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申请季的美国留学申请战场,正经历一场关键变革 —— 多所美国顶尖大学密集更新申请政策,清晰指向一个核心趋势:美国本科申请正式告别 “模糊评估时代”,重回以学术实力为核心的选拔逻辑。
对于备战 26Fall 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而言,这波政策调整堪称久违的利好,一个凭硬实力说话的美本申请新阶段已然开启。
01 美国大学学术门槛全面升级,标化政策分化明显
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率先针对 AP 成绩出台新规,彻底打破以往 “选择性提交” 的申请策略。
斯坦福明确表示,AP 考试虽非美本申请强制要求,但考生需如实申报所有已考 AP 成绩,不再允许隐藏 3-4 分的成绩。
耶鲁则在灵活标化政策中规定,申请人可用 AP 或 IB 成绩替代 SAT/ACT,但提交 AP 成绩时必须完整上报所有出分科目。这意味着,靠 “刷高分科目打造完美学术形象” 的套路在顶尖名校面前彻底失效。
更具标志性的是,全美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顿大学正式宣布,从 2027-2028 学年起,本科申请人必须提交 SAT/ACT 成绩,终结了长达七年的标化可选政策。这一举措进一步巩固了标化考试的 “回归潮”—— 此前麻省理工学院已率先恢复标化强制要求,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大学等藤校紧随其后。截至目前,八大藤校中仅哥伦比亚大学仍维持标化可选,其余七所均明确要求提交标化成绩,曾经席卷美国留学圈的 “标化可选时代” 已成为历史。
针对 2026 申请季的美国本科申请群体,美国 Top 50 大学的标化政策已形成四大清晰类别,为学生留学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1、Test-Required(强制提交):麻省理工、哈佛、宾大、布朗、达特茅斯、普林斯顿等院校将 SAT/ACT 视为核心审核指标,未提交者可能被判定为申请材料不完整,直接影响审核资格;
2、Test-Flexible(灵活替代):耶鲁、纽约大学、北卡教堂山分校等允许用 AP、IB 或 A-Level 成绩替代 SAT/ACT,卡耐基梅隆大学更细分学院政策,计算机学院强制提交标化,工程、人文等学院则实行灵活政策;
3、Test-Optional(可选提交):哥伦比亚、西北大学、杜克等院校虽不强制,但录取数据显示,提交标化成绩的申请人录取率远高于未提交者,标化仍是隐形加分项;
4、Test-Blind(完全不看):加州大学系统、罗格斯大学等在录取决策中完全不考虑 SAT/ACT,更侧重 GPA 和课外活动等软性背景。
02 特朗普政府推动标化回归,公平性争议下的政策转向
特朗普政府推出的 “学术卓越契约” 协议,成为重塑美国留学申请规则的关键推手。该协议虽为自愿签署,但签署院校可获得联邦资金优先权,核心要求之一便是本科申请人必须参加 SAT/ACT 等标准化考试。尽管麻省理工学院公开拒绝签署(其早已在 2022 年恢复标化强制政策),但这一政策背后的逻辑清晰 —— 削弱种族因素在招生中的影响,推动录取回归学术本质。
今年 3 月,美国教育部明确指出,标化可选政策实质是 “种族配额工具”,通过放宽标化要求操控录取比例的做法违反《民权法案》。
这一表态并非空穴来风:哈佛大学数据显示,标化可选期间亚裔录取率暴跌 30%,非洲裔录取率飙升 150%;纽约大学被曝光的 2024 届申请数据更显示,亚裔学生 SAT 平均分达 1486 分,远超西班牙裔和非裔的 1289 分,差距近 200 分。
这些数据印证了标化可选时代的弊端 —— 美国本科申请评估标准模糊,反而加剧了不公平。
为强化监管,特朗普政府已要求接受联邦资助的高校提交申请者种族、标化成绩、GPA 等核心信息,哥伦比亚大学和布朗大学已率先达成协议,承诺录取以成绩为核心,接受招生数据监督。
不过标化回归也引发新的争议:哈佛教授研究显示,家庭收入前 0.1% 的学生,若 SAT/ACT 处于 99 百分位,藤校录取率超 40%,而中等收入家庭同分数学生录取率不足 10%,阶层差异仍可能通过标化培训资源差距体现。
03亚裔申请人的机遇与警示:高分≠稳录,全面规划是关键
对备战 26Fall 的中国学生而言,标化回归无疑是重大利好。中国学生的应试优势在数据中尤为突出:College Board 2024 年报告显示,亚裔 SAT 平均分达 1228 分(同比增长 9 分),中国学生数学平均分更是高达 780 分,远超全球平均 528 分。在标化成绩重新成为美国留学申请 “硬通货” 的背景下,学术能力扎实的中国学生得以通过清晰可量化的指标展示实力,获得更多名校关注。
但需警惕的是,“高分稳录” 的时代早已过去。2023 年一位 SAT 1590 分(数学满分)、GPA 4.65 的华裔学生被麻省理工、哈佛等六所名校拒绝;另一位 SAT 1590 分、GPA 3.97 的华裔少年遭遇 16 所名校拒收;2025Fall 申请季中,一位选修 18 门 AP 且全满分、SAT 1580 分的学生,同样被哈佛、耶鲁等顶尖名校集体拒绝。这些案例证明,美国顶尖院校仍坚持 “整体审查(Holistic Review)”,标化高分只是基础门槛,而非录取保障。
对于 2026 申请季的美本申请者,留学规划需跳出 “唯分数论”:在保持优异 GPA 和标化成绩的同时,需重点打磨课外活动、科研竞赛、推荐信和个人文书等软性背景。顶尖名校青睐的是 “六边形战士”—— 不仅学术能力突出,更具备独特的个人特质、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
04 把握 26Fall 红利,精准规划是核心
26Fall 美国本科申请的标化回归,为中国学生提供了更公平的竞争舞台,但机遇与挑战并存。
作为专注美国留学规划的从业者,我们建议申请者:尽早明确目标院校的标化政策,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Test-Required 或 Test-Flexible 院校;合理分配时间,平衡标化备考与软性背景提升;借助专业的留学规划指导,精准匹配院校需求,避免盲目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