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中小学 > 美国高中GPA详解

美国高中GPA详解

在线咨询


美高GPA概览及算法

GPA是什么?美高GPA如何计算?

GPA的概念就是学生在学校选的课程的成绩,但是这个成绩在美高是一个非常综合且持续的考核。它不像在国内,考一个期中考试、一个期末考试,可能还有些月考加在一起算作整个学期的成绩,学生成绩就只是按几次考试来算。而美高的GPA概念非常综合,也包含了很多方面的考核。

一般来讲的美高GPA满分4分,有的学校是百分比来算,比方说100分满分,对应4分或者是AA一般就是93分到100分

如果目标是想要冲击藤校或者是前20这样非常好的大学,那GPA当然是越高越好。

美高有的学校GPA是有加权分的。加权分就是如果学生选的课程是比较有难度的,那么就有一定的额外分数。举个例子,像 The Hill 这所学校,它的荣誉课程加权分是0.5 分,AP课程的加权分是1分。这相当于,如果选了好多门AP课程,那最后得到的GPA分数是高于4分的;如果AP课程的成绩也都很好,那很有可能最后的GPA总分会变成是4.89、4.7之类的(这是我们之前有学生拿过的分数)。因为学生选了这些AP课程有加权分,把整个的GPA全都提上来。

加权分都是学校来定的。还有的学校比如 The Governor’s Academy 是荣誉课加0.1,AP课加0.2。但也有学校高难度的课程完全没有加权分,所以要具体看学校。

 GPA的高低和课程的难度,如何选择?

如果这件事情对于学生来讲不矛盾,既可以选择难度比较高的课,并且还能够拿到好的成绩,那么毫无疑问,两个都要选。如果目标要冲藤校、美本前15或者前10,那么就要求不光有高的GPA,还要有GPA的难度和含金量,也就是两者都要

如果这两者之间是有一定的矛盾,也就意味着某些有难度的课程学生无法保证高GPA。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会建议学生保GPA分数。在保证分数之后,如果还有余力,还可以在下一个学年再去选择一些有难度、有挑战的课程,因为级别的高低,可以非常直接的反映学生的学术能力。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学生虽然课程难度选的特别难(例如AP),但是成绩并不理想,成绩一度达到了70、80,这样在申请当中是很劣势的,想要申请好的美本有点难。因此,如果是这种情况,当然是选择保GPA,放弃AP这门课,选择一个荣誉级别或者普通级别,先保证GPA。

但是如果学生一个AP课程可以拿到B+,一个荣誉课程可以拿到A-,那可以再斟酌一下,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异好像没有那么大。如果学校AP还有一个加权分,有可能最后AP加了加权分之后,GPA还会更高一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具体再去做分析。

GPA包含哪些方面?美高如何考算GPA?

首先,我们给大家的只是一个参考,因为不同学校会有不同的算法。甚至即使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年级,同一个课,不同老师的打分都是不一样的。

通常GPA会包含这几个方面:

一、课堂表现

课堂表现一般在GPA的总分当中占0-10%。在文科课程当中,课堂表现占的比重会更高一些,因为文科课程很多学校都是讨论为主,上课都是比较文学、历史,讨论作品,讨论历史事件等等。既然有课堂讨论,那老师当然就会看学生的课堂表现。得分点主要是:1、学生是否积极进行讨论、参与讨论,2、讨论的深度如何,3、会不会倾听、回应别人等。

二、作业

作业一般占GPA的10%-30%,具体看老师文科的作业一般就是阅读、批注、写作等。数学和理科,一般都是给课后习题,理科还会包含实验报告。

三、小测

小测一般占GPA的10%-30%,考查形式多种多样普通课一般频率是每两周一个小测,而如果到了AP级别难度比较高,可能就是每周一测。具体时间有的老师会提前通知,有的老师不通知就直接是一个pop quiz,这样比较能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四、考试

