美国耶鲁大学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中国内地进入全球前100名的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44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47位
- 复旦大学:排名第49位
- 武汉大学:排名在51-100区间
- 同济大学:排名在51-100区间
分析与总结
-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44位,显示了其在数据科学领域的强大实力和较高的国际认可度。
- 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排名第47位和第49位,这两所高校在数据科学领域的表现也非常出色,体现了其在该领域的科研和教育水平。
- 武汉大学和同济大学:虽然排名在51-100区间,但进入全球前100名也显示了其在数据科学领域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生物科学专业全球前10名院校
- 美国哈佛大学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斯坦福大学
- 英国牛津大学
- 英国剑桥大学
- 美国耶鲁大学
-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中国内地进入全球前100名的大学
- 清华大学:排名第20位
- 北京大学:排名第25位
- 复旦大学:排名第46位
- 浙江大学:排名第50位
-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57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第57位
- 中国科技大学:排名第73位
- 中山大学:排名第95位
分析与总结
-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排名第20位和第25位,这两所高校在生物科学领域的表现非常出色,体现了其在该领域的顶尖研究和教育水平。
- 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别排名第46位和第50位,显示了其在生物科学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的科研能力。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这些高校在生物科学领域也表现不俗,排名均在前73名内,体现了中国内地高校在该领域的整体实力。
- 中山大学:排名第95位,也显示了其在生物科学领域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医学专业全球前10名院校
- 美国哈佛大学
- 英国牛津大学
- 美国斯坦福大学
-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 英国剑桥大学
-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
-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
- 美国耶鲁大学
中国内地进入全球前100名的大学
- 北京大学:排名第29位
- 清华大学:排名第59位
- 复旦大学:排名第59位
-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71位
- 浙江大学:排名第89位
分析与总结
- 北京大学:排名第29位,显示了其在医学领域的强大实力和较高的国际认可度。北京大学医学部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
- 清华大学:排名第59位,体现了其在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提升的科研能力。清华大学医学院在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等交叉学科领域表现突出。
- 复旦大学:排名第59位,显示了其在医学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的科研能力。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有显著贡献。
-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71位,体现了其在医学领域的综合实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和教育水平较高。
- 浙江大学:排名第89位,显示了其在医学领域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浙江大学医学院在多个医学领域都有较强的研究和教育实力。
护理学专业全球前10名院校
-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 香港中文大学
- 美国华盛顿大学
- 美国杜克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中国内地进入全球前100名的大学
- 北京大学:排名第38位
-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在51-100区间
- 复旦大学:排名在51-100区间
- 四川大学:排名在51-100区间
- 中山大学:排名在51-100区间
- 中南大学:排名在51-100区间
- 华中科技大学:排名在51-100区间
- 北京协和医学院:排名在51-100区间
分析与总结
- 北京大学:排名第38位,显示了其在护理学领域的强大实力和较高的国际认可度。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在护理教育和科研方面表现突出。
- 其他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均进入全球前100名,显示了中国内地高校在护理学领域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数学专业全球前10名院校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哈佛大学
- 英国牛津大学
- 英国剑桥大学
- 美国斯坦福大学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中国内地进入全球前100名的大学
- 清华大学:排名第11位
- 北京大学:排名第13位
-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19位
- 复旦大学:排名第34位
- 浙江大学:排名第43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64位
- 中国科技大学:排名第67位
- 武汉大学:排名第86位
- 南京大学:排名第90位
分析与总结
-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排名第11位和第13位,这两所高校在数学领域的表现非常出色,体现了其在该领域的顶尖研究和教育水平。
-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19位,显示了其在数学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的科研能力。
- 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别排名第34位和第43位,体现了其在数学领域的较强实力和较高的国际认可度。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这些高校在数学领域也表现不俗,排名均在前100名内,体现了中国内地高校在该领域的整体实力。
物理学与天文学专业全球前10名院校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哈佛大学
