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大学类型
按照学校资金来源有两种类型
1. 私立大学
私立大学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校友捐赠和由捐赠组成基金的投资回报。大部分排名靠前的一流学校都是私立学校,比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与公立大学相比,私立大学更注重小班教学,但是专业设置通常没有公立大学全面。
2. 公立大学
公立大学的经费来源主要来自政府的拨款。知名的公立大学有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和加州大学等。与私立学校相比,公立学校学生人数数更多,学科设置也更全面。公立大学通常不会为国际学生提供奖学金。
按照学校办学类型有三种类型
1. 综合性大学
综合性大学又称“University”,通常规模比较庞大,学院设置全面,并提供多种学位,包括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综合性大学可以是私立大学或公立大学。在学术上,综合性大学注重培养学生为具体的专业人才。例如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和纽约大学都是知名的综合性大学。
2. 文理学院
大部分的文理学院提供四年制的本科教育,学校规模比较小。文理学院大都是私立学校。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文理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旨在培养能力全面的领导型人才。威廉姆斯学院、阿莫斯特学院和鲍登学院等都是著名的文理学院。
3. 社区大学
美国的所谓社区大学(Community College)大多是公立学校。这是亚洲国家所没有的一种教育系统,提供二年大学一般课程教育,学校会颁发副学士学位(Associate Degree),毕业可转到四年制大学或学院继续念书,许多学分都是大学承认的。社区大学是进入大学的一个跳板,而且它对英文和学科的需求不像大学或学院严格。社区大学同时提供专业技术和职业训练课程,学费相对便宜,比大学或学院少很多。大多数社区学院提供三种类型的课程:语言培训ESL课程、学士转学课程、生计教育(即职业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圣马特奥社区学院(College of San Mateo)、圣莫妮卡学院(Santa Monica College)、岱伯洛谷学院(Diablo Valley College)、圣芭芭拉城市学院(Santa Barbara City College)等都是著名的社区大学。
美国大学本科开学时间
1. 秋季入学
秋季入学的时间通常在每年的8月至9月,秋季是学校主要的的招生季,招生人数最多,招生专业也最全面。秋季入学的准备时间比较充分,招生从上一年的10月份一直持续到次年4月份。
2. 春季入学
春季入学的时间通常在每年的1月至3月,春季入学实际是学校对秋季招生的一个补充。春季入学招生人数少,开设专业也不全面,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春季入学。春季入学通常于上一年8月份开放网申系统,并一直持续到12月份,个别学校的春季招生截止日期在次年1月。
二、如何挑选美国大学
在挑选美国大学之前,大家可以主要考虑两个问题:
1. 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学校?
2. 什么学校看得上你?也就是说你申请这个学校会通过吗?
Step 1: 搜索相关数据
搜索数据很关键,那么在搜索的时候需要搜索哪些数据呢?
1. 学校综合排名
以大学部来说,学校的综合排名很重要,它和学校的知名度、声望、校友资源、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以及研究经费等重要指标成正相关。目前有很多不同的排名资料,如 USNews,QS, ARWU,THE,普林斯顿,福布斯等等。各家排名的侧重点不同,排名只是一个参考,不能作为你定校的唯一标准。
2.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意味着气候环境、生活费用、便利程度、打工及就业机会。所以建议同学们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的话,在寒暑假的时候,前往自己想申请的大学看看,毕竟学校环境可以影响未来大学四年的生活与心情。地理环境的考量第一个是温度气候,美国北方城市冬天出门需要铲雪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第二个则是地理位置,学校所在的地区是市中心、郊区,还是道路两旁只有玉米田的乡下。地理环境相关考量:
- 生活便利程度:不要以为美国 = 纽约。如果去大农村上学,没有车不能买菜,看电影吃饭可能要开车40分钟。学校的地理环境也会影响未来四年学习之余的社交方式和业余安排。
- 生活成本不同:纽约的生活成本可能是德州的两三倍。
- 实习机会:如果学商科而且想边上课边实习,那大城市的机会肯定更多一些。
