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误以为「野鸡大学」,到成为通往名校的逆袭利器,美国社区大学以其低廉的学费和全球首创的转学制度,正成为靠谱的留学新选。
美国社区大学,这个在亚洲教育体系里并不存在的种类,十年前国内鲜有耳闻,在经历过「妖魔化」的误解后,逐渐走入国人视野,成为新的留学增长点。但是大部分中国家长依然对它充满偏见。
实际上,社区大学正在成为留学生们最低成本最稳妥的逆袭利器「名校预科」。其中尤以加州地区的社区大学最受欢迎。
01 社区大学,为平等而生
美国社区大学的创建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的初级学院运动,当时在教育界有一种声音:把大学前两年的基础教育独立出来,由初级学院负责,而大学承担更高级的人才培养和研究工作。
1901年,受当时的芝加哥大学校长 William Rainey Harper 推动,首间社区大学 Joliet Junior College 于伊利诺洲(llinois)正式成立。当时的学院只集中于文理学科(General Liberal Arts)课程,更像是高中教育的延伸和四年制大学的通识教育。
1920年,美国初级学院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Junior Colleges)正式成立,后来易名为美国社区大学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s),并积极推动「初级学院运动」。此后,社区大学在美国的数量迅速增加。
随着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大衰退,为了缓解当时失业问题,社区大学纷纷提供职业培训课程,以让民众获得新技能重新就业。
二战后,美国大量军事工业转型,技工需求量骤增,而退伍军人又需要依靠一技之长谋生。美国政府 1944 年通过退伍军人议案,鼓励他们重返校园,在社区大学接受教育和职业培训,以打破社会阶层隔阂,让更多美国人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同时,为缓解师资紧张问题,社区大学纷纷推出教师课程,吸引女生前来就读及任教。
1947 年,美国国会明确要建立更多低廉的公共社区学习区域,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二年制公共学院纷纷改名为社区大学(Community College)。
其后,随着婴儿潮的爆发,入学率急升,传统的四年制大学无法容纳更多的学生,而普通民众也无力承担高昂的大学学费,实用、便宜的社区大学随之蓬勃发展,在职业教育之外承担更多基础高等教育的责任。
时至今日,美国社区大学已超过 1100 所,大多位于居民聚集地,方便就近入学。社区大学亦有公立私立之分,但 85%以上为公立,由政府拨款和当地财政收入作为资金支持。因为花的是本地区纳税人的钱,社区大学主要服务本地居民,收费极低,每学年平均一两千美金,且秉承开放式原则,对待周边居民,几乎来者不拒。
对美国人来说,「公平」接受教育是一道红线,即使教育质量可能有所差别,但受教育权决不允许被挑战。
02 两年社区大学毕业,学生能得到什么?
社区大学同时提供两种课程——通识教育的学分课程和职业培训课程。
直接就业——可以选择在社区大学接受职业培训课程,两年后获得副学士学位。加州 70% 的在职护士都毕业于加州的社区大学。此外,很多消防员、警察,也毕业于社区大学。
转入四年制大学,最终取得学士学位——在社区大学选择通识教育的学分课程,两年后可凭 GPA 成绩申请转入四年制大学,包括全美的各类 TOP 学校。
03 社区大学的教学质量?
教育质量,离不开资金和师资。
社区大学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预算和社区捐款。美国人民讲究实用,而大部分四年制大学离居民区都很远,地段好的私立大学又太贵,于是入读就在家门口的社区大学成为普通美国民众的首选。自家孩子就在社区大学上学,学院是大家伙儿掏钱办的,家长自然关心,捐起款来也丝毫不含煳。再加上有政府直接拨款,一般来说,社区大学的硬件设施并不比综合性大学差,而且因在居民区,安全系数也更高。
《留学》杂志于6月历时半个月,从南至北走访考察了加州十几所社区大学,除了规模存在差异外,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都堪称一流。很多学院,如 Foothill and De Anza Colleges, Orange Coast College, San Mateo Colleges 等,由于地处富人区,资金充裕,无论规模还是设施丝毫不逊于普通大学,甚至更胜一筹。
师资方面,由于社区大学主要承担本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通常为小班授课每班二十人左右,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度非常高。《留学》注意到,大部分社区大学的教授和招生主任对本校学生都非常熟悉,几乎叫得上每个学生的名字。而由于没有研究任务,社区大学的老师可以专心于教学。这些教师中不乏从名校退休的教授。
此外,社区大学在美国分布密集,如果一所社区大学教学质量不好,家长多开5分钟车,把孩子送到临近的更好的社区大学就行了。在这种竞争下,社区大学对教学质量丝毫不敢松懈。
04 哪些人曾就读社区大学?