- 英国牛津大学
- 美国斯坦福大学
- 英国剑桥大学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 日本东京大学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中国内地进入全球前100名的大学
- 清华大学:排名第12位
- 北京大学:排名第13位
- 中国科技大学:排名第32位
- 复旦大学:排名第38位
-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44位
- 浙江大学:排名第60位
- 南京大学:排名第65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第85位
分析与总结
-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排名第12位和第13位,这两所高校在物理学与天文学领域的表现非常出色,体现了其在该领域的顶尖研究和教育水平。
- 中国科技大学:排名第32位,显示了其在物理学与天文学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的科研能力。
- 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排名第38位和第44位,体现了其在物理学与天文学领域的较强实力和较高的国际认可度。
- 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这些高校在物理学与天文学领域也表现不俗,排名均在前100名内,体现了中国内地高校在该领域的整体实力。
化学专业全球前10名院校
- 美国哈佛大学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 英国剑桥大学
- 美国斯坦福大学
- 英国牛津大学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中国内地进入全球前100名的大学
- 北京大学:排名第12位
- 清华大学:排名第13位
- 浙江大学:排名第19位
-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21位
- 南京大学:排名第25位
- 复旦大学:排名第26位
- 中国科技大学:排名第29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第44位
- 天津大学:排名第70位
- 厦门大学:排名第93位
- 武汉大学:排名第96位
分析与总结
-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排名第12位和第13位,这两所高校在化学领域的表现非常出色,体现了其在该领域的顶尖研究和教育水平。
- 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这些高校在化学领域的表现也非常强劲,排名均在前30名内,显示了其在该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的科研能力。
- 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第44位,体现了其在化学领域的较高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
- 天津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这些高校在化学领域也表现不俗,排名均在前100名内,体现了中国内地高校在该领域的整体实力。
环境科学专业全球前10名院校
- 美国哈佛大学
- 中国清华大学
-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
- 英国牛津大学
- 美国斯坦福大学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 英国剑桥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中国内地进入全球前100名的大学
- 北京大学:排名第12位
- 浙江大学:排名第23位
- 南京大学:排名第26位
-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31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54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第63位
- 同济大学:排名第72位
- 武汉大学:排名第79位
- 中国科技大学:排名第83位
- 复旦大学:排名第94位
- 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98位
分析与总结
- 清华大学:排名第2位,显示了其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卓越实力和国际领先地位。清华大学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和教育水平得到了全球的高度认可。
- 北京大学:排名第12位,体现了其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强大实力和较高的国际认可度。
- 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排名第23位、第26位和第31位,显示了其在环境科学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的科研能力。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这些高校在环境科学领域也表现不俗,排名均在前100名内,体现了中国内地高校在该领域的整体实力。
会计与金融专业全球前10名院校
- 美国哈佛大学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斯坦福大学
- 英国牛津大学
- 美国芝加哥大学
- 英国剑桥大学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 美国耶鲁大学
中国内地进入全球前100名的大学
- 北京大学:排名第14位
- 清华大学:排名第16位
- 复旦大学:排名第37位
-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40位
- 浙江大学:排名第66位
- 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74位
分析与总结
-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排名第14位和第16位,这两所高校在会计与金融领域的表现非常出色,体现了其在该领域的顶尖研究和教育水平。
- 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排名第37位和第40位,显示了其在会计与金融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的科研能力。
- 浙江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分别排名第66位和第74位,体现了其在会计与金融领域的较强实力和较高的国际认可度。
商业与管理专业全球前10名院校
- 美国哈佛大学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斯坦福大学
- 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
- 英国牛津大学
- 英国剑桥大学
- 英国伦敦商学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
中国内地进入全球前100名的大学
- 清华大学:排名第23位
- 北京大学:排名第25位
-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28位
- 复旦大学:排名第44位
- 浙江大学:排名第61位
