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大学 > 美本申请,一次选多少所学校最好?

美本申请,一次选多少所学校最好?

在线咨询

很多家长和学生往往都会纠结这个问题,选校选了好多心仪的,是不是都填上,只要能申上一所就行?

理论上,没有问题。但关键是,有必要选那么多吗?

全美大约有4000所大学,咱们“看得上”的学校基本也有一两百所,在这里面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此,有专家建议,学生申请4-15所学校即可。而CB官方给出的建议则是4-8所就足够,里面包括冲刺学校、目标学校和保底学校。跟我们平时建议大家的10所数量基本差不多。

太多的话反而是累赘,因为有补充文书。

美国各院校的申请要求不同,截止日期也有所差异,各院校也有各自的补充文书需要完成。因此,每多申请一所院校,就要花更多时间来了解其官网的信息、研究申请策略、准备申请文书、整合申请材料等,部分院校还需要单独准备面试,整体的工作量非常庞大。

除了在申请费上的额外开销外,耗费更多的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样也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去打磨每所院校的申请文书。如果选校清单上的院校超过了15所,那么建议大家再仔细考虑一下这个清单上是否有不适合或自己不太想去的院校。

1. 选校需谨慎

因此,我们建议大家一定要做好选校名单,他不单单只是一个看排名选学校的过程,需要考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

● 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安全程度、生活便利程度、就业和实习机会等;

● 学校类型:公立还是私立、综合性大学还是文理学院等;

● 专业开设:是否有自己预期想读的专业,这个专业在该学校是否属于优势学科等;

● 教学质量: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学生评价等;

● 相关资源:学术资源、课外资源、国际化资源等;

● 人文环境:校园氛围、文化传统、价值观、宗教信仰、文体活动等;

● 经济因素:学费、消费水平等;

大家可以通过School Research(院校官网、公众号、社交平台账号、Info Sessions、宣传手册等途径)、校友沟通、校园访问(线上或线下)等多种方式了解美国院校。

2. 申请方式也有所影响

完成院校的初步筛选后,可以将自己的综合条件,如GPA、语言考试成绩、标化考试成绩、软件活动等同美国各院校官方给出的往年录取相关数据相对比,进一步筛选院校。

如果条件相对优秀,自己又有非常明确的目标院校的学生,可以考虑以ED(Early Decision,具有约束力/捆绑式的提前录取)的方式进行申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申请的成功率,且大部分院校的ED申请结果会在12月中旬揭晓,如果顺利获得录取,则无需再准备其他院校的申请。

尽管我们鼓励大家以早申请的方式冲刺一些院校,但如果自身的GPA、语言考试、标化考试成绩等远远低于一些竞争异常激烈的院校的平均成绩,则被录取的概率会非常低,因此不建议学生冲刺这类院校,而是选择更能“够得到”的院校来冲刺。

3. 助/奖学金

如果学生申请了多所学校,在拿到了几所学校的录取和奖学金/助学金之后,可以根据奖学金水平进行对比,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如果申请的学校较少,特别当只申请了几所同一水平的学校时,自己就会落到比较尴尬的处境,容易出现“全军覆灭”的现象。

最后,也得提一句,申请费其实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目前顶尖大学的平均申请费都在70美元以上,如果申请10所学校的话,就是700美元,约合人民币5000+元。

所以,如果真的认真去做选校清单,有规划准备申请,是没有必要一次申请那么多学校的。

美国大学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