考试一般占GPA的比重比较高,达到了40%-60%。

第一种,单元考。单元考,顾名思义,每学完一个章节就会考一次。单元考的频率,基本上是每一或两个月或一个半月这样的频率。难度比小测难、比大考简单一点,而且是现学现考。形式也是多种多样,选择题、大题都有可能考。

第二种,期末考。期末考的比重会高一点,难度也会更大一点。有的学校一学年是4个学期,有的是2个学期,有的是3个学期,最常见的是3个学期,就是秋季、冬季和春季这三个学期,每个学期末会有一次考试。有的学校即便到春季,期末考也只是考春季这个学期学的几个章节,并不会去考全年的内容;有的学校就考一整年的,难度就会比较大一点,因为要做整体的复习。所以期末考的难度也是因人而异,因学校而异。

期末考的形式也是,选择题、大题、简答题都有可能。有一些历史老师在冬季学期末时,因为冬季学期比较短,老师就觉得考试考查不出什么东西,所以会让学生去写一篇比较长的paper论文,学生就要去图书馆,或者去线上,找各种各样的资料写这篇论文,然后算冬季学期的期末成绩。

五、一些其他任务

有的老师还会安排其他的一些任务,一般占到GPA比重的0-20%。比如 Presentation 或者是 Group Activity 都有可能。

六、一个非常隐性的因素

这个因素对于前面好多内容的考核都会有一些影响,但这个因素大家可能会忽略掉,但是实际上在执行过程当中非常关键。这个隐性因素就是跟老师的互动

有的老师不批改作业,那么学生作业的分到底怎么算?此时老师就会看学生跟他在课后的互动情况。有的老师打分非常严格,一个班里几乎没有A的成绩,那什么样的学生能够得A?首先写的好(这个是必须的),除此以外就是跟老师课后互动比较多,而且是真的以一种非常坚持的精神去找老师,一遍又一遍打磨自己的论文,一遍一遍地去修改,老师会看到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的努力和付出,然后会给到一个不错的分数,这也是真实的案例。

与老师的互动,或多或少会影响老师对这个学生的印象,老师对这个学生其他方面的判断,或者是对这个学生的一个好感度,就有可能会提高某一个部分的分数,让学生最后成绩还不错。所以这个隐性因素还是非常关键的。

 两个GPA算法的例子

这两个例子是弗吉尼亚主教高中某年我们学生遇到的情况,但不见得每年每个老师都是这样的,仅供参考。

第一个例子,9年级英语课。GPA构成是40%写作、考试和presentation;25%是小测;25%是作业;最后10%是课堂的参与。小测形式是阅读理解题、词汇题、简答题和短篇写作。作业就是阅读、简答和批注。

第二个例子,9年级生物课。GPA构成是40%章节测试(单元考),20%小测,25%实验报告,5%课堂参与,10%作业。这个生物老师不安排那种大的考试,所有的考试都是由章节测试来定,占的比重也比较高(40%)。实验报告占25%,比重也是非常高的。

而很多同学去美高之前没有学过实验报告,在9年级甚至10年级、11年级来找我们专门提升实验报告的能力。有的美高老师对实验报告的要求近乎苛刻,很多同学去美高之前又没有学过,建议大家在去之前可以做一下准备

 中国学生GPA易出现的问题&获得高GPA的方法建议

中国学生GPA容易出现的问题——外部因素

有一些因素,我们把它归咎为外部因素,不是学生所能控制。这个跟美高的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关系。美高不像国内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案、考试也是统一的。而在美高大部分学校,课程都是自己设计。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上什么课、讲什么内容、怎样考试,全由这个老师来定,所以很多时候美高老师的因素就不是学生所能控制的,这也是我在我们做美高同步辅导的过程当中,最难把控的地方。