- 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80位
分析与总结
-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排名第23位、第25位和第28位,这三所高校在商业与管理领域的表现非常出色,体现了其在该领域的顶尖研究和教育水平。
- 复旦大学:排名第44位,显示了其在商业与管理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的科研能力。
- 浙江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分别排名第61位和第80位,体现了其在商业与管理领域的较强实力和较高的国际认可度。
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专业全球前10名院校
- 美国哈佛大学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斯坦福大学
- 美国芝加哥大学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美国耶鲁大学
-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 英国牛津大学
- 英国剑桥大学
中国内地进入全球前100名的大学
- 清华大学:排名第18位
- 北京大学:排名第20位
- 复旦大学:排名第31位
-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41位
- 浙江大学:排名第47位
- 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52位
- 厦门大学:排名第78位
- 上海财经大学:排名第82位
- 武汉大学:排名第83位
分析与总结
-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排名第18位和第20位,这两所高校在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领域的表现非常出色,体现了其在该领域的顶尖研究和教育水平。
- 复旦大学:排名第31位,显示了其在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的科研能力。
- 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分别排名第41位和第47位,体现了其在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领域的较强实力和较高的国际认可度。
- 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52位,作为中国内地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高校,其在该领域的表现也非常突出。
- 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分别排名第78位、第82位和第83位,体现了其在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领域的较强实力和发展潜力。
教育与培训专业全球前10名院校
-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
- 美国哈佛大学
- 中国香港大学
- 美国斯坦福大学
- 英国剑桥大学
- 英国牛津大学
- 中国北京师范大学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中国内地进入全球前100名的大学
- 清华大学:排名第14位
- 北京大学:排名第15位
- 浙江大学:排名第34位
- 华东师范大学:排名第52位
- 复旦大学:排名第70位
-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89位
分析与总结
- 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7位,显示了其在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卓越实力和国际领先地位。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中国内地在教育领域的重要高校,其在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方面的表现得到了全球的高度认可。
-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排名第14位和第15位,这两所高校在教育与培训领域的表现也非常出色,体现了其在该领域的顶尖研究和教育水平。
- 浙江大学:排名第34位,显示了其在教育与培训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的科研能力。
- 华东师范大学:排名第52位,作为中国内地在教育领域的重要高校之一,其在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方面的表现也非常突出。
- 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排名第70位和第89位,体现了其在教育与培训领域的较强实力和较高的国际认可度。
中国内地名校排名综述
在上述1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00的院校中,有26所中国内地名校。其中,上海交通大学16个学科全部进入全球前100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分别有15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00名,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世界百强专业分别有14个、13个。
中国高校突破性成就
- 顶尖学科突破
-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全球第2名(亚洲首次登顶该学科前三)、电子电气工程全球第10名(首次进入工科前十)、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全球第11名、数学专业全球第11名、物理学与天文学全球第12名。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培训全球第7名(师范类院校历史最佳成绩)。
- 全面进步院校
- 上海交通大学:16个学科全数入围前100,电子电气(19)、数据科学(44)等7个学科进入前50。
- 北京大学:15个学科入围,化学(12)、环境科学(12)领跑基础学科。
- 复旦大学:15学科上榜,经济学(31)与医学(59)双突破。
- 特色学科亮点
- 同济大学:艺术设计(18)保持设计类院校领先地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电气(47)、数据科学(47)展现工科强校实力。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类学科突出,经济学(52)与商科(80)齐头并进。
学科发展新趋势
- 交叉学科崛起:数据科学首次单独排名,南洋理工(第5)超越传统强校,中国武大、同济进入前100。
- 医学领域分化:护理学香港中文大学(第5)成亚洲唯一前十,内地8所医学院入围体现医疗教育提升。
- 环境科学突破:清华全球第2引领绿色发展,浙江大学(23)、南京大学(26)形成长三角环境研究集群。
中国内地26所百强高校分布
- 顶尖集团(10+学科入围):上海交大(16)、北大(15)、复旦(15)清华(14)、浙大(13)、武大(9)。
- 特色型强校:哈工大(4工科)、中国科大(3理科)北师大(教育第7)、协和医学院(护理51-100)。
- 区域代表院校:华中科大(4学科)、中山大学(2学科)中南大学(护理)、厦大(经济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