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本申请过程中,不论是机构、家长还是学生,很多人都会习惯性地拿不同学校的录取率进行对比。然而,录取率其实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申请难度,因为每所学校的申请者群体、录取政策和招生目标都各不相同。
不同学校录取率对比
拿哈佛大学和宾州州立大学来比吧,哈佛的申请者整体实力比宾州州立强太多了。美本名校申请者往往会“自我筛选”,够不上基本就不会申请了,所以你如果只是单纯地看录取率,那真的低估了进入哈佛的难度。
再比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录取率是9%左右。看上去跟一些顶尖私立大学差不多,但这只是表象。因为UCLA属于加州大学系统,申请时勾选一下就可以把它纳入申请范围,过程比起像莱斯大学这样的学校简单得多,莱斯的申请还得写补充文书。
所以,录取率是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的,比如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申请方式、学校名气和标化考试政策等等。把完全不同的学校的录取率简单对比,真的没啥意义。
不同申请轮次录取率对比不同申请轮次之间的录取率也不能简单比较,特别是跨学校对比。每个申请轮次的申请人也各有不同。比方说:
体育特长生:大多数学校的体育特长生都是在早申阶段录取的。比如宾夕法尼亚大学通过ED(提前决定)录取了大约1200人,其中大概有200个是运动员。如果把这些运动员去掉,早申和常规申请之间的录取优势就小很多了。
QuestBridge项目:除了体育特长生,很多顶尖学校还通过早申阶段录取50到75名QuestBridge项目的学生,这就进一步压缩了“普通”申请者的录取名额。
家庭背景:早申的截止时间更早,申请者往往更富裕,而且很多是校友子女。毕竟这些学生的经济条件和资源更充足,准备也更充分。
一个从高二就开始有私人顾问的富裕家庭学生,往往会选择尽量多的早申机会。大家都知道,经济资源在申请过程中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从课外活动、考试准备到申请顾问的辅助,富裕的申请者在各方面都更有优势,所以早申群体竞争也会更激烈。
早申请和常规申请的录取率直接对比其实并不准确,而且这些复杂因素在跨学校对比时会进一步放大。
比如达特茅斯学院和康奈尔大学,康奈尔通过ED录取了1600+人,而达特茅斯只录取了800+人。两校D1运动队数量相差不大——康奈尔37支,达特茅斯35支——所以运动员人数也差不多。但这样一来,达特茅斯的录取学生中运动员的比例就更高了。这种情况其实在规模较小的学校都很常见,因为运动员人数基本固定。
总的来说,单纯以录取率来判断学校的难度和质量,可能会忽略许多关键因素,比如是否设有早申轮次(ED/EA)、是否给特定项目留出录取名额(如体育特长生和QuestBridge项目)、校友和家庭背景的影响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录取率,使得学校间的录取数据无法简单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