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来咨询美高的家庭,家长们经常会问到也会犹豫不决的基本上都是关于择校的问题,尤其是从孩子的大学升学来考虑时,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择校本质是寻找最佳成长路径的过程。通过系统评估学术匹配度、资源适配性及地域优势,才能为美本申请构建坚实基础。最适合孩子的学校,是能让孩子持续进步并绽放潜能的。
然而美高申请过程复杂,学校选择繁多,如何精准定位?如何顺利过渡?小助理将从多个维度,为大家详细介绍美高选校更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学校类型
在美国,大致有两类学校: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根据美国教育局的数据,美国大约有 3 万所公立学校,以及 1.2 万所私立学校。
公立学校由政府税收支持(居民房产税是学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按学区划分,中产阶级或富人居住区由于高昂的房屋价格,产生了许多的“优质学区”。
私立高中也分为很多种类,各有优劣势,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就读方式。
宗教学校 VS 非宗教学校
宗教类学校一般由教会支持,学费相对便宜一些,宗教背景强的院校会要求入学的学生每年修读一门宗教课程;非宗教类学校叫做 Independent School,通常隶属于私人机构、基金会或者由公司创办,因为没有任何的拨款,所以学费一般很高昂,但是相对来说教学设施和硬件条件也都会很好。
男女混校 VS 单性别学校
男女混校和单性别学校各有优势,男女混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社会,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以及建立良好的关系;单性别学校的教育更有针对性,课程以及活动的开设更符合男生或者女生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个人优势。
寄宿学校 VS 走读学校
寄宿学校学生学习、吃住都在学校里,学校充当监护人,但通常费用高昂,很多寄宿学校每年招收的国际学生名额不多,排名靠前的寄宿中学竞争激烈。
走读学校能融入当地,直接接触美国生活,费用也相对较低,但学生需要找到一位监护人或者一个寄宿家庭。因为学校数量多,选择面更广,同时申请要求也不像寄宿学校严苛,因此国际生申请走读高中的成功率可能更高。
在美国,还有一类学校是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学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艺术学校。学生在申请时,除了成绩,往往还需要提交个人作品。
学校地理位置
好的地理位置除了能让孩子在美国生活得好,带来的教育资源也是不同的。在考虑地理位置时,主要结合气候、教育资源、人文等方面。
如果对大学意向非常明确的话,可以考虑围绕大学所在的州来选择学校,以便于将来申请大学时能有更多的面试机会和竞争优势。
不同地区的美高在本科申请中存在显著差异:
- 加州美高的荣誉课程更受UC系统认可
- 德州中学毕业生申请UT Austin享受与本州学生同等待遇
- 密歇根州部分高中享有UMich提前批申请特权
- 对于目标私立大学的学生,建议优先选择有稳定录取历史的学校。若目标院校近年未录取过某高中学生,则申请难度可能大幅增加。
东部地区
美国东部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潮湿,秋季宜人凉爽,冬季寒冷。东部地区是私立寄宿美高的发源地,拥有悠久的传统和严谨的学术氛围。许多学校拥有百年历史,与美国顶尖大学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广泛的学术资源。
在最新的 FindingSchool 美国寄宿高中排名中,排名前十的学校都在美国东部,因为拥有着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环境,这个地区的学费通常较高。
同时,东部地区也是金融、法律、医疗、文化等领域的中心,吸引了众多国际机构和企业,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职业机会。学生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建立联系,拓展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
主要涵盖地区:
纽约州、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马萨诸塞州等
主要代表城市:
纽约、波士顿、费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等
主要代表大学:
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
西部地区
美国西部地区涵盖了美国西部内陆地区以及西海岸两大地区,气候温和宜人,冬季凉爽多雨、降雪少。西雅图的樱花、加州的海滩,都是大家心中的打卡圣地。
美西的学校虽然没有那么多年的历史沉淀,但也有自己的亮点,有创新、有科研。尤其是硅谷所在的加利福尼亚,是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之一。众多科技公司、初创企业在这里孕育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此外,娱乐产业也是美西地区的一大亮点,对于对艺术和娱乐有兴趣的学生,这里的机会同样不可忽视。
主要涵盖地区:
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华盛顿州、阿拉斯加州等
西部内陆地区代表城市:
丹佛、菲尼克斯(凤凰城)、拉斯维加斯等
西海岸地区代表城市:
西雅图、波特兰、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等
主要代表大学:
斯坦福大学、UC系10所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等
南部地区
对于怕冷的小伙伴来说,美国南部温热的气候简直是福音。同时,这个地区还汇集了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移民,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多元文化,为留学生活增添无限魅力。
