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最初在哥大的专业并不是计算机,而是法律。在高中时期,他经常作为学生代表与老师和学校争取权益,因此他觉得自己更适合成为一名律师;但他在哥大就读期间,选修了一门计算机课程后,他发现这门课让自己一天24小时都渴望去学习。
当他决定转成计算机专业的时候,身边的朋友一片愕然:转专业就意味着损失学分重新去修计算机的专业课,还可能会延长毕业时间,而且计算机专业在以文科见长的哥大表现非常平庸。但李开复却认为追求自己真正的兴趣远比选择一个安全保险的学科,过上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要更有意义。
正是有这样的魄力,李开复才有机会在计算机语音识别领域取得成就,创造更大的个人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对于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说,有太多的可能。所以在美国这个强调尊重学生兴趣、提供大量机会尝试的教育环境下,大学生们都会面临专业选择的困惑,更不说受高考指挥棒影响四十年整的国内学生了。所以,近年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因追随潮流或就业考虑,而选择了自己不了解、不适合的专业,从而纠结不已。
我还记得曾经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咨询,孩子是医学专业大三在读,问是否能在研究生阶段学习计算机。当时我们很奇怪,这个转专业的跨度实在是太大了;后来才了解,当初家长考虑学医会比较“吃香”,所以建议学生选择医学,但学生根本就不喜欢,学的很痛苦,当家长意识到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如果确定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并打算转专业,那么转学毫无疑问是比四年本科毕业后研究生再转有巨大的优势,而且可行性也非常高。
和创之前指导的转学生中,有从车辆工程转统计(Umichigan, Rochester, Wisconsin Madison都录取了);有GPA只有3.3,从机械工程转商学院marketing的(Fordham商学院录取);还有就读于美国TOP40的文理学院,中途drop去创业挣了几百万,又渴望重新回到校园,转到哥大的。因为这份坚定和勇气,他们为自己创造了第二次选择机会并取得了理想的成果。
不过,对于跨专业转学,还是有些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
一、提前进行学校调研非常有必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目标学校的转学政策和专业设置情况。例如,学校对转专业申请的态度。(通过官方的录取数据,或者直接套磁问学校/院系他们的具体要求,尽管美国大学尊重学生兴趣,但是由于考虑到学校自身利益,学校对转专业学生能否适应学习、顺利毕业的观点有所不同)比如,我们曾经指导过一位大四的学生申请转学,这种情况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接受的,在我们锁定了部分学校套磁了解学校的态度后,申请的方向和准备就更为明确了。
其次,需要提前了解所转专业的专业课和先修课要求,哪些课程是需要在转学之前必须要修的。如果没有修过这些课程,就需要在转学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进行选修。如果学校在选课上受限(多指大陆背景的学生)转学可操作性有多大?有哪补救措施?(会在下面和大家说明)。对于大跨度转专业申请的学生来说,如果了解了目标学校的要求,在选课和申请策略上都是可以提前规划的。例如,PSU作为一个转学大众情校,一直是许多学生的热门选择。这所学校的转学(转专业)政策就相对宽松,我们曾经指导过的一位大三的学生,成功从首经贸法律转到PSU的经济专业。PSU录取后评估可转学分是9个。虽然这意味着学生需要花比其它学生更多的时间毕业,但从以往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学校对先修课和GE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然而,在过去一两年,PSU对部分专业的转专业学生开始限制,学校不会直接拒掉学生,而是建议学生考虑其它的专业进行调剂,再重新审核。另外一所转学的热校UIUC,其转学分政策在近几年就有变化,早几年的UIUC,在跨专业转学时也是比较有弹性的。我所接触到的学生中,有从行政管理转到心理学的,也有从材料转到数学专业的;也就是说,所修学分达到学校最低要求就够资格。但近几年,随着转学申请热度不断加大,学校的最低学分要求变成了最低可转学分要求;大热的CS,对先修课要求非常严格,想走CS+也要满足对应的学分要求才有可能。如果大家能在申请之前就做好调研,对选校,确定专业方向以及准备标化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提前做好规划,减少学分损失
转专业会造成部分学分的折损,为了尽可能减少金钱和时间上的损失,需要根据之前的调研结果做出有针对性的准备。如果一开始就决定转专业申请,可以在大一期间开始做选课方面的准备。首先,在可操作的范围内选择与目标专业相关的课程和先修课程,或者旁听相关课程,进行在线课程自学,加深对专业的认知和了解。这样在撰写申请的个人陈述时,你可以清楚地表达你为转专业做了哪些准备。
如果无法选修相关课程或担心无法满足所转专业最低学分的要求,可以通过去目标学校(其它学校)上summer school,或者选择在国内的Summer school去修这些先修课。
我们曾经指导一位材料专业的学生转数学,这位同学被UIUC录取,今年将就读于哥大的金工master。当时,这位同学的Computer Science挂科了,选择在第二学期重修,成绩单上没有显示。UIUC直接给了deny的原因是missing two courses,微积分3和计算机。当时我不太甘心,建议学生在国际暑期学校把这两门课补了,并通过邮件与学校沟通自己的暑期计划,发送这两门课的syllabus去argue。最终,学生在发邮件不到两周的时间就拿到了UIUC的offer。
随着大家对申请的了解,明白申请新生需要提前规划,但其实转学生、研究生的申请同样也是需要规划的。从之前的案例和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转学申请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接受,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无论是转专业,还是学校各种政策的变化都告诉我们,要做一只早起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