对个人来讲,各取所需,灵活便捷;对社会来讲,教育的社会成本得到了最大化压缩,这就是社区大学制度存在的最大价值。
这种「英雄不问出处」的社区大学教育体制培养出了许多精英,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前任总统奥巴马了。在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全美第3)前,奥巴马曾就读加州的社区大学 Western Liberal Arts College。CK 创始人 Calvin Klein,迪士尼之父 Walt Disney 都曾是社区大学的学生。阿诺德·施瓦辛格、奥斯卡影帝达斯丁·霍夫曼、着名美国电影演员詹姆斯·迪恩则是 Santa Monica College 的校友。
奥巴马也是社区大学最大的拥蹩。2009年,美国正面临失业率上升,民众抱怨大学太贵以至于年轻人负债累累的考验。上任后不久的奥巴马在 Macomb Community College 发表讲演,宣布今后十年将投入 120 亿美元资助全美社区大学,让数以万计负担不起学费的学生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并为希望学习新技能的失业者提供机会。
「奥巴马的这项教育计划是有史以来政府对社区大学最大的一笔投资」,美国社区院校联合会主席乔治·博格斯说。
据美国社区大学协会统计,目前超过 50%的美国人就读社区大学,四年制综合大学中有 1/3 以上的学士学位颁发给来自社区大学转入的学生。自 1901年以来,超过1亿美国人曾修读社区大学。
比尔·盖茨说过,预计今后7年,美国80%的新工作机会属于高科技,而社区大学将扮演重要角色。他还特地跑到 Foothil and De Anza Colleges 调研该校的创新数学教学法。前总统克林顿更是称「社区大学是美国的最佳特色。」
05 社区大学中国奇遇 从「妖魔化」到洗白
社区大学在中国的遭遇几乎可用「一把辛酸泪」来形容。由于只有两年学时,并且只能拿到副学士学位,社区大学在中国被认为是美国的大专或职业技校,甚至一度被当做「野鸡大学」。
当然,被误解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学生和家长对其了解不多,而且国内并没有相对应的教育体系。
最初在中国推广社区大学简直寸步难行。由于中国留美热潮 2008 年才真正爆发,彼时国人对美国大学的认识还局限于 TOP10,「知道排名前 30 的人都不多,要是了解前排名前 50 的学校,那这家长和学生都算专业的了。文理学院都还没听说过,更别提社区大学了。」
社区大学门槛低,有 GPA 成绩就行,部分社区大学都有语言课程,国际学生可以过去先读语言,然后再正式修学分课程。
「社区大学的宗旨就是敞开门办学,他们认为只要学生品质没问题,就应该给予教育机会,教是他们的责任,但学生学多少,是混两年就毕业还是转学去名校,那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了。再说社区大学还承担职业教育的义务,设置门槛还怎么体现服务社区和大众的定位呢?」
不过仍有经济条件不那么好或成绩不够出色的学生选择社区大学。2012年,一位资深中介感觉到家长对社区大学的态度开始转变,「有人开始主动询问社区大学了。」到了 2013 年,他发现询问社区大学的家长和学生越来越多,留学人数也在翻番。
目前在广东、福建,留学社区大学是件很普通的事。「口碑和反馈很重要,而且学费又便宜,升学有保证,南方人讲究精打细算,更实际些;北方人好面子,讲究一步到位,对社区大学的接受度不如南方人高。」Kent 对《留学》分析了中国南北地区对待社区大学的差异。
已就读学生的反馈,对社区大学的认知扫盲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位资深中介发现,2012 年恰好是第一批去社区大学的学生毕业和第二批学生转学的时间节点,中国学生通常很争气,转学结果很好,毕业后学位证也是最终学校的,哪怕社区大学再籍籍无名,只要转入斯坦福,学位就是斯坦福颁发的,不打一点折扣。
据预测,未来几年,社区大学会成为新的留学增长点。根据市场规律,中国家庭接受一种新留学途径的时间为 3-5 年,例如 TOP100 学校和文理学院的普及都用了 3-5 年的时间。随着信息的丰富和透明化,中国家长接受新事物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许多留学机构都开始加大对社区大学的宣传力度。
06 社区大学三大优势
转校容易、费用节省、小班教学。
