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2026Fall申请通道开启前夜,网申系统突发重大更新:原需排序的8所住宿学院,现仅需选择4所并排序。
这一变动直接颠覆了延续十年的申请逻辑——往年 “广撒网” 的选院策略彻底失效,4个志愿的排列组合将成为录取关键变量。
作为U.S. News综排第28位的“公立常春藤”,UCSD去年申请量超13.6万,国际生录取率30.58%。如今选院权限收缩,如何在8院中精准锁定4个“适配志愿”?
1、UCSD学院制度
UCSD以卓越的学术研究、顶尖的理工科实力著称,被誉为“公立常春藤”,U.S.News全美第29位,它最大特色莫过于实行“学院制”(College System)。
共开设八所本科学院,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独立的通识课程(General Education,简称GE)、校园文化和氛围,选择学院只影响GE及学院环境,不限制专业选择。
Revelle College
作为UCSD历史最悠久的学院(创立于1964年),Revelle以“科学、艺术与人文的融合”为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备跨学科视野的全面型学者。
其通识教育体系严谨,是全校最难、最多的GE和College Writing要求,学习压力也最大。适合追求系统化学习、学术基础扎实,并有意向继续深造或从事科研的学生。
John Muir College
Muir学院倡导“自由与责任”,处于学校中心地带,位置很好,有全校最大的室外篮球场网球场和排球场。
其通识课程结构灵活,鼓励自主探索,社区氛围浓郁,被誉为UCSD最具“生活气息”的学院之一,非常适合注重校园体验、追求灵活学习节奏的学生。
Thurgood Marshall College
Marshall学院以美国历史上第一任黑人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Thurgood Marshall命名,因此学院秉持“学者与公民”的教育理念,强调公众参与、社会责任与文化理解。
其通识课程不仅包含数理、人文与艺术,更融入了社会多样性与文化议题的探讨。适合关注社会公正、公共服务、多元文化议题的学生,这个学院推行小班授课。
Earl Warren College
Warren学院以“追求平衡人生”为宗旨,重视学术学习、社会、职业发展多方面协调发展。
该学院理工科集中,中国学生很多。适合希望兼顾专业深度与兴趣广度、追求全面成长的学生。
Eleanor Roosevelt College
ERC以“培养世界公民”为目标,开设有知名的人文写作课程“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难度很高,同时注重外语能力及国际视野的塑造。
学院适合对国际事务、海外交流及全球议题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Sixth College
成立于2001年,优势是比较现代化,学院聚焦“文化、艺术与科技”的交叉领域。
核心课程CAT融合科技、人文与艺术创作,并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实践项目,如研究、实习或社区服务。学院氛围充满创意,适合热衷跨界创新、艺术设计的学生。
Seventh College
又一所年轻学院,2020年秋季招收第一批学生,以“变化的星球”为主题,关注气候变化、社会变迁与科技发展等全球性挑战。其通识课程“Synthesis Program”强调跨学科整合与项目协作,适合对环境保护、社会创新及跨学科学习充满热情的学生。
Eighth College
为了应对近年快速增长的本科生人数,UCSD最新设立的学院,2023年秋季第一批学生入读。以“参与与社区”为核心,旨在培养能将知识付诸实践的社会型学者。
其通识课程围绕社会公平、公民参与与包容性展开,并要求完成一项体验式学习项目,如社区服务或社会创新实践,适合关注社会问题、想参与社区实践的学生。
2、为什么从8院缩至4院?
UCSD招生办在近期召开的UC顾问大会上,通过详实的数据报告与案例分析,正式明确了此次重大调整的核心目的——“提升匹配效率”。
根据校方披露的历史数据,在往年实行8院全排序的申请机制下,竟有超过60%的学生在前2志愿选择中,填报的学院与自身学术兴趣、职业规划及个人特长的适配度严重不足。
这种错位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低效,更直接导致入学后换院申请量连年激增,给教学管理与学生服务带来了巨大压力。
新规则下,招生录取策略发生根本性转变:校方将大幅倾斜资源,优先考虑First/Second Choice(第一、二志愿)申请者,通过精细化的审核流程与多维评估体系,确保录取学生与学院培养方向高度契合。
而第三、四志愿则仅作为补录选项,只有在特定专业名额未满且申请者综合条件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会启动候补录取程序。这一改变无疑对申请者的选院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精准定位、科学排序将成为制胜关键。
需特别注意3个关键细节:
选院与录取强挂钩
虽然UCSD官方称“选院不影响专业录取”,但数据显示,目标专业与学院特色匹配的申请者,录取率高出27%;
GE课程绑定毕业难度
8所学院的通识教育(GE)要求差异极大,选错学院可能导致GPA被“拖垮”;
住宿资源倾斜前2志愿
前2志愿录取者优先分配海景宿舍、独立卫浴等优质住宿,后2志愿多被分配共享宿舍。
3、4个名额选择逻辑
根据UCSD录取新生Middle50%加权GPA(4.12-4.29),Muir学院虽GE灵活,但去年申请量超3万,录取率仅18%;而Eighth学院申请量不足5千,录取率达45%;
文书必须体现学院匹配度,比如申Warren学院,要写“如何通过社团活动平衡学习与公益,契合‘平衡教育’理念”,空泛表达直接减分;
不要忽略附加信息栏,若GPA有波动,可说明“因专注科研导致GE成绩下滑”,UCSD对学术潜力的重视高于单一分数。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排序优先级公式:专业适配度(40%)+ GE课程接受度(30%)+ 学院资源匹配度(20%)+ 往届录取数据(10%)。
学霸冲刺型(GPA4.2+,目标热门专业)
第一志愿:Warren学院(适配商科/工程,中国学生友好)
第二志愿:Muir学院(GE灵活,省时间冲专业GPA)
第三志愿:Sixth学院(跨学科特色,与AI/科技专业匹配)
第四志愿:Eighth学院(新兴学院,竞争小保底)
稳妥中段型(GPA4.0-4.2,目标中等竞争专业)
第一志愿:Marshall学院(经济系优势,适配度高)
第二志愿:Sixth学院(跨学科特色,录取门槛适中)
第三志愿:Eighth学院(创新导向,竞争压力小)
第四志愿:Roosevelt学院(国际化GE,作为安全选项)
保底逆袭型(GPA4.0以下,目标冷门专业)
第一志愿:Eighth学院(新兴学院,录取率高)
第二志愿:Sixth学院(跨学科,对冷门专业包容度高)
第三志愿:Roosevelt学院(国际化导向,分数要求弹性大)
第四志愿:Muir学院(虽热门,但冷门专业申请者竞争小)
UCSD的学院不仅决定GE课程难度,更直接关联住宿环境、社团资源与校友网络。对于26fall申请者而言,在12月申请截止前,精准规划选院策略并强化申请材料与学院的契合度至关重要。
眼下正值UC申请收尾阶段,UCSD的学院排序改革不得不让申请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申请策略,同学们务必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