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说下什么是大人文课。大人文课英文叫Humanities,少部分美高在9(例如北野山,peddie和Cate)或10年级(例如Portsmouth)开设,极个别美高的人文课会持续3-4年(例如St Paul和Ashville)。一般是必修课程。
有的大人文课融合了英语和历史的内容,有的是英语和宗教,有的是历史和宗教,有的甚至是这三门课的混合。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还往往包含一些其他的内容,例如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
虽然提供大人文课的学校并不多,但中国学生普遍反馈大人文课比较难、分数一般都不是特别好拿。给大家详细介绍下Peddie 大人文课,并且以此为切入口,再分析下别的学校的大人文课怎么上、为什么难、以及如何做准备。
第一部分 Peddie的大人文课
问题1:Peddie的大人文课怎么上?同一个老师上,包含了英语和历史。
历史集中在古代世界史部分,并且会涉及到宗教的内容。
但英语的占比更多,大约占到2/3左右,和其他学校的英语课有一些类似的地方,英语老师也会要求学生阅读英语文学作品,例如奥德赛、尤利西斯凯撒等。
但和其他学校普通的英语课比起来不一样的地方在于,Peddie的英语和历史是相互关联的。例如老师在讲古希腊历史的时候,尤其会侧重讲《奥德赛》的历史背景和相关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奥德赛》这个作品;与此同时,学习《奥德赛》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希腊的历史。这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问题2:Peddie大人文课的作业&考试
作业
作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短问答,回复大概10-15个句子。另一种是长的论文(essay),大概一个学年有2-3篇,大部分是关于文学的问题。大论文的形式是Analytical Essay(分析型议论文)。考试考试来讲,有的老师会有单元测,有的老师没有,因人而异。考试形式是选择题和写作两个部分组成。但是具体考什么内容,就要看老师了。有的老师更侧重于文学,只有在期末考中会考查到历史方面的选择题;但是有的老师每次单元考都有历史的选择题。
问题3:Peddie大人文课的GPA构成
一般情况下,课堂讨论占10%,偶尔也会有团队presentation(2-3人一组,用ppt向班级展示历史背景)。
作业占20%,主要是短问答,一般是回答一个段落,例如去分析材料。
剩下的70%,主要是长论文和考试,占了绝对的大部分。
但是以上的这个比例也只是一个参考,不同老师会有不同安排。
问题4:Peddie学姐大人文课的收获&
给新生的建议大人文课的收获还是会有挺多。
第一,总的来说,写作打分相对比较主观,好多老师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rubric),会看学生文章的框架搭建、是否有语法错误、思维逻辑论证的深度等等。要想拿高分,一定需要主动找老师问问题。在作文提交之前,请老师先给出一些修改建议和意见,拿到分数之后还可以再找老师询问扣分点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利用好碎片化时间,不要拖延作业。如果老师留了写作作业,就提前写好,然后去找老师修改。
第二部分 其它学校的大人文课
问题5 St. Paul’s 的大人文课
St. Paul’s 的人文课比较特殊,一直持续3年。
9年级聚焦世界史和几本非常重要的作品。例如老师在讲《我在伊朗长大》之前,会给学生介绍伊朗的历史和伊朗革命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这本漫画小说所描述的事件。
等学生了解了时代背景,再去看这本小说时,就会对小说里的情节、主人公人生的变化、故事情节的发展轨迹,都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因为此时会知道这个人是在时代的裹挟之下,不停地往前走,那么时代背景对她的影响是非常全面的。
反过来也成立,当学生学完的这个作品之后,会更理解那个时代发生的事件和历史。
St. Paul’s大人文课的作业,通常是对阅读文本的分析,但在分析里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一些历史。St. Paul’s大人文课难度很大,有的老师评分要求非常高。所以学生要拿到A,不仅英语水平要非常好,还要有非常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知识储备。
问题6 Culver的大人文课
