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工智能(AI)作为领衔未来科技革命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研究成果和创新能力的比拼已经成为衡量一国/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
近期,“Nature Index Supplements 2024 AI” 发布了全球 AI 研究领域 Top 100 高校榜单,作为申请 AI 相关专业的学生,这份榜单值得认真参考。
《Nature》杂志的排名侧重于学术机构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产出,尤其关注过去五年(2019 年—2023 年)内在 Top 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与质量。这些科研成果是各院校在 AI 前沿领域实力的集中体现。
Part 01 美国AI专业高校排名
美国在 AI 领域长期占据优势地位,这次榜单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前 100 名榜单中,有 46 所美国院校上榜,占比近五成,数量远超他国。尤其在全球前十名中,美国高校几乎呈 “垄断” 地位,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 “哈斯麻” 三高校稳居前三。
除此之外,哥伦比亚大学、加州系大学(UCSD、UCB、UCLA)等名校也跻身前十,分别位列第 6-10 名,保持了美国在 AI 研究方面的强势地位。
排名 | 院校名称 |
1 | 哈佛大学 |
2 | 斯坦福大学 |
3 | 麻省理工学院 |
6 | 哥伦比亚大学 |
7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
8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10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11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13 | 华盛顿大学 |
15 | 纽约大学 |
16 | 密歇根大学 |
18 | 耶鲁大学 |
19 |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
20 |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
21 | 普林斯顿大学 |
22 | 西北大学 |
26 | 加州理工学院 |
27 | 康奈尔大学 |
33 |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
35 | 芝加哥大学 |
36 | 杜克大学 |
38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
41 |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
43 |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
44 |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
45 |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
46 |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
47 | 匹兹堡大学 |
49 | 明尼苏达大学 |
54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
55 | 波士顿大学 |
56 | 西奈山伊坎医学院 |
58 | 佐治亚理工学院 |
59 | 范德堡大学 |
62 | 卡耐基梅隆大学 |
65 | 贝勒医学院 |
66 |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
72 | 马里兰大学-学院公园分校 |
76 |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
77 | 埃默里大学 |
78 | 普渡大学 |
80 |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
86 | 洛克菲勒大学 |
90 | 印第安纳大学 |
92 | 俄亥俄州立大学 |
96 | 布朗大学 |
Part 02 英国AI专业高校排名
美国在 AI 领域长期占据优势地位,这次榜单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前 100 名榜单中,有 46 所美国院校上榜,占比近五成,数量远超他国。尤其在全球前十名中,美国高校几乎呈 “垄断” 地位,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 “哈斯麻” 三高校稳居前三。
除此之外,哥伦比亚大学、加州系大学(UCSD、UCB、UCLA)等名校也跻身前十,分别位列第 6-10 名,保持了美国在 AI 研究方面的强势地位。
排名 | 院校名称 |
4 | 牛津大学 |
5 | 剑桥大学 |
12 | 伦敦大学学院 |
28 | 帝国理工学院 |
64 | 爱丁堡大学 |
82 | 格拉斯哥大学 |
99 | 伦敦国王学院 |
Part 03 亚太及其他地区 AI 专业排名
中国AI领域的研究产出位居全球第二,有19所高校上榜(包括2所香港院校),其中9所位列全球Top50。清华大学以一己之力闯入前10,北京大学位列第14名。
作为享誉全国的高等学府,清华和北大在AI领域的研究不仅起步早,而且投入大,形成了涵盖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应用场景等多方面的完整研究体系。两校在AI领域的科研成果不仅在国内拔尖,且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的榜单中,中国仅有7所学校上榜,今年突飞猛进达到了19所,是所有国家中上榜数量增速 No.1。
排名 | 院校名称 |
9 | 清华大学 |
14 | 北京大学 |
24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5 | 浙江大学 |
30 | 复旦大学 |
31 | 南京大学 |
3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7 | 上海交通大学 |
40 | 中山大学 |
53 | 华中科技大学 |
68 | 北京师范大学 |
71 | 厦门大学 |
81 | 南方科技大学 |
83 | 武汉大学 |
85 | 香港大学 |
88 | 香港中文大学 |
91 | 四川大学 |
94 | 南开大学 |
95 | 同济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