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申请最主要的几大标准就是GPA、标化考试成绩、学术竞赛获奖、课外活动,以及推荐信、文书和面试。新高一的学生如何准备这几个方面?
No.01校 内 成 绩
校内成绩-GPA对于申请来说非常重要。
在申请美本时,作为硬件条件的一部分,GPA发挥着比SAT/ACT/托福更有说服力的作用,GPA的高低决定了你所能申请的美国大学的层次。美国大学要考察学生高中四年的成绩(在中国就是初三到高三这四年),一般目标进入美国比较好的院校,比如美国前30的大学,GPA最好能在年级前20%。对于目标更高,想冲刺藤校或者前20的学生,GPA最好在年级前5%。
如果GPA在85以下,就很难申请到前50的学校,GPA在80以下,申前100的学校也有难度。还是以南外为例,一般能够进入美国前30学校的,高中三年的平均成绩最少要在90分以上,最好能达到92分,年级排名150以内;IB班的话,最好能有39以上;其他国际班当然是排名越靠前越好。校内成绩永远都是申请大学时最重要的参考之一。
GPA高,才有可能申请到好的学校,GPA差的话进入顶尖的院校的可能性几乎为0。这点过来人都非常清楚,特别是由于当下各大美国名校改变标化成绩的政策,弱化标化成绩的重要性以后,高中成绩自然变得更重要!高中阶段成绩不好让人觉得你是个不务正业的学生,哪怕你做了多少有影响力的课外活动都没有办法弥补,在招生官眼里,这绝对是一大缺陷。如果一名申请学生的高中学习成绩不好,那么首轮就可能会被美国大学的招生官给pass掉了,所以大家对此千万要重视! 高一的同学在进入高中以后,面对那么多门科目,首先应该快速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保证每一门课程的校内成绩,让自己的成绩单显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会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同时,同学们在高中期间的学习既不能过于偏向文科或理科,也不能只挑选那些容易取得高分的科目。
即便是那些想要学理工的学生,文科科目成绩也不能太差,反之亦然,因为美国大学希望录取的学生具备一定人文素养与基础科技知识,这在美国大学看来缺一不可。国际班的学生在能保证自己成绩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一些高阶课程,因为这些美国名校对申请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科目难度是有所偏好的。一定要从高一开始就非常关注自己的GPA平时成绩,注意高中的选课,高二、高三时也不能松懈,千万不能让GPA成为你申请时的硬伤。
No.02标 化 考 试
标化考试成绩也是美国大学申请材料中必不可少的指标,包括托福/雅思等语言成绩,以及SAT/ACT成绩。现在选择多国混申的家庭越来越多,如果申请英联邦国家,对于普高学生不光需要托福/雅思成绩,想要申请顶尖大学也需要SAT/ACT成绩。但是,考取理想的标准化成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从现在开始就应该着手准备。
首先是托福考试准备,通常来说,建议托福考到90-95分以后,再进入SAT/ACT的学习,这样效果会比较好。另外很多学生考虑在高二的暑假去美国上一个夏校或者参加一些科研类的项目,含金量比较高的美国夏校申请,托福至少是要100分,夏校的申请时间是在高二上学期,也就是说想要申请夏校的同学们要在高二上把托福考到100以上,如果没有这个分数,夏校或科研建议就不要考虑了。不能因为申请时的“加分项”而耽误了申请时的硬核指标,这样的规划是本末倒置的。
No.03课 外 活 动
美国名校寻找那些具有多样的经历、背景、兴趣和观点的学生,课外活动这部分是很重要的参照因素。
对于新高一学生的课外活动规划,首先是继续自己初中阶段的兴趣爱好,千万不要因为课业紧张就放弃,美国大学考察的是学生9-12年级的课外活动,有很多学生小时候弹钢琴学跳舞,拿了很多奖,结果高中阶段完全放弃掉了,这就很可惜,因为你初三以前获的奖美国大学是不考虑的。
其次,新高一的同学们进入高中以后,要多找机会去尝试不同的社交团体,广泛参加一些校内的社团和俱乐部。很多学校的社团招新都是新学期刚开始的这个月里举行,高一学生参加社团的好处第一是有机会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第二是能够认识高年级的学长,第三是展示课外活动的持续性,这些将会对你的申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高一一年的时间找到自己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等等方面真正的兴趣点,然后在高二阶段将其中1-2个活动进行深入的展开。
深入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学生在最后申请的时候,什么活动都有但是什么都没有做出成就来,这对于申请也是没有帮助的。美国大学注重的是学活的质量和深度,而不是活动的数量。我们往往看到学生在活动列表里列了一系列的活动,但是活动的内容很普通,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学生自己没有太多的体会和收获,那么这种活动在申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对于新高一的同学,我们的建议是,多尝试,多探索,先有广度,再有深度。
最后,在基础的这些校内活动之外,还要有意识打造自己的个性化标签。个性化的活动是区别于其他学生的亮点,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从最基础的开始,然后逐渐培养成为特长,再打造成具有个人特色的项目,所以最好从初三或高一就开始。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那么就要抓紧时间拓展多领域兴趣爱好,利用好学校和身边的资源,给自己一些机会去接触之前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并开始做一些基础性质的活动。很多家长可能会说,我的孩子似乎没有什么闪光点啊,他学习都很吃力,整天学习都怕校内考不好,还要准备托福,还哪有时间去搞什么课外活动呢?其实不是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些喜欢读书;有些喜欢漫画;有些酷爱玩网游/Cosplay/汉服/同人文/……只要引导得当,都会成为孩子的标签和闪光点。