Culver 9年级有的学生被分配到国际学生的英语课中,也有学生是直接上Western Perspective ,这门课就是一个综合的人文课。里面涉及到英语、历史、宗教,虽然不同老师也会有不同的侧重和占比,但是总体来讲,英语的占比会更高一点,历史和宗教占比相对来讲会小一些。在这个人文课上,英语部分老师也是会让学生去读一些文学作品,比如《奥德赛》,除此之外,还会去学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等。老师也会给学生讲文学作品以外的内容,例如历史和宗教。例如,学生在读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老师会讲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是怎样的时代背景,为什么会对那个时代的人、对欧洲产生那么深厚的影响?为什么又会作用到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本书?这些其实都是互相之间有关联的。学生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作品的主题、人物等等。
问题7 Cate的大人文课及其他
加州Cate的大人文课是英语和历史的一个结合,历史的部分也是作为一个时代背景去了解。但是有的老师就比较奇怪,会让学生在写作时,将文学作品与历史史实二者进行对比。
写作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相当于学生要去了解历史背景当中的真实人物,还要了解文学作品里人物发展的心路历程,互相之间来做一个对比,对于学生来讲就是两边都要很熟悉,还得去找它们的共性和不同点,才能够进行对比,所以学生觉得这门课要拿高分的话是非常不容易的,再加上有的老师打分比较严格,所以相对来说这门课的难度就会比较大一点。
除了上述所说的四所学校外,其实还有一些专门学大人文课的学校,例如Groton,北野山,Portsmouth 10年级。
第三部分 大人文课怎么做准备?
普遍来说,这种综合的大人文课的难度会比较大,学生一般会觉得难。主要的原因在于这类的课程一般会综合英语、历史、宗教等两个或多个领域的知识,需要学生能融会贯通地学习,甚至要进行互相之间的比较。与此同时,老师普遍的要求比较高,打分也相对严格,所以得分不容易。
但是大人文课也有非常多的好处,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学科及其互相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综合文科思维。
对于这样有难度的大人文课,要怎么做准备呢?
第一,明确自己要去的那所学校是不是要上这种综合的大人文课(Humanities)。
第二,找学姐或学长询问。例如:大人文课需要读哪些作品?历史部分的占比是多少?明确历史是从头到尾的都学?还是历史只是围绕所阅读的几本书来讲相关的时代背景,并不是所有内容都要学?因为这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历史都要学,那要去学古代通史,或是近现代通史,要完整学下来。但如果学校只是作为时代背景了解,那学生可能只去了解这一段时期的历史背景就可以。所以这一块可以去找学姐学长了解清楚。
第三,一个非常重要的准备——开始阅读。这些大人文课的阅读内容相对来讲都还是蛮有难度的,比方我们开篇提到的Peddie,要求阅读6本古代的作品,虽然有翻译版本、有注解、有老师来讲解,但是,对于一个英语并不是母语的学生来说,仍然是有比较大的难度的。所以提前开始做这方面的阅读,尤其是古代这些作品,对学生到美高再去学大人文课会比较有帮助。
给大家的阅读建议:
莎士比亚的作品每个学校9年级基本都会涉及到一本,有学校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有学校是《麦克白》,还有少量的学校可能会涉及到《仲夏夜之梦》,或者是《威尼斯商人》,或者是《尤利西斯凯撒》,像Peddie学姐讲她们学校就是学《尤利西斯凯撒》这本,但这个相对来讲小众一些。《罗密欧与朱丽叶》和《麦克白》是比较常见的。
除此之外,大人文课普遍还会要求学生读《奥德赛》、《我在伊朗长大》等,这些也可以找来先看看。
第四,历史背景的补充。在补充的时候,完全可以带着学习人文课的思维和思路来进行学习。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去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对书里的情节和人物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五,非常重要的写作。无论是St. Paul’s School、Cate School、还是Peddie School 等等,落脚点还是在写作上,所以写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在最后GPA的占比会比较高。
最后补充一点,有的学校虽然并没有真的把英语和历史非常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来上Humanities的课程,但是有的课程里边也会做一些小的综合。
例如加州Webb这所学校,在9年级上的Civilization课程中,既有英语的文学作品,也会涉及到历史。
例如Governor’s 9年级的历史课,也有老师会让学生去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来理解那段历史,写作的作业也有一定的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