3. 学费和助学金
研究一下读你心仪的大学的经费,包括奖学金、助学金、贷款等。
4. 学校规模
拥有几万名学生的综合性大学 (University) 和1,000人的人文学院 (Liberal Arts) 肯定不同。
综合性大学 | 文理学院 |
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是专业设置全面,尤其是部分文理学院可能没有的商科、工科等实用类专业,学生多圈子更大机会多,校友人脉广方便就业,有自己的研究生院。 | 大多数文理学院的优势是有个关系紧密 (close-knit) 的小区,班级规模小,师生更亲密,学生有更多机会和教授课后聊天交流,可以选修大量跨专业课程,通过多说多写锻炼思辨能力,老师会逐字逐句帮忙修改文章等等。 |
文理学院大多没有硕士、博士群体,但是这也是文理学院的优点,因为教授可能直接找本科生加入研究团队,本科生有更多机会。
5. 专业设置
该学校的核心课程怎么样?有core和没core区别还是很大的。仔细看看学校的core的要求, core重不重? core里面的课程你喜不喜欢?喜欢自由选课的人可能不太愿意被core束缚。能不能学好?毕竟gpa还是比较重要的。
6. 录取条件
各项考试的最低分数自己是否达到。英语不过关又想出国的学生就要瞄准「双录取」学校,通过语言项目免托福入学本科。
7. 往年申请录取率
Top 10的学校,录取率大约是15~20%,Top 30增大到30~35%(LAC的女校是特殊案例)。这些分界线并不明显,但是有迹可循,搭配上自己的考试成绩, 大概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程度应该配什么学校。
Step 2: 实地访校或向校友等人直接了解
如果有条件,最好直接去学校实地参访,才能获得网络上找不到的主观感受。大多数学校网站上都可以注册校园导览 (guided campus tour) 和说明会 (info session)。
- 校园导览 (guided campus tour) :由在校学生带领大家参观校园,可以看到图书馆、餐厅、甚至宿舍内部的样子,还可以问学生导游当初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
- 说明会 (info session):由招生官主持。可以直接和招生官交流,他们也会告知学校最新的招生政策。
如果以上两项都没有机会参加怎么办?
那最好能找到校友聊聊。这一步可以是申请初期做,也可能是最后录取 Offer 太多,拿不定主意时可参考做决定。另外还可以和校友聊聊校友去向和就业情况。
要弄清这个比较困难,但如果得到一些信息的话有很大帮助,在未来实习和就业时,校友推荐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可以参考学校吸引的recruitment 工作的情况。
其实还跟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一般哪些公司会到学校招人?都涉及哪些专业?想做ib的学校和投行联系紧不紧密?实习的机会多不多?联系上面地理位置的问题,实习方不方便?
Step 3: 考分、特长、兴趣、偏好
美国大学申请关键字 | ||
考量方向 | 决定关键 | 特色说明 |
考分和特长 | 说明申请者的竞争力 | 考试成绩如何?特长优势是什么?参加过什么活动?拿过什么奖项?竞争力反映了申请者更容易进入什么排名区间的大学,也就是后面要说的主申学校 (match schools)。 |
兴趣和偏好 | 决定申请者更喜欢哪类学校 | 在了解学校消息时,其实申请者心里已经有答案了。比如,「我」喜欢热闹、喜欢每天认识一群新朋友……那就是更喜欢大城市里的综合性大学。 |
申请美国学校总原则:很多人都知道,即使申请者很优秀,只申请 Top 5 的学校也有一定风险。选校要划分以下三个档次,合理选择不同排名档次的学校,这样可以增加成功录取的机率。【三梯队】:
- 冲刺学校 (reach schools)
- 主申学校 (match schools)
- 保底学校 (safety schools)
三、美国留学申请要参加的考试
申请美国大学,一般要通过语言考试和标准化考试。具体是什么,继续往下阅读。
1. 语言考试
按接受广泛程度排名,可以用来申请的英语考试为:
- 托福(TOEFL)
- 雅思(IELTS)
- PTE (Person Test of English)
所有美国大学都接受托福,绝大部分学校接受雅思,少部分学校接受PTE。
托福考试(TOEFL)是由美国教育测验服务机构举办的英语水平测试。托福考试是北美地区最广泛也最受重视的英语语言考试,受到美国教育机构的普遍认可。托福考试成绩的有效期为两年。考试由阅读、听力、口语、写作四项组成。每项满分30分,总计120分。
雅思考试(IELTS)是由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英国文化协会和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共同举办的英语标准化水平测试。 雅思考试的成绩的有效期为两年。考试由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四项组成。每项满分9分,各项平均后为总成绩。
Q1:我英语很好,能免考 (waive) 托福吗?
