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Fall美本申请季迎来颠覆性变革:多家顶尖名校恢复标化考试要求,而加州大学系统则彻底告别标化考量。
——这种政策分化或许已经让许多申请者感到困惑与焦虑。
面对错综复杂的新形势,如何精准定位、制定有效的申请策略,成为决定录取结果的关键……
01 标化政策分化,三大阵营形成
2026 Fall申请季,美国顶尖院校在标化政策上呈现出明显分化,主要形成三大阵营:
第一阵营:恢复强制提交(Test-Required)
多数“藤校”和顶尖私立大学已明确恢复SAT及ACT强制提交要求:
- 哈佛大学:要求提交SAT/ACT成绩,特殊情况可用AP/IB替代
- 麻省理工学院(MIT):必须提交SAT或ACT成绩
- 斯坦福大学:2026年恢复强制提交SAT/ACT,SAT总分建议1450-1590分,数学部分需730-800分
- 宾夕法尼亚大学:2026Fall申请者必须提交SAT或ACT成绩
- 康奈尔大学:从2026Fall起恢复所有学院的标化强制要求(农业与生命科学、建筑艺术规划、SC Johnson商学院除外)
第二阵营:完全无视标化分数(Test-Blind)
加州大学系统(UC)持续推行”Test-Blind”政策,完全不将SAT/ACT成绩纳入考量。
招生官更聚焦于申请者高中时期的GPA水平、课程难度(如AP/IB课程)以及综合学术素养。
第三阵营:灵活选择政策(Test-Optional/Flexible)
- 哥伦比亚大学:永久实行标化可选政策
- 纽约大学:准许申请者提交SAT、ACT、AP、IB或A-Level等不同类型成绩
- 耶鲁大学:实行灵活政策,可在SAT/ACT/AP/IB四选一
- 芝加哥大学:延续”标化可选”政策,并允许”超级分数”(提交多次考试中各单项的最高成绩)
帮大家整理了TOP 10院校2026 Fall标化政策:
02 深层分析标化政策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
这种政策分化背后,有着深刻的『教育评估理念分歧和现实考量』:
追求更全面的评估体系: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拉吉·切蒂团队的追踪研究显示,SAT成绩与毕业生收入、学术成就的关联度显著高于高中GPA成绩——这一研究为标化考试的回归提供了数据支持。
公平性与透明度的考量:
康奈尔大学校方特别说明,”标化成绩有助于平衡不同高中的评分差异”。
——在高中GPA因”成绩膨胀”公信力下降的背景下,标化分数成了招生官眼中更可靠的学术标尺。
应对申请量激增的筛选需求:
随着国际申请者数量激增,顶尖大学需要更高效的筛选机制。
——标化成绩作为”硬通货”,能有效筛选出学术能力突出的学生。
03申请建议策略:如何精准定位
面对这些变化,2026 Fall申请者需要采取更加精准的申请策略:
标化考试策略
了解目标院校要求:
- 如果目标院校是强制提交阵营(如哈佛、MIT、宾大),务必提前准备SAT/ACT考试并争取高分。
- 如果目标是加州大学系统,则完全不需要考虑标化考试,应集中精力提升GPA和课外活动。
- 对于Test-Optional政策学校,如果分数有竞争力(如SAT1500+,ACT33+),提交成绩可以增加优势;如果分数不理想,则可不提交。
合理规划考试时间:
ACT考试:9月、10月、12月为黄金时段
SAT考试:8月、10月、12月场次适合大部分申请者
建议结合自身情况选择2-3次考试机会,预留刷分空间,但避免过度频繁考试影响在校成绩
学术表现提升
- GPA是核心基石:
无论标化政策如何变化,GPA始终是美本申请中最核心的学术指标。
尤其对于申请UC系统的学生,由于完全不看标化成绩,GPA和课程难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 课程难度也很重要:
在能力范围内选择挑战性课程(如AP、IB、荣誉课程)。
加州大学系统明确表示会关注”课程难度层级”。
课外活动与个人特质
- 深度优于广度:
MIT在2025年招生新政中首次提出”深度参与优先”原则,明确反对”十项全能式”的活动列表。
招生官举例:一位连续三年参与社区农场建设的申请者,其文书中关于”如何通过作物轮作改善土壤”的细节描述,比罗列十个竞赛奖项更有说服力。
- 展现个人独特性:
通过2-3项长期投入的课外活动,如创办公益组织、发表学术论文等,展现独特性与领导力。
文书需突出标化成绩以外的个人特质,如批判性思维、跨文化适应力等。
申请文书准备
Common App系统更新:
- 文书题目:2026申请季的7个核心文书题目与往年一致。
- 附加信息部分:自2025年8月1日起,CA系统的”附加信息”板块有两处关键变化:
- 原”社区影响”更名为”挑战与境遇”,覆盖范围扩展到个人可能经历的更广泛挑战。
- 字数限制收紧:新生从650字缩减至300字,转学生从3500字减至1500字。
文书写作建议:
- 注重真实性:加州大学系统引入”活动真实性核查”机制,随机抽取20%的申请者,要求提供活动组织方的联系证明。
- 针对性强化:哥伦比亚大学新增”科技与人性”主题文书;宾夕法尼亚大学则延续了”社区贡献”类题目,但更强调”可持续性”。
04 利好频出经济资助政策更多
2026申请季的经济资助政策呈现”力度升级、覆盖扩面”的特点!
- 哈佛大学:2026Fall起将学费全免的家庭收入门槛从18万美元提升至20万美元,覆盖约60%的本科生家庭;
- 麻省理工学院:家庭年收入<20万美元的本科生学费全免;家庭年收入<10万美元的学生,覆盖全部开支(含学费、住宿、餐饮、教材及个人费用);
- 耶鲁大学:将2026Fall的资助预算提升15%,家庭年收入<16万美元的学生学费全免。
这对国际生也是个好消息——哈佛和MIT都对国际生实行”Need-Blind”政策,意味着录取不考虑经济需求,并按需提供资助。
05 面试形式革新从校友面试到视频录制
【 面试环节】也在发生显著变化:
布朗大学:已永久性废除校友面试,转而要求申请者录制时长2分钟的即兴视频;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取消校友面试,转为Bear Chats非正式校友沟通,申请时也可选择性提交90秒视频文书;
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友面试变为校友谈话,形式偏向”聊天”而非”面试”;
杜克大学:在保留校友面试的同时,鼓励申请者录制60-90秒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