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中小学 > 美高学科突围(英语篇)——为什么英语课总是最拉分的一科?

美高学科突围(英语篇)——为什么英语课总是最拉分的一科?

在线咨询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同学们应该或多或少能感受到,英语课想要拿高分特别不容易。

对于中国学生来讲,美高英语课绝对是最头疼的科目之一,因为英语课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讲一是陌生,二是要求高,三是即便知道自己的问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提升,这三个因素结合到一起,就会导致英语课的成绩不是特别理想。大部分的中国学生刚开始的英语成绩,能维持在B/B+已经算是比较好的程度了。

所以很多同学也非常着急地想要去提升成绩,但是就找不到方向。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英语课成绩不理想是因为什么?这些问题有没有解决的方案?

问题1——美高英语课学什么

1)ESL课程

美高的英语有一种类型的课,叫做ESL(有的学校叫做ESOL),这个课是针对托福成绩不是特别过关的学生,以及国际学生(非英语母语国家)来开设的英语课程。ESL课程更多的是像托福一样,包含听、说、读、写、语法几大块,给学生去强调语言的能力和语言的提升。

一般情况下,ESL课程不涉及到阅读英语文学作品。但也有一部分的ESL老师会在课上让学生去读一些文学作品的节选,但是也基本都是比较短篇幅的,相对来讲也比较简单。

所以,ESL的课相对来说难度和问题并不是那么大,所以很多上ESL课的学生会觉得还行。如果你的ESL课程成绩不理想,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学生着急出国,英语底子有点偏弱;二是学生的配合和态度的问题。

2)常规英语课

常规英语课上就会学英语文学作品,比如9年级英语课常见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或者莎士比亚的一部作品,可能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有可能是《仲夏夜之梦》、《麦克白》等等,具体怎么选择要看老师。

除了这比较常见的莎士比亚作品以外,还有可能会比较集中在讲古代的一些作品,比如《奥德赛》;还有的课集中在现代的一些作品,比如《凝望上帝》等作品。

美高老师会要求学生在课前读这些作品,读完之后,上课进行讨论,讨论的范围会非常广,小到情节人物,大到作品主题,或者是作者的修辞手法、作者背景等等。这些讨论没有比较固定的模式,可能是老师随堂展开。

我们有在Taft读9年级的学生反馈,英语课堂讨论有点难以参与。因为同学们都喜欢讨论很抽象的话题,比如讨论作品里面宗教的意义、隐喻、主题等等,中国学生如果不了解这些背景就很难说出什么有价值的内容。

问题2——课堂讨论参与不足

刚才我们提到,很多中国学生难以参与进课堂讨论中,尤其是对修辞手法和主题的讨论。要么是学生之前没有学过修辞手法、要么是作品的主题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无论是哪种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对于课堂讨论的准备不够充分。所以,建议大家:

第一,在阅读的时候做好批注,比如在读作品的时候,对人物、角色说这句话代表的意思,代表人物角色的性格,用了怎样的修辞,作品的时代和宗教背景等等,批注在旁边。

因为该关注到的问题,该进行的思考,都在你批注的过程中做好了,无非只是在课堂上表达转述出来而已。所以批注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在课堂讨论前预想一下其他人会怎么发言,大家可能会从哪些角度来展开讨论。比如可能会讨论哪个主题、讨论风格、方式,是属于体验派(讲到某个主题时,喜欢带入自己的个人的经历故事),还是分析论证派。

如果是体验派,那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有类似的经历能一起分享;如果是分析论证派,那可以去找作品某一处的细节,用这个细节来证明你的观点的可靠性。

英语问题3——阅读速度慢,读不完

阅读速度慢没有什么速成的办法,说明你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或者不适应阅全英文阅读,总要脑子里过成中文。这些只能慢慢磨练、慢慢提升。

我们建议的阅读方法是:

  • 第一遍通读,先对整个内容有一个大概的印象,知道文章讲了什么内容,要表达一些什么观点或思想
  • 第二遍再读,这时候去做精读,在旁边做批注,关注一些重要角色的quote,修辞手法等
  • 第三遍整理,可以把不懂的生词摘抄出来,去做自己的一个生词本整理