答一:SAT reading 有670+,部分学校(如康奈尔)可以免托福。
答二:在英语国家(英美加澳等,国内的国际学校不算)学习了四年(有些学校只要一年),部分学校可以免托福。
答三:英语不够好,申请某校大学的双录取项目,那也不用考托福。
Q2. 多少分够用?
学校越好,要求越高。每个学校官方说法不同,比如哈佛说没有最低分数要求;康奈尔说建议学生考到托福100,雅思7.0以上;耶鲁则直接设了最低门槛托福100,雅思7.0,PTE 70。排名较后的学校(这里拿 University of New Haven 举例)的分数要求会降低到托福75,雅思6.0,PTE 50左右。
小贴士:大家不要被常春藤学校的三位数吓到,大部分学校 (如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的托福最低要求是80分。
2. 标化考试
SAT考试(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是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举办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考试是美国大学重要的评估材料之一。SAT考试成绩的有效期为两年。2016年,SAT考试进行改革,总分由2400分改为1600分。新SAT考试由阅读和数学两个必考项目,和文法和写作两个选考项目组成。
SAT Subject Test,又称SAT II或SAT学科测试,用来向申请学校展示申请者在某个特定学科上的学术能力。SAT Subject Test每门满分800分,包括数学、语言、英语、历史、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五大类。
ACT考试(American College Testing),是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大学的入学水平能力测试之一,与SAT可以互相替代。ACT考试由英语、数学、阅读和推理四项组成。ACT总分为36分。
AP (Advanced Placement),是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举办的美国大学预修课程考试。AP考试成绩不仅是美国大学录取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入学后也可以转换相应课程的学分。AP考试包括22个门类,及37个学科。每门科目总分为5分。
SAT 和 ACT 比较 | ||
考试种类 | SAT | ACT |
优势 | 1. 学界认为新版 SAT 测试更可靠,能更好地预测学生大学的表现2. 和 Common Core 美国课程标准更匹配,即直接考察美国学生课内学习内容3. 不考生僻词汇 | 1. 有大量真题、仿真题供参考2. 各类备考数据充足3. 考试数据公开,出分及时 |
劣势 | 1. 备考数据较少2. 各个部分的阅读量都加大(包括数学),对中港台学生来说压力更大 | 1. 科学部分难度大2. 题量大,时间有限3. 相对于 SAT 时间更紧张(同等时间内要回答更多题)4. 阅读速度慢的学生会来不及完成 |
Q:多少分够用?
答案永远是越多越好。但是 SAT/ACT 不像托福,学校一般不会设置最低分,但有些学校也会注明 ACT 单项不能低于19(就是低于19可能会被秒拒)。
Q:考到多少分算有竞争力?
可查学校官网数据。大部分学校会公布前几届录取学生的平均 SAT/ACT 分数区间 (25 percentile – 75 percentile)。比如 NYU 的 SAT 平均区间是 1320-1410, ACT 是 28-32。如果不想一个个查,也可以看看下面两个网站综合的消息,看看各个大学 SAT/ACT 平均多少。
Q:我只对旧版 SAT 有概念,新版分数怎么换算?
- 满分:旧版 2400 ; 新版 1600
- 全国平均分:旧版 1260 ;新版 1000
- 较有竞争力:旧版 1800 ;新版 1200
Q:SAT 和 ACT 选哪个考?
根据上方表格可以看出,两者考试各有千秋。如果开始复习应考了就不要犹豫去改了。如果还没有选定,建议先做两份样题,感受一下自己更适应哪种节奏感和出题风格。选一个相对于自己较轻松的即可!
四、美国大学申请系统
美国本科申请系统目前是 Common Application 一家独大。2016年新上线的 Coalition for Access, Affordability and Success (CAAS) 未来是否能与之两分天下仍须拭目以待,但近年应该还是 Common Application 占主导。
1. Common Application 能申请哪些学校?
大部分同学申请美国大学都会用到Common Application 通用申请系统,因为它囊括了包括各大常春藤大学(除了MIT)等800多所学校。
2. 哪些热门学校不能用 Common Application 申请?
-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
- Georgetown University
- MIT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3. CAAS 是什么?
