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圈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美本申请是玄学!”
好像还挺有道理!因为美本申请,从来不是一条容易的路。在这里,我们习以为常的“唯成绩论”不管用了,录取标准变得飘忽不定…
越是难以琢磨,就越让人好奇!
GPA、标化、文书、活动、竞赛、推荐信、AP……为了这些条件的重要性排序,大家也吵得不可开交,好像谁说得都有道理!
但是GPA的NO.1的地位应该没有人能质疑,甚至毫不夸张地说,高中成绩单是美国本科申请中最重要的材料,没有之一。
GPA:最重要指标
在美国大多数学校推行标化可选之后,高中成绩单自然而然成为了考量申请者学术能力和背景的重要材料。
耶鲁大学
就在官网的招生说明中点明了GPA的重要性:可以肯定地说,在学校的表现比考试更重要。
加州大学系统
在13项审核标准中,有7项(第1、2、3、5、6、7、9项)直接涉及校内选课与GPA,凸显了学术成绩的重要性;而第8项则是对校内选课延伸出的学术表现的考量。
另外2项(第10、11项)则聚焦于学术之外的特殊才能或成就,展现了UC对申请者多元能力的认可。
由此可见,UC对申请者的学术能力极为看重,GPA的高低以及所选课程的难度都直接反映了申请者的学术实力。在没有推荐信作为参考的情况下,GPA及学术能力更显得尤为关键。
我们知道美国大学非常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是必须要考量的前提因素!
GPA是美国高校能判断申请者是否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潜在的科研学术能力的基础,是申请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的量化指标。
如果申请人的GPA在85以下,那就很难申请前50的学校;GPA在80以下,基本上也就告别了Top100的学校。
但是低GPA真的就连美国大学的门槛都摸不到吗?
其实还是有补救的办法的。
首先可以去教务处开成绩证明,如果申请人的年级排名很高,但却因为学校的评分标准非常严格而导致GPA低,这种办法也能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第二种方法,就是提供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比如疾病或由于参加志愿者活动或公益项目导致成绩下滑。
如果确实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的低GPA,就要想办法补救!
SAT、ACT、托福/雅思成绩也能直观的体现出你的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出众的课外活动和领导力也是很有说服力的条件。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美本申请的其他条件了,GPA虽然是美本申请中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如果其他方面太拉垮,也基本上和offer无缘了!
语言和标化成绩
语言成绩就不用多说了,学校对于本科申请人的托福/雅思要求甚至比研究生申请还要高!
标化成绩也是我们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了!虽然很多学校在推行标化可选,但是一份高分标化成绩单是名校申请人的必备材料!
而且截止今天不少学校开始恢复SAT/ACT要求,比如哈佛、耶鲁、布朗、加州理工等。至于为什么转变标化政策,各高校说法大致相似。
比如哈佛大学表示SAT和ACT考试更能预测申请者的学术能力;加州理工学院认为是大势所趋,即便大学不要求标化成绩,但每年仍有越来越多的申请者完成标准化考试,最近申请的新生中有超过 95% 的人参加了标化考试,所以大学索性就恢复标化成绩了。
其实,通过近两年数据可以发现,即使是Test-Optional,名校录取学生的SAT中位数大多在1450-1550之间。
意味着如果想要申请Top20的名校,那么你的SAT的成绩考1500分以上,这个门槛才算刚刚合格…
除非你要申请的学校学校实行Test-Blind,否则还是老老实实的考高分标化吧!
软实力
现在拥有高分标化的学生越来越多,成绩之类的硬件条件一路水涨船高,但是学校的录取人数仍然有限,所以大家开始在软实力这条赛道上大作文章!
如果你仔细留意一下美国大学官网,就会发现不少TOP大学都在组团更新了其“录取法则”,公开写明要考察申请学生的软实力。
比如说,宾夕法尼亚大学有近三分之一被录取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有学术研究的经历,许多学生已经获得了国家或国际荣誉。
普林斯顿大学建议申请人将自己的兴趣、特殊技能、课外活动展示给招生官。这里的学生大多数都有很强的学术能力,他们将精力投入到课堂之外的重要方面。
耶鲁大学则希望申请人是出于热爱的目的进行课外活动,对自己花时间做的事情表现出深深的投入和真诚的感激,而不是出于“申请”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