南部的生活成本是全美最低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南部地区的教育体系越来越注重多元化和创新发展,有“南方哈佛”之称的杜克大学、以医学与商科闻名的埃默里大学、工科及建筑学超群的莱斯大学,以及弗吉尼亚大学和威廉玛丽学院这样的“公立常春藤”名校。
主要涵盖地区:
弗吉尼亚州、田纳西州、南/北卡罗来纳州、佐治亚州、佛罗里达州、德克萨斯州等
主要代表城市:
亚特兰大、新奥尔良、迈阿密、休斯顿等
主要代表大学:
杜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佐治亚理工大学、维克森林大学、埃默里大学等
中西部地区
美国中西部冬季寒冷,春夏气温高,湿度大。因其地处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被称为国家的“粮仓”。虽然中西部经济条件不如东部、西部那般发达,但不可否认的是,中西部地区依旧有很多值得关注的美本名校。
这里有汽车城底特律;有号称中西部首都的芝加哥,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也是美国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农业技术等产业的核心区域,当地工业、制造业、金融产业发展良好,新闻传媒也拥有较大市场需求。
主要涵盖地区:
俄亥俄州、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伊利诺伊州、威斯康辛州等
主要代表城市:
芝加哥、圣路易斯、底特律、麦迪逊等
主要代表大学:
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等
学校的重要数据
成绩和升学率
升学率是衡量高中学术实力的重要依据之一。大多数私立高中强调精英教育,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升学率普遍达到 100%,而我们要着重关注的除了学校最好的学生都进入了哪些学校,比如近三年来藤校、TOP 30、TOP50 的录取比例,还要看大部分优秀的学生进入哪些学校以及国际生,尤其是中国学生普遍进入了哪些学校。
以安多佛菲利普斯学校为例,2023 届 338 名毕业生中,12 名升入哈佛大学,12 名升入耶鲁,3 名升入普林斯顿,11 名升入斯坦福大学,7 名升入 MIT,21 名升入芝加哥大学。
同时,家长可以留意学校的整体学术能力,比如 SAT 平均成绩,一方面,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这所学校的生源和师资力量,另一方面,高中成绩也是申请美国大学和奖学金的重要评审条件。
师生比
师生比是反馈学生关注度的一个数据。通常来说,师生比越低,说明学生受到老师的关注度越高,自然越好,尤其是大部分老师都具有高学历的情况下。
说到教师学历,很多学校都会标注该校的高级教师比,这项数据说明的是学校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老师占比。一般来说,如果高学历老师的占比超过了 80%,变相证明这所高中师资力量强大,学术水平也比较高。
国际生比例
国际学生比例是衡量学校接受国际学生的经验是否丰富及是否能让学生尽快融入美国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依据。
国际生的比例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过高的确会容易形成中国学生抱团,不利于融入美国的文化、学习和生活;过低则代表学校接待国际学生的经验相对缺乏,管理经验不足,课程设置对国际学生也缺少针对性,较为理想的国际生比例一般在 15%-20% 之间。
学校排名
不同机构的“排名规则”、评分方法大有不同,有的更注重顶尖大学的升学率,有的更注重学术和活动,有的更关注家长学生的真实体验,美国高中百花齐放,各有各的优势,我们要学会渗透排名背后每一项指标的权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参考。
学校规模
一般认为:在校学生人数超过 800 人是规模大的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在 300-800 人是规模中等的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在 300 人以下是规模小的学校。
小型学校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很紧密,大家像家人一样相处,对于低龄留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心智健全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这种细致和及时的人文关怀是最不能忽视的。学生数量少了,老师也有更多的精力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用适当的、最有效的方式帮助大家。
大型高中往往拥有更大的校园和先进的设施设备,教学资源也相对更丰富,让学生在高中时期就能接触到多样的课程和各种活动项目。在这里,留学生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接触不同的文化背景、用包容的心态来面对未知的事物。
但也面临一个挑战,由于人数众多,许多活动或校队,都需要经过非常严格的选拔试训,不像在小型学校,几乎每个有兴趣想尝试某项运动的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训练和参加正规校际比赛。
从人数上来看,中型高中的学生数量在小型和大型之间,但它囊括甚至超越了以上提到的所有优势。它非常适合希望有更多课程选择和能参加多样课外活动的学生,竞争力远小于大型学校,之于小型学校,它又能充分给予学生社交的机会。
学校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如同一座隐形的精神灯塔,不仅塑造了一所学校的独特气质,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观察一所学校的文化可以从以下方向观察:
看学校举办了什么:比如有什么标志性的活动?在特定的日子有什么仪式,表达感激或反思等;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什么奖励?透过举办的活动看看学校重视什么,看看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学校员工与学生的相处方式。
看学校展示了什么:是学校的设备?是成绩单?是学校的日常日程安排?还是优秀的毕业生展示?学校的展示面和不展示面都反映了学校相信的文化,而这些文化是否与你的价值观相符呢?