CAAS 的全称为 Coalition for Access, Affordability and Success,是2016年四月上线的新型大学申请系统,已经获得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近140所美国大学联署认可。CAAS 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取代现行的 Common Application 的大学申请系统。申请者能用 CAAS 申请到近140所学校。
五、美国大学申请所需材料
美国大学申请所需材料大概为下面五项:
1. 申请表
2. 成绩单
3. 文书 Essay
4. 推荐信
5. 作品集&视频数据(艺术类专业)
下面一一为大家解读。
1. 申请表
申请表需要填写很多个人信息,家庭信息……申请者也有机会填写自己的课外活动、奖项成就和中学期间选修的高端课程,比如荣誉课程 (Honor)、大学预修课程 (Advanced Placement, AP) 和国际预科证书课程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IB) 等等。
2. 成绩单
申请时要邮寄初三至高三的中英文成绩单 (美国高中是 Grade 9-12,对应中港台的初三到高三,所以初三成绩也需要)。招生官除了看成绩单上的那个数字 (申请者的 GPA/绩点),还会观察申请者的选课难度如何。如果申请者选修了「荣誉课程」、「大学先修课程」或「国际预科证书课程」,而且学得不错,会给申请大大加分。
- 荣誉课程 (Honor Program)
荣誉课程是每个学校自己开设的提高班,教得快学得难。所以GPA满分会超过4.0,根据课程难度,满分一般是4.25-4.5。所以学霸们可以用 Honor 来刷绩点。
- 大学预修课程 (Advanced Placement)
大学预修课程 Advanced placement 是 College Board 主持的考试,60%的美国中学都开设 AP 课程。难度相当于美国大学的基础课程,如果 AP 课程考试成绩好,有可能直接换取大学学分,省钱利器。
一般来说,高三再参加 AP 考试对于申请已经没有影响了,因为等 AP 出分时,申请早就截止了。关键还是把课上好,刷绩点!
- IB 课程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
国际预科证书课程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简称 IB 课程) 是专门为外交使节子女及全世界优秀中学生统一设计的两年制大学先修课程(相当于高中11和12年级),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所有 IB 文凭项目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六个学科组中每组选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其中至少三门是高等级。
Q:选修这些课程的好处是什么?
1. 刷绩点。因为这些课程难度高,所以满分不止 4.0。如果这些课程表现优异,拿到 4.3 就能提高整体 GPA。无怪乎有些同学的 GPA 会有 4.1、4.2 这么疯狂。
2. 证明学习能力。这些课程都是大学难度水平。研究已经表明学生的 SAT 分数和大学成绩相关性不强,但是 AP/IB/Honor 课程的表现和大学成绩非常相关。所以招生官也越来越重视申请人在高中时是否选修了这些高难度课程。
3. 证明勇于挑战。如果你在这些课程中得了一门 A 一门 B+,也好过两门得 A 的普通课程。如果学校明明开设了 AP 课程,自己却一门也不选,顶尖大学的招生官会怀疑你不敢挑战自我,不够优秀。
3. 文书 Essay
文书题目分为「核心文书」和「补充文书」。如果用 Common Application 申请,需要写一篇核心文书。这篇文章系统会直接统一提交给各个学校,所以申请者给每个学校看到的核心文书是一样 。你还要回答各个学校的补充文书,篇数篇幅取决于学校,所以申得多写得也多。
Q1: 文书对于整体申请材料起到什么作用?
文书是学生唯一个展现自己鲜活形象的途径。GPA、考试成绩、甚至简历都只是塑造了一个平面的形象。唯有文书能给招生官呈现一个 3D 立体、与众不同的人。
文书里能展现、解释说明其他申请数据里无法交代清楚的事情。比如你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有一学期 GPA 不高,可以在文书里自然给出解释。(注:虽然文书是解释的机会,但不要处处找借口)
文书帮助把零散的申请数据拼成一幅完整的拼图,展现了一个完整的申请人。
Q2: 招生官读文书时会关注哪些点?
- 你写的内容、故事
- 对知识的好奇心、俏皮的口吻、幽默感
- 特殊才能和优秀质量
- 准确客观的自我评估
- 学生自己的声音:想取得什么成就,如何利用学校的资源达到目标、和学校如何契合
- 思考的深度
- 17岁学生的真实口吻
- 学生的写作能力,比 SAT 写作更能体现真实的写作水平
- 检查材料是否前后一致,有没有造假(文书语言华丽,托福写作却只有20,会引起招生官的怀疑;如果你文书里说父母是农民工,而其他地方显示你家境优渥,也会打脸)
Q3: 写文书时应该遵守的原则有哪些?
