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申
美本早申请,也就是EA和ED申请。
EA即Early Action,ED则是Early Decision的简写。
● Early Action(EA)
EA又分为Non-Restrictive Early Action(即普通非限制性EA)和Restrictive Early Action、Single Choice Early Action(即有限制性的EA) 。
● Early Decision(ED)
ED本身可能就分为ED1、ED II,甚至是ED0。具体要看学校的招生政策。
ED1通常是11月1日截止申请。ED2通常是1月1日截止。所谓的ED0一般是指芝加哥大学特殊政策,面向参加过芝加哥大学暑期大学课程的学生。
不管是哪种形式,ED都是只能申请一所学校,一旦被录取,就必须接受录取通知并撤回其他所有的申请,所以大家要谨慎选择。
策略一:ED+ EA+ RD
适用场景:标化成绩已达目标校均线(11月1日前),且存在明确梦校,那一定要抓牢ED申请机会。是否选择申请EA,可视个人情况而定。。
要点:
ED具捆绑性,录取须入学;
EA可多校非绑定申请,按需选择;
RD作为未录的补救方案。
策略二:ED2 + EA + RD
适用场景:12月-1月前标化/软实力未达标,但预计能提升者。
要点:
ED2同样具约束力,但开放校较少;
可同步申请EA增加机会;
RD仍为最终保底。
策略三:ED + EA + ED2 + RD
适用场景:申请一所学校的ED,几所学校的EA,再加上另一所学校的ED2,以防ED、EA申请失利。
策略四:REA/SCEA+ EA + RD 或 ED2 + REA + EA + RD
适用场景:REA/SCEA仅限哈佛、斯坦福等顶尖校,政策各异(需详查官网);不同的学校官网对REA/SCEA的解释各不一样,申请生需要根据目标学校详细了解。
策略五:EA + RD
适用场景:无明确梦校/不愿被绑定,或成绩/背景突出者。
优势:提前获非绑定录取,减轻RD压力。
策略六:RD
适用场景:材料准备较晚(11月未就绪);实力与目标校差距较大需时间提升。
时间窗口:多数学校截止时间为次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