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Fall申请季即将拉开帷幕。每年的申请季都像一场无声的战争,但今年美研的申请规则正在发生一些变化。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如果不能把握好这些变化趋势,就可能会错失很好的机会,明明可以申更好的学校、更好的专业,申请结果却不理想。
为了帮助更多的留学家庭获得心仪的offer,本文总结了美国研究生申请的变化和趋势。
科研资金紧缩,但名校扩大硕士规模
今年2月,美国政府大幅削减对高校的拨款,美国多所院校受到影响,不得不中断科研项目。生物医学等依赖政府拨款的学科首当其冲,许多高校也暂停了部分博士生项目的招生,博士名额大幅缩水。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名校可能会扩大硕士招生规模,用学费收入反哺科研。
比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这样的顶尖学府,甚至开始主动出击,大量发放奖学金,希望吸引优秀学子入读硕士项目!
所以,科研缺钱,反而让硕士申请者迎来难得的“窗口期”。
更多GPA3.3的同学,选择申请“非美”
GPA 3.3左右的同学,在美国头部院校竞争中往往不那么有优势。越来越多这类学生开始转向香港申请,优势更加明显。
香港高校对GPA的刚性门槛相对弹性。当美国Top 30院校竞争激烈时,香港大学、港中文等名校,为大家提供了更可行的申请选项。
这些项目依旧卷,名校抢人大战提前
计算机(CS)、数据科学(DS)因其高就业率、高薪资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长期以来都是申请的热门方向,随着申请人数的激增,这些热门专业的申请难度有增无减。
特别是一些专排高的学校,比如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的CS专业,申请门槛高不算,录取率还极低,通常低于10%,甚至更低。
美国头部院校,比如藤校,申请难度也依旧很大。
传统“大众梦校”如UCSD、UIUC的门槛接下来会提高,因为2025季申请季中,这些学校的申请人数大幅增加,使得录取难度也随之上升。
学校对申请者的学术背景、课程难度和项目经历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申请时,合理规划选校清单很重要,建议大家采取“冲高”+“保底”的申请策略。
鼓励大家在科学评估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冲刺1-2所更高目标院校。
但同时,请务必确保选择2-3所真正“有把握”的保底项目。
当政策加速变化,信息差成了最大障碍。无数留学家庭焦虑的,正是缺乏对趋势的精准把握和科学的申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