1. 准确 Correctness:用词准确,时态、拼写和标点没有错误。这一标准用来评判学生是否具备基本英文写作能力。
2. 有料 Content:检查文章是否围绕学生自身来写,是否真实,是否展现学生个性、才能以及思想深度,能否引起反思。
3. 清晰 Clarity:文章简洁,观点清晰明确;运用恰当的措辞、词汇、语法以及多样精致的句式结构,这是即将步入大学的高中生应该必备的。
4. 新颖 Creativity:能否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主题表达是否新颖?
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写文章时没有所谓完美的题材。招生官喜欢看不同主题和题材的文章,只要这篇文章是真实可信的,同时也表达出学生真正的想法,并且还符合上面提到的4C原则就是合格的题材。最不喜欢的可能就是一些通稿,以及通篇在讲述一个“跑题”故事。
Q4: 哪里能找到优秀的申请文范例?
很多同学都在买什么文书大全,但其实没多大的必要,你可以直接看美国大学官网列出的优秀申请文,还有招生官亲自点评岂不是更好!
4. 推荐信
基本上美国每一个大学申请都需要申请者提交至少两封(一份来自任课老师,一份来自高中辅导员 (School Counselor)),普遍为三封的推荐信。推荐信对于录取委员会的招生官来说,尤其是来自教学方面的推荐信,可以有效地向他们提供申请者在学术方面成绩的全面报告,并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对申请人的资质、个性还有工作经历等方面有一个具体客观的了解。同时,推荐信也可以为学生的个人陈述提供认证和补充。一封积极且有说服力的推荐信可以弥补其他材料中可能暴露出的弱点,并为整个申请锦上添花。
Q1:推荐信要找谁写?
招生官信息分享会指出,一些比较看重学术能力的学校更希望学生能找到主科老师(最好是选修高难度课程的任课老师)写推荐信。
举例:比如你体育是 A,英语普通班是 A,数学 Honor 课程是 B+,不要唯分数论,应该找数学老师写推荐信,因为在那门课上你付出更多努力,老师见证了你的成长。
Q2:是否要放弃查看权利?
必须选择是!如果你选了不放弃查看权利,暗示了老师会因为顾及你的颜面不会有话直说,那么推荐信的可信度就大大降低了。
5. 作品集&视频数据(艺术类专业)
特殊专业的申请,比如建筑、绘画、设计、话剧等表演类和艺术类专业可能需要提交艺术作品集或者视频数据作为申请材料的一部分。
六、美国大学申请方式与截止时间
本科录取和硕博不同,有四种方式。下面具体解释 ED,EA和RD的区别。
美国大学申请与放榜时间 | ||
录取种类 | 截止时间 | 放榜时间 |
提早决定 (ED, Early Decision) | 11月1日(有些学校是11月15日) | 12月15日 |
提早行动 (EA, Early Action) | 11月1日(有些学校是11月15日) | 12月15日 |
常规申请 (RD, Regular Decision) | 12月或者1月 | 3月底或4月1日 |
滚动录取 (RA, Rolling Admission) | 没有截止时间 | 陆续放榜 |
1. 提早决定 (ED, Early Decision)
通常于11月份开放申请,并于12月份发放录取结果。以这种方式申请的申请者只能选择一所“ED”学校,并签署协议(Early Decision Agreement),即录取后,申请者要遵守协议并接受录取。特殊情况下,比如“ED”学校没有满足申请者助学金(Financial Aid)的要求,并且在该助学金是合乎申请者家庭需要(Considered Adequate By the Family)的情况下,申请者可以选择其它学校。
Early Decision II
又称“ED II”,部分学校提供Early Decision II,即申请其它学校的“ED”被拒绝后,还可以申请提供此项目的院校。大部分的“ED II”的申请截止日期在1月1日,并于2中旬发放录取结果。
指具有约束力的提前录取。如果你申请了某所大学的 ED,一旦被录取,申请人必须进入这所学校。如果没有被录取,会被直接拒绝或者延迟到 RD 再做决定。ED 通常会增加录取的机率,但这样的学校只能申请一所。建议 ED 录取后撤销已经申请好的 RD 的学校,否则会影响其他学生被录取的机会。
2. 提早行动 (EA, Early Action)
通常于11月份开放申请,申请结果通常在次年1月或2月发放。与Early Decision相比,“EA”不需要签署绑定协议,并且允许申请者申请多所学校。提供该申请方式的学校有布兰迪斯大学、纽约大学、东北大学、波士顿大学等。
Restrictive Early Action/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
又称“REA/SEA”,或“受限制提前行动”,不同于“EA”,“REA/SEA”与“ED”更相似,并有绑定协议。申请者以这种方式申请,不能申请其它学校的“ED”和“EA”,并且录取后必须入学就读。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提供该申请方式。
3. 常规录取 (RD, Regular Decision)
常规申请,又称Regular Decision(RD)是最常见的申请类别。最常见的申请截止日期在1月1日和1月15日。也有部分学校的申请截止日期在2月,3月或4月。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校包括UC系统各分校, 华盛顿大学和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的申请截止日期在11月30日或12月1日。
Q1:希望拿到奖学金或助学金的学生最好采用哪种申请方式?
