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录取由谁决定?审核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就带您揭秘美国大学研究生录取鲜为人知的过程。
一、录取委员会制度
很多准备申请美国留学的同学和家长们,都很好奇,在申请过程中,录取委员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机构,是怎么工作,并给出录取的?
大部分美国大学研究生录取审核采用录取委员会制度(Graduate Admission Committee)。录取委员会通常是由学校院系里的副教授,助理教授组成,有时候也包括部分学生,通常10人左右,类似于国内的项目组,来审核发放提交的申请。整个委员会负责决定录取结果,然后提交给研究生院正式审批,一般情况下,他们的评审结果不会被否定。
各个学校的录取过程是不一样的,但最主要的方式分为两种:
1)研究生院向系里推荐
研究生院收到材料后先筛选一遍,淘汰多数之后,把剩下申请材料的送到系里,这就是Recommend to the department,然后再由系里决定。这种情况下,一般至少是有Admission 的。
2)系里向研究生院推荐:
由系里先审材料,符合标准的就留下来,这时候,至少已经有Admission了。然后,系里把这些材料送到研究生院进行存档,通知研究生院系里的录取决定,称之为Recommend to the Graduate School;有时候甚至由研究生院决定一些Fellowship奖学金的人选。毕竟正式的录取要通过研究生院的,系里只能决定是否给你钱,然后由研究生院给你发正式通知。
两种录取流程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其实主要就是对于申请费和正式GRE、TOEFL、IELTS 成绩的要求。研究生院对这个一般限制得比较严格,系里就稍微松一点。即使是在由研究生院先淘汰一部分申请者的录取流程中,系里的决定也是起主导作用的。
应对小策略
录取委员会几乎是每个系都有的,当然,规模小的系可能就是一个教授说了算。换句话说,你可以认为所有的录取都是由一个委员会决定的,而不是你中意的教授自己拍板。
你的材料很有可能只被看一次,教授最多花几分钟看你的申请,获得整体印象,然后迅速决定录取还是拒绝。一定要把材料内容设计好,写得合适大部分教授的口味。
二、审核过程
1. 初选
很多学校录取的第一步是一个很粗略的筛选淘汰过程,会直接筛掉不满足最低录取条件的申请人。第一轮里审核的标准只限于一些容易量化的硬件条件,例如GPA、TOEFL、GRE/GMAT,至于这三个成绩要达到什么程度就得看你申请的院校及专业科系的具体要求了。
初选当然是很粗略的,其目的不是用几个分数线来决定是否录取,而是淘汰掉背景过差的申请人。过了这一步的申请人数仍然远多于最后能被录取的人数,到了某个时间(申请截止日期之后一段时间,从一两个星期到接近两个月的都有), 委员会就正式开始处理申请,分配教授来阅读材料,进行第二步的筛选。
2. 第二轮
第二轮审查招生委员会将分配教授来阅读申请者的材料,从而进一步筛选。
- 有的学校是单票否定制:比如5个教授每人分配1/5的申请,然后迅速看,如果一个教授决定某人的申请给拒信,那就这样处理;
- 少数学校是多票否定,你的申请会被多个教授审理,只有多数教授认为你应该被拒绝时才会最终被拒;
- 有的学校是默拒类型,除非系里某个教授提名要求给你录取而且录取委员会也同意,否则无论你是什么背景,最后都是被拒信打发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些申请人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是连面试的机会都有没有就别拒了,因为你的申请可能压根都没有被看过就被直接发了拒信。会默拒的学校在评估学生申请时,非常注重学习成绩以外的其它因素。
当然,也有复杂的审理过程,比如将文件分为三部分:肯定要被录取的、肯定要被拒的、也许可以录取的,也就是waiting list,进入等待名单。
3. 第三轮
第三轮也就是决定录取谁了。大部分学校采用的是投票制度,只有多个教授都认为你应该被录取,你才算过关;而有些学校,只要有一个录取委员会的教授赞成,就可以了,这样也可以节省其他人的时间。
审查最关键的因素在于申请者自身条件与申请专业的匹配性。你所申请的院校专业的侧重点、老师的研究方向、录取要求、往年的录取情况、背景要求、录取偏好、就业情况等,能找到这些专业内容并不容易,这就是有些同学在最终录取时与梦校失之交臂的原因。
以上过程不代表所有学校的院系,但是只要申请人数多到一定程度,类似以上的三步录取过程就会存在。当然,有些学校的第二轮和第三轮界限并不严格或者混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