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研究生 > 美国硕士申请的10条潜规则,没人告诉你的真相

美国硕士申请的10条潜规则,没人告诉你的真相

在线咨询

“GPA、GRE、个人陈述、套磁……哪个最重要?”
想冲刺Top 50的美国研究生项目,尤其是想拿奖?
这篇文章,一次性讲清楚你必须知道的10个核心信息!

美国研究生申请,其实远不止拼分数那么简单!

有时候,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你不知道“规则”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一份内行人才懂的“潜规则”清单,读完你会发现,原来申请名校是有“捷径”的!

 美研申请十大”潜规则”

01 GPA 3.5是奖学金的“起跑线”

很多人问:“GPA到底多重要?”

答案是:重要到决定你有没有资格申奖!

在美国研究生院里,3.5/4.0(折合百分制约85分)是一个“硬门槛”。

达不到,不管你其它多优秀,基本别想拿奖;

达到了,教授才愿意往下看你的其他材料。

如果你的Class Rank排名前3或前5,那简直就是加分利器!别忘了开个年级排名证明,和成绩单一起提交。

02 GRE和GMAT傻傻分不清?选错直接影响录取!

商学院申请 = 刷GMAT

理工科为主,兼顾商科 = 可以用GRE

而且——

GRE虽然很多项目没明确分数要求,但学校官网一般都有往年录取分数区间统计表对标就能知道你在不在“录取区间”

如果你真的不想两个都考,那就选接受GRE的项目申请。

03 美国研究生申请=两轮战斗!

第一轮:录不录你

看硬件:GPA、TOEFL/GRE、CV、PS/SOP、推荐信、实习经历、科研成果……

第二轮:值不值得给你奖学金

关键点就是:实验室经验+论文发表

哪怕不是顶级期刊,只要你的论文有技术含量,都很加分!

04 PS千万别再吹成绩了!

很多人写PS,习惯把GPA、排名、奖学金再吹一遍……

错了!成绩教授看你成绩单就知道了,你要在PS里讲“人设”

讲你遇到的困难,怎么一步步解决;讲你热爱这个专业,是怎么实践出来的;讲你为什么非这个项目不读。

重点不是你有多完美,而是你如何变得更强大!

提醒:不要编!教授不是傻子,一旦发现有水分,轻则拒信,重则拉黑名单。

05 “回国报效祖国”?申请材料里千万别写!

这句话只适合在签证面试的时候讲!

在申请材料中,更建议你专注写自己未来3-5年的职业目标,比如:

想从事XX方向的研究

希望在XX行业深耕技术/管理

未来想进入XX公司/机构工作

美国教授的逻辑是:科研是为全人类服务的,别套中国式的“主旋律”模板。

06 推荐信越“本地化”越好!

最理想的推荐信是:

任课老师/导师写的

教授你多个学期,对你了解

推荐人是名校毕业、甚至有美国背景

写推荐信的时候,别忘注明推荐人的毕业学校、与你的关系、任教时长。

老外推荐人 or 有美本/美研背景的华人推荐人,胜率更高!

07 辅助材料,提交还是不提交?

原则很简单:

简历里写了的,教授一般默认你不会撒谎,不交证明材料也OK;

但要是某项奖项/经历真的很加分,有获奖证书/证明材料,那就交!

尤其是想申奖的同学,材料丰富总比单薄好。

08 材料寄送=“因校而异”

有些学校强调“先到先得”,那就必须赶在第一轮截止日前寄到

有些学校审材料特别严格,提前寄过去也没用,会被锁在招生办,教授连看都看不到

怎么判断?查官网+看往年录取经验贴就知道。

09 美国教授其实很懂中国大学的鄙视链!

美国教授了解中国大学的基本情况,他们知道:

清北中科大是TOP

有些专业强校也有加分项(比如:人大金融、中传传媒、北师大心理学……)

更重要的是——

美国学校会参考往届录取学生的在校表现、科研能力、就业质量,来判断某个学校学生的含金量。

所以找准你学校在美国的“对标院校”,很关键!

10 套磁不是万能,但对奖学金超有用!

什么是套磁?

提前联系目标导师,展示自己学术背景,交流研究方向,增加印象分!

套磁只适合偏研究型项目、学术导向强的专业

建议:

读一读教授的论文/著作

提出真问题,而不是“您好,请给我Offer谢谢!”

真正有效的套磁,都是用学术对话建立的“互相看对眼”。

申请美国研究生,从来不是“刷分数”的游戏,而是一次关于实力、策略和细节的全面较量!

美国研究生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