No.04学 术 竞 赛
针对基础比较好,校内的成绩通常能够维持在年级前5%-15%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目标是进前30,甚至是冲刺前20和藤校,那么光靠参加一些所有同学都参加的活动和竞赛已经不足以让他们脱颖而出,比如我们都知道AMC数学竞赛。就算是拿到AMC前5%,进入到了AIME的阶段,但是只拿到个5分,获得一张完赛证明,那其实仍然不能证明这个学生具有突出和优异的数学能力,毕竟每年能拿到AMC前5%的学生还是不少的。诸如此类的还有像是加拿大欧几里得数学竞赛,地区性的英语能力竞赛等等,这些竞赛奖项由于获奖人数众多,在众多申请者中优势有限。
这就需要学生们尽早有所针对性的,有重点有深度的把1-2项竞赛和学术活动做到顶尖。因为很多国际学术竞赛一年只举办一次,像是HiMCM全美高中生数学建模大赛,它的比赛举办时间是在每年11月份,学生高三上学期正是申请最繁忙最紧要的阶段,并且由于比赛结果要到来年的1月底2月初才能出结果,那么也就有意味着就算你获奖,这个奖也无法对你的提前申请有帮助。因此参加这个比赛最好的时机是在高二上学期,那么高一的暑假就要开始准备,首先需要组队,其次参加高强度的学术培训课程。
由此可见,早规划和早确定课外活动与学术竞赛的方向是多么重要,因为任何一种含金量高的学术竞赛,都不可能仅仅通过短时间的培训就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我们所知道的含金量最高的各科目的奥林匹克国际竞赛,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和科学奖,ISEF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IYPT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等,之所以含金量高正是因为这些比赛需要长时间投入精力,需要学生对这些领域发自内心的热爱,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术能力。在这些大赛中,青少年们可以一起学习、交流,开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科技素质,更重要的,这是对孩子创新能力的一大强力佐证,帮助他们成为各大名校争相抢夺的对象。
No.05推荐信、文书和面试
对于新高一的学生来说,暂时还不需要考虑这些,但是要开始准备起来,怎么做准备呢?一是课堂好好表现,跟学科老师多交流,让他们对你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将来要请他们帮你写推荐信的时候,老师就有素材可写;其次文书在于积累,平时自己校内活动,课外活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带着记录下来,不然到了写文书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自己什么也想不起来;面试其实就是与人交流的能力,一方面你要有东西可讲,二是平时就要多跟不同人沟通交流,所以其实说到底,还是多参加一些活动,多给自己一些团队协作的机会,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No.06拓展自己的视野
美国大学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未来全球公民”,所以那些能被顶尖大学青睐的申请者并不仅仅只是在学术或工作上表现突出的人,而是开放,包容,关注周围的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能给周围带来改变,有冒险精神,能够激励他人的人。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把目光转向关注学生长期而真挚的付出以及对自身的反思上,关注学生对家庭、社区、乃至社会的参与和贡献。最近几年,我们也已经明显感受到美国各所大学在申请材料及文书要求上的变化与调整,大学对申请者的评估标准越来越多元与灵活。
1关心世界,关注社会以及身边的人和事。
那些被名校录取的学生,他们积极关注社区,进行可持续产品的开发设计;他们关注城市更新,呼吁文化保护与传承;他们关注社会公平,反对校园霸凌;他们关注全球变暖问题,义卖手工纪念品,筹款更换学校高耗能电灯等。因此,除了完成美本申请方面所需要的一系列学术、活动等方面的准备,同学们还要多关心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探讨“你可以做什么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等核心问题,探索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找到自己真正的热情所在。
2扩大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
建议从现在开始,平时就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浏览有趣的博客,多听听TED演讲、一席演讲等,去了解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不同行业、不同性格的人们的智慧,以此来拓展自己的视野,开阔自己的眼界。
3多了解自己的目标大学,理性选择大学。
最后最重要的是,家长和学生一定要多方面去了解美国大学,除了排名之外的各方面其他因素,找到跟自己的需求相match的学校,真正能让自己大学4年的努力和付出获得回报的学校,还要真实了解自己高中真实录取数据和情况。申请每年都在变化,现在获得各方面真实信息的渠道也比以前多了,大家应该变得更加理性,像过去那种赌博一样把前20的大学全部申请一遍,幻想自己可能中个彩票被某所学校录取这种观念,绝对不要再出现了。
在申请的道路上没有不劳而获。你付出多少,才会收获多少。如果已经决定了要读美国大学,那么早早地行动起来。设定好目标,利用好每一天做好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