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研究生 > 美国研究生专属申请攻略

美国研究生专属申请攻略

在线咨询

很多人问,为什么要读研?因为卷呗。

都说00后整顿职场,说要躺平,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几个是真的躺平的,不当“卷王”就不错了。职场工作机会少,导致公司能用一样的钱招研究生,绝对不招本科生,本科毕业即失业,其实也不是完全找不到真的失业,而是找个月薪3000的活,对比美本花的这几百万,还不如失业。

人这一辈子,不能总读书吧,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家里有矿除外)。

要想当“人上人”,研究生degree还不够,学校排名还要高,毕竟HR选人的标准简单又粗暴。对于美本排名本身不高的学生来说,必须靠着研究生排名逆袭,越高越好,上不封顶的那种。

和国内的考研相比,美国的研究生录取难度低了很多,也正因为美国相对简单,无数国内的“卷王”相继涌入美国研究生的申请大军,搞得一年比一年卷。但话又说回来,美本哪怕你排名100+,其实和国内985、211也没差,毕竟美本这个钱也不是白花的。如果美本排名一百多学校的学生也能杀进藤校找到理想的工作,更不要谈排在100之内的各种State University的无限可能了。

先帮大家消除一个理解误区,美国的研究生,名曰“研究”生却大多不做研究,做研究这件事肯定是留给博士生的。美国的研究生,大多以授课类为主,以就业为导向,录取标准就是:哪个学生毕业了能找到工作,学校就要谁,毕竟学校也是一门business,就业率是衡量学校质量最核心的因素,也是学校排名高低的主要来源。

相对于理工科,商科是最容易逆袭的路径,因为technical的东西少,公司看中的更多是soft skills。其实不管是什么专业,你刚毕业,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对你的technical skills有太大的期待,做个正常人就行,当然正常人也没你想象中那么好做,要做到听得懂人话(Communication), 别人看你不讨厌 (Leadership & Teamwork), 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problem-sovling),遇到压力很否handle(Time-management)以及就是你到底是否乐意为这份工作付出努力(Motivation)。因为这些soft skills很难用GPA这种标化衡量,所以公司必须来场面试考考你,商科研究生同理。

因为美国研究生对就业率有要求,所以招生办的选人标准和公司的选人标准类似,这就给了商学院很大的操作空间:能力完全可以超越硬性标化,但凡规划的好,不管你本科排名多少,通过研究生跃入精英阶层,并没有那么难。

其实本科的排名无非就是几个档次:

1⃣️藤校

2⃣️Top30

3⃣️30-50

4⃣️50-70

5⃣️70+

对于研究生申请来说,本科排名只是一个参考,但bottom line还是要至少往前蹭一个档次 (Top30学生我要说sry了,因为你们真的没有任何前进空间,只有退步的空间),一般能往前跨两个档次就可以偷着笑,能从tier 5进入Top30,就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美本商科要怎么做才能拿下Top30 offer呢?

一句话:面面俱到,自然水到渠成。再来点干货,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申请商科研究生的各个决定因素:

01标化是标准,却不是唯一标准

GPA(25%): 本科学校的GPA是最好判断专业知识掌握水平的标准,但好消息就是,排名越低的学校GPA越好拿,操作得当可以“浑水摸鱼”。一般GPA 3.0是一个槛,但也不绝对,比如有学生就是可以靠着本科tier 5的排名,用GPA 2.6无gre的背景杀进Top 30。

GRE(5%): 目前online考试的盛行,你不拿个330都不好意思提交,懂得都懂,学校更懂,所以本来用来统一GPA标准占标化大头的GRE比重现在反而在下降,如今已经不是高低之分,而是有无的区别。就算没有GRE,藤校offer在其他方面突出的情况下,也根本没难度。

02能不能收到录取 还得看非标化

文书(20%):文书这个东西很关键,就看谁写得足够动人能够打动admission,逻辑是最重要的,why this program & why you,需结合过往经历一气呵成。这个过程要研究学校和项目的喜好,要突出自身的能力,更多的还要契合美国的文化,你如果让没有任何留美经验的人来写,质量是真的高不起来。另外,对于想换track的学生来说,切忌自己打脸说自己不喜欢原来的专业,更多要突出新专业的吸引力。

简历(10%):商科的简历都是有模版的,划重点就是要be professional,要达到在handshake上投出去就能有面试的水平。不管你有几段校外实习,几段校内活动,重头戏永远是内容的质量。很多人问科研是否有帮助,有科研经历固然有帮助,但针对大部分的授课型研究生项目,用处不大,毕竟商科实在没啥好做研究的啊,人家给你推荐文章发表,没啥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已。

面试(30%):Admission知道GRE可以online,学校不一样GPA标准也不一样,文书简历可以找人代劳(这一般情况下都不可能DIY啦,毕竟大四那么忙DIY你也没空啊),那么面试就是最好的衡量标准了,对于人人都想要来的top school,人多就拿机器KIRA先来筛选一圈,筛选完还不放心,真人面试还是要整上,每个学校culture不同也造就了喜欢的选手类型也不同,举个例子,哥大喜欢会创业的“小老板”while西北看都不想看一眼。如果你想要脱颖而出,不仅仅是看看面经,更重要的是要把学校的背景和喜好研究明白,做一名合格的“演员”(bgm响起)。‍‍‍‍

推荐信(8%):关系靠培养,临时去抱佛脚可能就需要一点soft skills,这个8%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对于dream school被拒,可能就差这口气。

运气(2%):申请毕竟也是一门玄学啦。

美国研究生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