比如我们的学生就有遇到过,数学老师的课程设计比较混乱。还有的数学老师不讲课。还有遇到最过分的老师,就是先考试再讲课,学生得先自学,自学完了以后先考试,考得一塌糊涂也不能修改分数,然后老师再讲课。还有的老师平时的作业很简单,但是考试比较难,学生就不太好把控。还有老师故意压分,或者老师根本不批改作业,作业分数完全是印象分。还有的老师就是在评语里面一顿猛夸,但是分数只给83分。

第二个常见外部因素就是课程本身很难,比如一些人文课,是历史和宗教,或者是英语和历史,或者英语和宗教结合,这一类型的课是需要学生懂英语、懂历史、懂宗教,还得要结合,这样才能够拿到高分。
第三个常见外部因素是学生选课不是特别合适。比如选课对学生自己来讲太难,或是和自己能力并不匹配,盲目追求难度,是非常没有必要的。

中国学生GPA容易出现的问题——内部因素

第二大类,内部因素——学生自己的问题。学生自己的问题也可以分成三种:态度问题、能力问题和方法问题

一、态度问题

为什么会说学生的态度有问题会影响到GPA?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作业的重视程度,或者对预习阅读的重视程度。作业在美高都要算分,但是在有些同学眼里会觉得作业不重要,要么晚交、甚至有一些不交,最后看他GPA的打分,老师会一行一行列出来,作业占20%,然后学生的作业有的是80分,有的90分,有的没交0分,有的晚交被扣50分,一项作业就把整个GPA拉低了10%。这种就完全是态度问题,而绝对不是能力问题。

这种情况学生不在少数,分析原因,有的孩子可能就是在初中阶段,家长督促的比较多。可能自己的自驱力相对来讲稍微有点欠缺,而到了美高就是寄宿的环境,没有人督促作业,就可能学生有那么一段放飞自我的时间。但态度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还有一个和态度有非常大关系的点,也需要跟大家强调一下,就是学术诚信第一,不作弊。第二,不使用AI软件帮助生成一篇文章。美高最近这两个部分查得特别严格,严重些可能会挂科甚至劝退,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

二、能力问题

能力问题,就是学生之前在这个方面的铺垫和训练是不够的。例如之前在国际学校上学的学生,普遍数学学的会偏简单一些,或者在数学方面的训练不够,导致数学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数学方面的运算也不算特别准确,这些能力都会影响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所以学生去美高之前可以增加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和强化,或者是应该引起重视。

如果是文科方面,一是阅读能力欠缺。因为阅读是基础,虽然美高英语和历史课的输出大部分是写作,但是我们有学生写作成绩很差,最大的问题是因为没有读懂作品。因为所有美高的英语阅读和写作都是一体的,写作写的都是关于阅读的内容。

二是文学分析没有学过。这在英语课特别明显,因为英语课就是要做大量的文学分析,例如要求学生分析作者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分析这个手法使得作者在表达时的状态,为什么在这会用这样的手法等等。但是公立学校的学生基本是没有学过的(即使托福分数达到110以上,没接触过文学,也不会做文学的分析),这些文学分析手法就会觉得比较陌生。

三是写作。写作真的是文科的一个致命要害。

例如英语课的写作,如果我们抛开小测、考试,只看以什么样的形式来算GPA ,那写作绝对占50%、60%甚至是70%。因为小测有写作,作业也会有写作,考试一般也会包含写作,写作真的是从头到尾贯穿文科。

历史也是同样,虽然历史可能写作的占比不像文学那么高(因为历史有的老师喜欢出选择题),但是历史的写作比例基本上也能达到50%-60%。所以写作对于文科课程来讲非常关键。而同时写作也是中国学生一个很大的短板。

美高的绝大部分学校9年级英语课要让学生写的都是analytical essay 分析型议论文,需要学生阅读作品、分析作品、再用作品来进行议论。历史主要是议论文,需要用史实进行议论和分析。英语和历史的议论文写作有非常明确的一些要求,例如开头段有引入,最后一句话一般是个人观点的陈述,再比如中间段一般包含了主旨句、证据、分析和总结。除了框架以外,美高老师还会看学生的语言表达、引用等方面的表现。这些都是美高文科作文的采分点,但不同老师的打分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写作对于中国学生来讲,为什么是短板?因为在美高的英语和历史的写作当中,学生的分析和议论能力是最关键的,而很多时候这又是中国学生比较欠缺的。