看学校的行为:比如学校如何规范他们学生的在校行为?这些行为也都反映着学校的文化。
不过,感受学校文化的最佳方法还是去学校参观,去亲身体验学校的环境、设施、氛围等。
学术资源
大致确定了学校的类型、地理位置后,就可以开始细化选校中另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学术资源。
美高选校时,许多家长容易陷入“课程越难越好”的误区。实际上,顶尖大学在评估申请者时,会通过通用数据集(CDS)综合考量学生的GPA表现与课程挑战度。
例如: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新生中位列前10%的学生占比高达98%,凸显其精英化选拔特点
- 康奈尔大学则保持81.7%的Top10%录取比例,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养
需特别注意某些学校的特色课程,某些课程虽能提升学术竞争力,但若超出学生承受能力反而会影响整体表现。
美高是四年制,不分文理科,除了核心必修课程以外,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且感兴趣的课程学习,与大学的管理方式类似,采用学分制。
每所学校的学术课程都是独一无二的,课程要求也不同,但基本上分为 Regular 常规课程(又分必修课、选修课)、Honor 荣誉课程(科目与常规课程一致,但授课内容会更为深入)、AP 大学预备课程(有些学校还开设 IB 课程)。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的难度和级别,家长可以重点了解学校课程的数量、种类和教学质量,查看学校是否开设了有利于孩子升学的课程。
美高学校的优势学科也是在申请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都会有不同的学科侧重。有的学校理工科出众,有的则是文科类底蕴深厚。准确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目标将有助于选择最适合孩子的高中。
有的学校还会为国际学生提供 ESL 课程,学生有机会得到专业的语言辅导,英语水平不足的学生可以选择配 ESL 课程的学校过渡一下。
师资、课程是教学的一方面,学校的设备硬件设施又是另一方面。优良先进的教学、活动设施,是学校的资金实力体现,也有利于学生的学术学习、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匹配度
美国高中尤其重视学生特长和兴趣培养。在选校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跟自己兴趣和特长相匹配的院校。如孩子喜欢游泳,且表现突出,建议选择游泳强校;如果孩子喜欢音乐,选校时也要关注学校是否提供相应的资源。在孩子入学后,既可以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又可以培养新的兴趣爱好,还能更快地融入学校,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当然,对于美本申请也非常重要。
在活动开展方面,基本每个美高学校都有各自的特色项目。比如,顶尖美高菲利普斯安多弗(Phillips Academy Andover)非常喜欢有科研创新意识或是擅长跨学科研究的学生,学校设有 Gelb Science Center(盖尔布科学研究中心),这个科研中心具备了大学水平的科学设备,专门用来给校内高中生提供丰富、前沿的科研创新机会。
美国的“小常春藤”高中——乔特罗斯玛丽中学(Choate Rosemary Hall),作为学术能力极强的美高,学校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绝佳的机会进入到专业的大学或科研所、科学实验室做科研,而且还开设非常强的项目课程,如 Advanced Robotics Concentration 项目,就是专门针对对计算机和机器人感兴趣的学生参加的课程。
“小常春藤”希尔中学(The Hill School)拥有悠久的体育传统。学校拥有 32 个学生代表队,运动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春季的体育项目包括棒球、高尔夫、长曲棍球、垒球、网球、和田径;秋季体育项目包括越野跑、橄榄球、陆上曲棍球、高尔夫、足球、网球、和水球等;冬季项目包括篮球、冰球、壁球、田径、游泳和跳水和摔跤。
这些丰富多彩的美高实践经历和多元化活动的累积,都会成为学生申请顶尖美本的录取 BUFF。
其次,优质美高往往拥有独特的项目资源,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有效利用:
- 圣马克中学提供STEM研究奖学金,入选者可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尖端科研项目
- 佩迪中学在机器人竞赛领域表现突出,其战队屡获国际赛事奖项
值得注意的是,资源利用重在质量而非数量。
留学预算
一般来说,美国是所有留学国家中花费最高的国家。高中选择出国留学,今后还要申请本科,甚至研究生、博士,因此选择学校的时候,也需要计划好家庭预算,根据预算来做选择。
学校的具体学费因所在的地理位置、设施、课程设置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我们建议同学和家长们在选校时,除了考虑学费外,还需综合考虑学校的教育水平、师资力量、课外活动等因素,以确保最佳的学习体验。
心理准备
高中留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社会经验不够丰富,并且很多学生早已经习惯了国内的学校班主任和家长提供的管理环境,出国留学后,在面对陌生环境的过程中经常不知所措。
在走读高中,一个孩子可能会因为遇上好的寄宿家庭,度过幸福的四年美高生活,也同样可能因为寄宿家庭不方便接送、态度不友善而产生无助感和孤独感;在寄宿高中,一个孩子可能会因为住宿的便捷而得以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同样也可能长久宅在寝室,忽略了同学之间的正常社交。同样的环境会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造就不同的结果。因此,在选校时,家长要结合孩子的性格、生活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情况,选择最适合孩子的环境。
同时,父母也应该鼓励孩子,给他们自信,让他们在新的环境里有勇气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体验新的文化、交新朋友、尝试新的学习方式。
选校的考虑因素有很多,但其实很少有百分百匹配孩子的学校。因此在选校的时候,我们应该全面综合地权衡哪所学校更适合自己,不要因为一点不匹配的情况就完全否定一所学校,也不要因为一点匹配,就认定某所学校。综合各种因素一起看,往往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