问题4——作业分数低

英语课的作业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美高老师会让学生去做选择题,例如加州的Webb某个老师让学生做语法选择题;有的老师让学生做阅读理解选择题;还有的老师让学生做批注;有的老师还可能没有必须要提交上来的作业,只是要求学生完成阅读。

如果老师严格,还会明确告知学生作业是什么、Deadline是什么时间、晚交会扣多少分。我们有学生就遇到过,老师明确写了作业要求,但他没有注意到,晚了两天提交,结果这一次作业直接就被扣了50分(满分100分)。

所以,学生写作业时要把时间合理安排好,要重视老师留的作业,按照老师的时间规定来完成提交作业。家长也可以登录自己的Portal界面,看看孩子什么时候要提交作业,是否晚交,是否不交,这些情况家长也是可以监督的。

问题5——最让人头疼的分析型写作

美高大部分学校9-10年级英语课的写作,都是Analytical essay(分析型议论文),少部分学校会让学生去写多种多样的文体,比如Exeter老师让学生写Personal essay,加州Webb有的英语老师还会让学生去写诗歌。

Analytical Essay是议论文的一种类型,特别侧重于分析。它的框架和其他议论文一样,必须要包括开头段、中间2-3个主体段和结尾段:开头段要包含引入和论点;中间主体段必须要有主旨句、证据、以及对证据的分析,有的老师还会要求要有承上启下的部分;结尾段重述个人观点,但是不能重复开头段。

Analytical Essay的写作框架很多美高的老师不会在课上讲,因为他们默认学生已经在美初学过。但很多从国内公立体系去美高的学生对这个框架并不是很了解,导致文章框架有缺陷,学生的分数就基本在差不多在C或B-的程度了。

虽然说同学们在考托福的时候也涉及写作,但托福的写作更侧重语言,而美高英语课的写作结构要求会更加严格,每个部分应该包含什么都必须是特别明确且逻辑严密的。

更重要的是Analytical essay的核心就在于“分析”:文章分析的深浅如何、是否有合理的证据、是否对证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证据和分析是否和总论点以及分论点是关联的、证据和分析的比重是否合理等等,都是美高老师考察的重点内容,也是分数高低的关键。

1)证据的引用

分析型议论文要的证据必须是从作品里摘抄过来的内容,不能瞎编,不能不写,也不能多写。很多同学找不到证据,没有引用,或者没有对证据进行分析,只是罗列大段的描述(转述这本书里写了什么东西,但不是自己个人的观点),这些问题都要扣分。

2)证据的分析

分析型议论文中的分析是对证据的再加工,不是简单的复述,而是把自己的观点融入进证据里面,并且还得和论点分论点互相关联,这个部分也是中国学生比较欠缺的地方。

问题6——英语写作的低分困境

首先,英语课写作不仅仅是写作,它不像托福这种写作,就只是体现写作能力而已。英语课的写作,是阅读+写作。因为学生的写作是基于阅读来进行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写作的问题,实际上最后会发现是阅读的问题。

因此,第一个重要步骤是:做进一步的精读。精读非常推荐大家用“Annotation”的方来做批注,加入Annotation之后你会发现在阅读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去问自己很多很深入的问题。比如这句话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个修辞手法表达了这个角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状态、这个时代的背景对这个角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等等。阅读更加深入了,能写出来的东西也就言之有物

第二个重要步骤是:一定要去学习文学的分析方法。比如说有哪些修辞手法,这些修辞的含义是什么,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得从修辞手法当中入手,明白作者在文章这个部分到底为什么要使用等等。

第三个重要步骤(也是最重要的)是:多去找英语老师沟通。比如请老师帮忙修改作文、请老师讲解作文扣分的地方都是为什么、以及以后要怎么提升或改正。这样才能明白老师的打分标准和偏好,自己的写作哪些方面有问题。

美国中小学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