很多中国同学的问题在于,以前没有学过这种系统的学术写作,或者是英语的分析型议论文写作。可能就没有论点,或者论点写得不清楚,或者整个文章框架是乱的,那么分数一般会在C上下。如果学过英语的分析型议论文写作或者历史的议论文写作,大概知道框架、论点怎么写,那么大概分数在B。B和A最大的区别在于分析和论证的深度,也就是说很多学生框架有但是分析不够深入或者不够精准,那么分数一般会在B,想要提升到A,就需要去加强分析和论证的能力

第四个能力问题是上课讨论,不知道怎么讨论。经常有学生抱怨,我坐在(英语、历史)课堂五分钟,别的同学都把我的话说完了,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然后导致在课堂讨论就没有什么贡献,在班级没有什么参与度、存在感。

三、方法问题

很多同学方法掌握的不是特别好。比如写作不知道有什么好的方法,老师的评语下来,不知道怎么去改。再比如理科的实验报告,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方法;数学的学习方法也掌握的不好,重复犯同样类型的错误,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做错题的整理和分析,避免同样的错误再犯。

怎样获得高GPA?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方法?有哪些值得借鉴参考的建议?

第一,选课要合适选课要选能力达到,然后稍微向上够一点的课程。不要选与自己的能力完全不匹配的课程,这样会非常累,而且还很难保GPA。

第二,态度要重视。要重视GPA的每一个部分,无论是作业还是小测等等,这些都是可以从态度做转变,就能够有很明显的收效。

第三,上课怎么做准备(尤其是文科)。给大家一个小建议,在课堂开始之前,首先阅读要做好。然后,做好批注。批注就是在阅读文本的旁边,批注自己的所思所想、疑问、或者分析。之后,在自己脑中,可以模拟课堂讨论,假如老师问了这个问题,别的同学会怎么讲?自己会怎么讲?别人的问题要怎么去回应?那么在正式课堂上会发现自己思路一下打开了。

第四,作业的注意事项tips。如果是文科,写作有一个方法非常重要,就是找老师,不停地约老师的office hour。写完一篇文章提交之后约老师,让老师从头到尾给批改一遍,哪些内容有问题,哪些要修改,自己改完以后,再提交。等老师打完分数以后,如果不懂老师为什么给扣分、老师的评分标准是什么,就再去约老师的office hour,再让老师从头到尾给过一遍文章,知道这些地方为什么扣分、要怎么写、这一类型的问题是什么、以后要怎么注意等,这都是文科写作的必经之路。

理科实验报告的部分,提前学是最佳的方法。如果以前没有接触过,那就提前学一下,会非常有帮助。

第五,考试的重要方法——及时复习。小测也好、大考也好,考前一定要及时复习。同等重要的是,一定要重视老师考前发的练习册。有的老师会把练习册上边原模原样的题直接放考试中考。

第六,多和老师互动,找老师问问题,或者让老师帮助修改文章。老师只会高兴,而绝对不会嫌学生烦。

第七,及时补救。如果老师要求可以重写,重写以后有额外的加分,或重新给分,这些机会绝对不要错过。

第八,适当做一些预习和同步辅导。如果到了美高以后出现问题,而且自己没有办法解决,有两个方案,一,跟学校商量能否降低课程难度,比如从荣誉级别降低到普通级别,或者从相对来讲比较高的数学级别降低到下一个级别。要灵活调整,保住GPA。所以如果在第一个月内(有学校是两周之内)发现学业很吃力。那么不要犹豫,赶快drop这门课,选择一个低级别的课程。二,找同步辅导老师,或者是预约老师先来分析问题出现在哪。

美国中小学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