大部分选择社区大学的中国学生,都有着三级跳的心理:把社区大学当跳板,两年后申请一所名校,然后再申请研究生阶段冲击顶尖名校。
以加州为例,加州高等教育分为社区大学、加州大学系统(UC)和加州州立大学系统(CSU),其中 UC 系统10所主校区均是名校,尤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最受追捧。CSU 系统中的 23所学校也不乏名校。加州社区大学与两个系统均签有转学协议,例如加州大学保证其 1/3 的学生必须来自该州社区大学;加州州立大学更有 60% 的学生来自本州社区大学。对于加州社区大学的学生来说,只要不挂科,GPA 在 2.0 以上,就意味着肯定能转入一所四年制大学。
至于社区大学中以学术课程为主的「名校」,转学成功率更是接近百分百,这也是国际学生主要选择的院校。根据 San Mateo Colleges 统计,该校 2010-2011年共有 793 名学生转入加州大学,其中成功转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的占 40%,转入戴维斯分校的占 29%。素有加州大学转学率第一之称的Foothill and De Anza Colleges,2011 年秋季有 119 名国际学生转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67 名转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加州的各大名校向来是中国留学生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在名校,从大一起就保持超高 GPA 并不是容易事,之后想在研究生阶段更进一步更是难上加难。
但换个思路,将社区大学作为缓冲和过渡,后期可能越走越顺。小班授课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关注,国际学生压力较小,更容易拿到高 GPA,两年后转入名校,已然可以适应美国的课堂,学习更顺利,最终本科阶段的平均 GPA 可以保持平稳的高位水准,申请名校的研究生也更有把握。
除了转学率,对工薪家庭来说,社区大学是性价比的最佳选择。加州许多社区大学的设施堪称豪华,学生数量也在2万以上,拥有多个小区,规模不输大型综合大学。但学费却只有名校的 1/5 甚至更低。
以加州为例,尽管国际生比本地学生学费多 3-4倍,每年学费也只有 6000-10000 美元之间,生活费学杂费每年 10000 美元左右。Foothill and De Anza Colleges 不仅转学率第一,也获封「美国最美校园」称号,且临近硅谷。「高富帅」如此,每年国际生的学费也只需 6300 美元。该校国际学生办公室主任Marilyn Cheung 给《留学》算了一笔账:在 Foothill and De Anza Colleges,两年读下来学费一共一万二(美元),伯克利分校两年学费7万多,先读两年社区大学,再转去伯克利,两年就省了6万美元。
San Mateo Colleges 包含三个校区,总校区就在硅谷旁边的山上,在校园里可以俯视整个硅谷。该校总副院长栾晶向《留学》杂志介绍,San Mateo 和硅谷的许多大企业比如 facebook、谷歌都有合作,学生也能获得实习机会。此外,由于尚未在国内普及,中国留学生较少,社区大学的语言环境更纯粹。目前美国社区大学努力招揽国际学生,部分学校出于经费考虑,更多的学校则是为了保证学校多样化。Marilyn Cheung 说,很多美国孩子到了 18 岁还没走出过本州,又想见识世界。「怎么办?那就把世界拿到家门口来,招来自全世界的学生,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
07 社区大学选校有门道
并非所有的社区大学都是上佳之选。全美共有1000 多所社区大学,并没有机构对其进行排名,一位资深中介走访过其中的一百多所,「其实也是良莠不齐。」根据他的经验,加州和华盛顿州的社区大学数量多,质量也比较高,可选择范围大。
更为实际的,则是以目标学院为导向,选取附近的学校。通常,社区大学和综合大学签订转学协议也是采取就近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社区大学没有宿舍,国际学生需要住在寄宿家庭。周边社区的治安状况、生活便利程度、学校有无专门的办公室帮助国际学生协调住宿、甚至当地气候也是考量的一方面。
眼下高考刚放榜,不幸失手的同学可以着重关注下社区大学;准备另辟蹊径报读高职的学生,也不妨以开放的心态研究下社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