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秋季入学季的到来,美国留学签证政策又迎来了一次重大调整。
10月1日起,一系列新规正式落地,包括面试豁免的终止、停留时限的固定化,以及新增的“签证诚信费”。
这些变化让不少准留学生和家长感到焦虑:签证会不会更难拿?费用会不会更高?留学计划会不会受阻?
别急,今天将为大家详细解析这次签证政策的新规定,为大家全面剖析这些新规的来龙去脉、潜在影响,以及实操建议,帮助你避开雷区,高效准备申请。
为什么美国留学签证政策频频收紧?
首先,我们来聊聊这些新规的“大背景”。2025年是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的开局之年,移民政策继续向“紧缩”倾斜。早在2024年大选期间,特朗普就承诺加强国家安全审查,防止签证滥用和非法滞留。这次10月新规,正是对这一承诺的兑现。
根据DHS的统计,2024财年,美国共发放了约50万张F-1(学术学生签证)和J-1(交流访问者签证),但逾期滞留率高达5%,其中部分涉及国家安全风险。针对中国留学生,审查尤为严格——因为中美在科技、军工等领域的竞争加剧。国务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学生的签证拒签率已升至20%以上,比2024年同期高出5个百分点。
从留学机构的角度看,这些变化不是“坏消息”,而是“新机遇”。
同时,也提醒大家:留学不是“买张机票就行”,而是需要系统规划。接下来,我们逐一拆解新规的核心内容。
废除“D/S”制度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D/S制度堪称留学生的 “隐形保护伞”。
当你持 F-1 签证入境美国,I-94 记录上的 “Duration of Status” 意味着:只要保持全职学生身份,你的合法居留权就会 “自动续期”——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甚至 OPT/STEM OPT 期间,只要 I-20 合规,都不用为身份到期焦虑。
但从10月起,新申请已按此框架预审,它被替换为固定时限。
固定期限取代D/S制度
F-1和J-1签证上限4年(本科最多4年,研究生视专业调整)。
语言培训生累计不超过24个月。
首年本科生禁止转专业或转校。
到期后若需继续学业,必须向美国公民与移民服务局(USCIS)申请延期,并提交生物特征信息。
离境宽限期缩短
学业结束后或OPT到期后的离境宽限期从60天缩短至30天,逾期即构成非法滞留,可能面临入境禁令。
为什么这么严
DHS称,这是为了防止“永久滞留”。数据显示,过去10年,有10%的国际学生通过D/S“无限续杯”,部分转为非法移民。新规借鉴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模式,强调“临时意图”。
留学影响
长周期专业(如医学博士、法律JD)学生最受伤。想象一下:读博5年,第4年底就得申请延期,材料堆积如山,还可能被拒。
另一方面,短期项目(如1年硕士)影响较小,甚至能加速回国就业。
取消“面试豁免”
9月2日起,最直接的变化就是“Dropbox”(面试豁免)程序的全面终止。过去,许多F-1、M-1和J-1签证申请人可以通过邮寄材料续签或初签,而无需亲自面谈。
这项便利政策源于疫情期间的临时措施,但现在被永久废除。很多过去可以免面签的续签、第二次签证申请,都可能要恢复到 必须做现场面谈 的流程,除少数豁免类别(如外交官或特定工签)。
为什么这么改
DHS解释,这是为了加强“面对面审查”,减少欺诈风险。数据显示,Dropbox程序下,签证滥用率是面签的2倍以上。尤其对中国大陆申请人,预约等待时间已从过去的1-2个月延长到6个月以上。
如果申请时间、签证预约安排不合理,极有可能导致错过开学
加强背景审查
从2025年6月起强化,10月进一步升级:所有F/M/J签证申请需全面审查社交媒体、在线足迹和国家安全背景。针对中国/香港申请人,重点筛查“关键领域”(如AI、量子计算、军工相关)学习背景。
为什么强调审查
特朗普政府视此为国家安全底线。2025年上半年,已有数百中国学生签证被撤销,原因多为“社交媒体不当言论”或“专业敏感”。
留学影响
拒签率飙升,尤其是STEM学生。印度学生2025年赴美人数已降8%,中国预计类似。但如果你背景干净,非敏感专业的拒签率仅10%。
新增费用
10月1日起,非移民签证新增“Visa Integrity Fee”(签证诚信费)250美元。这项费用源于7月签署的《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适用于F-1等所有类别,总费用从过去的535美元(MRV+SEVIS)升至785美元。
费用详情
● MRV申请费:185美元(不变)。
● SEVIS费:350美元(F-1)。
● 新增诚信费:250美元,作为“合规保证金”。
● 陆地入境I-94费:从6美元增至30美元。
整体趋势
综合来看,这些新规将导致2025-2026年美国留学人数短期下降,但长期利好优质生源。DHS数据显示,2025年印度和中国学生申请量已降10%,但通过率高的学生就业前景更好(OPT实习机会未变)。
美国留学签证新规虽严,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别被政策吓倒,赶紧评估自己的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