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1日是学生决定给哪所美国大学交「定金」的截止日,待择校日交完定金过后,美国大学们开始录取给waitlist上的候选人们发放转正录取。
不少申请人此时一边手握offer,一边还在等待心仪大学后补名单最终的结果。马上到了要做出抉择的时刻,现有手里有不同offer的学生应该怎么选择呢?
我们总结了这些年接触的上百位世界各地华人家庭,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财务状况和教育理念,她们对于子女的教育个性化和多样性的诉求。
按照不同教育需求和家庭教育规划分成五个大类,给大家进行分析对比:长期教育型、本科就业型、模糊探索型、精打细算型、财务自由型。
1. 长期教育型
考虑因素:教授资历、专业排名、课程设置
这一群体的学生和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为了本科教育之后,未来申请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而选大学,这里面又分为两个方向:第一种是研究型研究生申请(博士研究生),将来以学术研究、留校任教、行业研发为未来就业目标。
第二种是应用型研究生申请,比如MBA、工程、法律、医学、药学、教育等职业导向性研究生学历。
其实不管目标是哪一种,学历越高,所研究领域的学术圈子就会越小众,跟对了教授很重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在专属领域成长的速度就要比别人快很多。
现在的美国大学里,也能看到很多本科的优秀学生被教授收入麾下,而大多数人要到研究生/博士生阶段才有这个机会。
哪些大学科研资源丰富?一个是参考专业排名。专业排名靠前,意味着业界同行的认可度越高,各种实验设备、配套资源、研究经费相应较丰富,也容易吸引学术大咖前往。
接下来需看课程设置,有的专业名字相同,侧重点和课程设置却可以相差甚远。这两点可以帮助你筛选出来一些候选学校,对照自己的能力按照综合排名从上往下选一遍,最后再考虑地理因素,搞学术的同学真的要做好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的长期准备。
2. 本科就业型
考虑因素:实习机会、就业支持、地理位置、校友分布
美国大学中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比例比较高,哈佛毕业生中,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超过60%,选择继续升学的只有20%不到。把本科毕业直接就业作为目标的同学,应该把地理位置放在考虑的第一位,学校若位于产业集中区,在就业中更具优势。
根据Business Insider之前的报道,在超过10,000名在硅谷top25的企业工作的被访者中,来自UC伯克利的人数最多,其次是斯坦福,南加大也在前五名。
或许有人觉得这是因为这几所学校本身光芒耀眼,那么我再来举两个个例子,San José State University(SJSU)圣荷西州立大学,一所凭地理位置脱颖而出的学校,排名上是很容易被许多家庭忽略的。
另外一所在纽约市赫赫有名,号称“穷人的哈佛”的巴鲁克学院 Baruch College,CUNY(纽约城市大学)地处纽约曼哈顿的黄金地段。在纽约金融圈的就业比例就像圣荷西州立大学一样,综合排名上的劣势对学生就业并为产生巨大影响。
纽约州、加州、德州、伊利诺伊州企业密集,去这些地方读书你可能会获得比别人更多就业的机会和选择。没能在这些优势地域找到喜欢的学校,那就参考下专业排名吧,学出一身本事用专业实力说话。
UIUC虽在玉米地里,但计算机专业排名常年前5,学生也受到西海岸科技公司的青睐;普渡大学,知名计算机和工程强校,在它毕业生最大雇主前25名中,你依然可以看到亚马逊、波音、洛克希德·马丁、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普华永道等大厂,这学上得老赚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