如果希望拿到奖学金或助学金的学生,建议采取 RD 申请。因为大部分学校明确说明国际学生不能在 ED 申请阶段向学校申请助学金。更多的学校在 RD 申请阶段才提供助学金。
Q2:我是否要选择 EA / ED?
EA 和 ED 不影响 RD,所以如果申请者在11月1日前已经准备好了,不妨尝试一下 EA 或 ED。通常来说,ED, REA 或者 SEA 都代表该学校是你的真爱,而且对招生官来说,Early 阶段也是发 Offer 抢占优质生源的时机,所以 ED/EA 的录取率比 RD 更高。比如,哈佛大学2018年的 RD录取率只有 3.5%,而 REA 的录取率达到 21.1%。
4. 时间安排
如果要申请 EA / ED,那么在高三 (12 年级) 上学期11月1日之前就要全部递交完毕。理想情况是在8月份之前完成比如 TOEFL 和 SAT 等各项考试,然后抓紧剩余时间用于学校的选择、材料准备、申请过程等其他更重要的申请环节。 当然,规划永远不嫌早。如果申请者能提前思考自己的目标学校,为之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背景,肯定会安排得更好,收获更理想的结果。
七、美国大学面试
面试是大学申请中的一个步骤。某些学校为了从更多层面了解申请者,会直接邀请学生参加面试或建议学生参加由第三方组织的面试。而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面试并不是强制要求的,没有得到面试机会也并不会对申请结果产生负面影响。面试的种类分为Admissions Office Interview 招生官面试 、Alumni Interview 校友面试、Third-Party Interview 第三方面试。
1. Admissions Office Interview 招生官面试
最传统意义上的美国大学面试。从功能上说,属于Evaluative型的。招生官面试又包括校园面试和校外面试。一般招生官面试的时间不会太长,30分钟左右。校园面试一般只开放给当年准备申请该学校的高三/准高三学生,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6月到11月,需要学生在学校官网上进行注册和预约。或者直接发信或致电招生办预约面试。此外,还可以选择发邮件进行预约。
此类面试是学校鼓励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行预约的,面试形式是校园面试或者网络面试。学校希望更多的了解申请者。由于面试机会有限,学校可能无法满足每个提出面试申请者的要求,因此,如果打算参加这类面试,需要尽早提交申请材料,如果没有面试也并不会对申请造成不利。
而有些学校会给某些学生发面试邀请,具体选择标准不详。没有收到面试通知并不意味着不会录取,学校不接受学生主动预约面试。
如果收到此类面试邀请,强烈建议学生参加面试。如果有特殊原因无法参加面试,需要向学校说明,否则可能会对申请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因为学校方面的原因未能成功完成面试,比如,学校面试官未能按照预约时间进行面试,则不会对申请造成任何不利。
2. Alumni Interview 校友面试
校友面试是大多数学校选择的面试方式,尤其适用于在美国之外的申请者。因为招生办人手有限,大学通常会委托在世界各地的校友们来对申请者进行面试。校友面试时间会比较长,大约 1 小时,面试地点比较随意。校友面试的预约方式跟招生官面试相似,也有在学校官网上预约和发邮件预约两种。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校的校友面试是在递交了申请材料之后才会发放,如杜克、布朗、范德堡。但是随着校友面试的名额越来越紧张,有的学校对申请递交的时间和方式提出了要求,比方说莱斯大学要求学生必须在12月11日之前递交常规申请,才能预约校友面试,布朗大学近年已经不再RD阶段面试中国申请者。所以关于面试预约的时间和方式,同学们最好多多关注官网上的说明,特别是在申请季期间,面试政策有可能会变动。校友面试一般是informative+evaluative,即学校既通过校友面试官将学校的信息提供给申请者,又经由校友面试官的问题去更了解申请者,从而与学校的要求进行匹配。
