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上大学读什么专业,基本上是学生高考完填志愿的时候就要确定的事情。
有实力且幸运的同学,能被梦校和自己心仪的专业所录取。
而部分同学若是没估好分,即便进了梦校也可能因为自身分数够不到专业分数线,接受调剂,读了一个冷门专业。
这可是多少大学生过来人的悔恨啊:专业没选好,毕业工作不好找!
选专业
美国大学里的专业选择,通常不急于在入学前就确定,这看起来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试错机会和可能性。
美国本科体系里,包含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这点跟国内大学是一样的。
而稍有不同的是,学生大一大二的时候可以先不选专业,可以修读通识课程以及不同专业的入门课程,如果自己对课程感兴趣,成绩也不错,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也契合,那么可以在大二大三的时候确定专业,或者转换专业。
例如,A同学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还是未确定专业的状态,选了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同时也选了经济学的入门课程,学下来,A同学发现自己对计算机方面更感兴趣,那么下学期可以继续选择相关的课程。确定专业后,之前修读的课程也会计算在专业课或者通识课的学分里。
有少部分同学在确定专业后,读了一段时间,可能发现仍然不合适,想要转专业,美国大学里申请转专业也较为方便。跟自己的学术顾问约个时间,沟通好,填写转专业申请即可。
在国内大学如果想转专业的话,要做到本专业绩点前5%,有的还需要接受转专业考试,能跟上想转的专业的课程进度,学院才同意转入。同学们都抱怨说:“这不是本专业学不好才想着转专业嘛,如果我本专业能考到5%,我还换来干嘛?”
辅修、双专业、双学位
对于相当一部分留学生来说,在美国读本科只选一门专业,快则2年半或者3年即可修读完学分,这个时候,大部分同学会选择额外修读一个专业。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的同学会选择辅修,有的会选择双专业,更有的会选择双学位。
辅修:相比于完整修读完一个专业(基本上是四年120学分),辅修在学分上的要求相对较低,通常会打个半折,只需要修读完60个学分即可。
双专业:同时修读两个专业,两个专业所授予的是同一个学士学位。例如:A同学修读的两个专业都是属于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或者两个专业都是文学学士(Bachelor of Arts)。
双学位:区别于双专业的一点是,学生修读的两个专业属于不同的学士学位。例如,A同学修读的一个专业是计算机科学,拿到的理学学士,另一个专业是心理学,拿到的文学学士。
*专业具体所属是理学还是文学学士学位,要以学校设置为准。
理想情况下,不管是选择辅修、双专业还是双学位的同学,可以四年或者四年半本科毕业,毕竟课程选择上多少会有重合。这里就涉及到了选课的重要性。
选 课
当然,不管专业是否确定,选课都是一门技巧。
对于国际学生来说,学分昂贵,选的课如若都能满足未来专业的学分要求当然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了,尤其是对于意向转专业的学生,都想着能不浪费之前修读的学分。
选课,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满足毕业要求这一点,还要结合多方面的考量。
常见的选课考量因素有:
1. 开设学期
要选的这个课程是否在紧接下来的学期开放,不开的话有无其他备选
2. 课程难度
这节课的难度是否在我能力范围内,是否对绩点有重大影响
3. 授课老师
上这个课的讲师/教授的教学水平如何,作业考试给分如何
4. 就业匹配
这个课程学到的内容是否能用于我后期的求职,丰富我的简历
5. 能否选上
课程是否优先开放给高年级学生选,是否是热门课程,我能否抢到
以上的5个因素,也仅是选课时候要考虑的较为基本的因素。
如果是有辅修、双专业或者双学位,还要考虑不同专业之间课程的重合度,所学的内容是否互补,对未来的研究生申请或者求职就业有无帮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