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到美国留学的人数呈现出减少的趋势,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国际政治因素
- 签证政策收紧:美国近年来对国际学生的签证政策进行了调整,审查更加严格。例如,F-1签证的拒签率上升,特别是STEM领域的拒签率飙升至38%。此外,部分留学生签证被无预警撤销。
- 政治态度影响:美国国内存在对中国学生的敌意,一些议员甚至提出禁止中国学生获取学生签证的法案,虽然这些法案最终通过的可能性较小,但这种态度已经影响了部分学生的留学意愿。
2. 教育格局变化
- 中国高校竞争力提升:中国高校在科研能力和研究成果方面进步显著,财政支持良好,竞争力不断增强,使得部分学生选择在国内深造。
- 美国高校财政危机:美国部分高校面临财政危机,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科研机会减少、人文社科课程缩减等问题,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3. 留学成本增加
- 学费上涨:美国高校学费普遍上涨,一些藤校如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带头涨学费,涨幅较大。
- 签证费用增加:F-1学生签证的费用从160美元涨至185美元。
- 生活成本:美国的生活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在一些传统热门州如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等。
4. 就业前景受限
- H-1B签证改革:H-1B签证的薪资排序机制使应届生中签率不足12%,科技大厂暂停新人H-1B办理,STEM专业OPT延期或取消,实习窗口缩短。
- 绿卡排期延长:EB-2/3绿卡排期突破8年,EB-5投资移民乡村项目配额紧张,城市项目排期预估达9年。
5. 社会环境与安全问题
- 言论审查:美国校园内的言论审查升级,限制了学生在巴以等敏感话题上的讨论空间,学术自由空间被挤压。
- 双重监控:如“287(g)”计划的实施,让校园警察可以执行移民法,国际学生遭遇“双重监控”。
6. 家庭态度变化
- 教育投入更加理性:中国家庭在留学这件事上的态度变得更加务实和理性,不再盲目崇拜国外教育,更加注重留学的实际收益。
- 其他留学目的地的竞争: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留学制度相对灵活,留学成本较低,且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保障,吸引了部分原本计划前往美国的学生。
7. 申请流程与要求变化
- 标化考试要求调整:部分美国高校恢复了标化考试成绩的要求,如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
- 申请轮次及截止日期变化:一些高校新增了申请轮次或调整了截止日期,申请流程更加复杂。
综上所述,到美国留学的人数减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美国仍然是全球教育的重要目的地,但这些变化使得部分学生和家庭重新评估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