因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绝大多数提供校友面试的学校都声称校友面试是Optional,以及无法参加或拒绝参加并不会影响申请结果,还是建议学生,尤其是申请前二十学校的顶尖学生(综合素质都不错,标化成绩也差不多)积极参加校友面试。因为一篇优秀的校友面试报告,会对招生官在录取有点犹豫的时候会起到很正面的效果。
3. Third-Party Interview 第三方面试
由于招生官面试和校友面试辐射到的学生范围和数量并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申请者,所以有些学校会推荐学生参加第三方机构举办的面试。第三方面试的权威性和公平性也是被官方认可的。比较常见的第三方面试机构有InitialView和Vericant。两者都是通过将面试录制成视频后,将视频发给学生查看,之后在学生授权的情况下,由机构直接发给学生要求的多所大学。所以,第三方机构面试如果效果不理想,是可以重复进行的,并不会发生面试结果未经授权传送给大学的情况。我们建议早申请的在八月或九月完成面试,尽量不要放到十月,RD申请者则需要在2月1号前完成并提交。因为有的学校,如佐治亚理工学院,要求学生在十一月初之前递交面试结果。而十月份有一场关键的SAT考试,还是大部分学校早申请截止的时间,如果还要安排第三方面试,对于申请者来说就过于紧张了。第三方面试的结果如果不是很理想, 可以选择不递交。
八、美国大学申请财力证明以及助学金
国际学生需要向申请学校提交财产证明来证明自己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支付在美国生活和学习的费用。 财产证明金额通常需要能够支付留学生一年所需的全部费用。财产证明是录取后学校签发I-20的重要材料。部分学校会也会要求申请者在申请过程中提供该证明。
个别学校会要求存款证明能够支付至少两年甚至四年全部学习费用,比如伦斯勒理工学院,卫斯理大学和圣母大学。
但是很少有学校在申请之初就要求提供财力证明。一般在学生接受录取通知后学校才会要求你寄一份资金证明,在收到财产证明之后学校才会发放 I20 等表格。
几个关于财力证明的知识点:
1. 学校要求资金证明其实还是供签证使用的,来保证你在美国保持合法身份。
2. 财力证明最常见方式是冻结存款。
3. 通常完成学业的学费加上生活费 (5-20万) 就足够了。
财力证明可使用的文档:
- 银行财力证明 (Bank Account Statements)
- 贷款信件 (Loan Approval Letter)
- 奖学金信件 (Scholarship Letters)
- 财力赞助宣誓书 (Affidavit of Support/ Sponsorship)
- 银行存款信件 (Bank Letters)
- 贷款能力证明书 (Loan Capability Certificate)
申请之初会涉及的财力问题,就是申请表会问你是否需要助学金 (Financial Aid),只需要回答 Yes/No 即可,一般还不需要开具财力证明。
Q1:没钱会不会影响录取结果?
美国大学录取分两种:Need-aware 和 Need-blind。
- Need-aware: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不需要助学金的学生
- Need-blind:完全不考虑学生的经济能力,只根据申请人的优秀程度决定是否录取,一旦录取学校会保证贫困学生得到足够的经济补助。
如今,对国际学生 Need-blind 的大学越来越少了,提醒大家千万别自作聪明故意装穷,给 Need-aware 的学校一个拒绝你的理由。
九、关于费用
经济基础很重要的。能出很多FC 甚至自费的同学能有很大优势,上可冲牛校下可用公立大U保底。但仍然有些家庭可能是勉勉强强能够自费的,这时候还是需要仔细研究各个学校的费用, 一年多个几千刀,有时候还是有差别的。要很多FA 的同学则得更加小心谨慎,仔细研究哪些学校给钱比较丰厚,竞争也不是很激烈(虽然通常二者不可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