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选校
对于申请美国大学的同学来说,选择一所喜欢的学校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早申时,最好是选择自己的dream school,这样的话如果ED录取才不会有后悔之意。此外,如果大家选校,不仅要看学校的名气,还要对学校有一些更深入的了解。
1、师资水平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好坏与否的关键是老师的实力怎么样,本科教育以老师授课为根本
给本科学生授课的人是经验丰富的教授还是初出茅庐的准PhD,针对这一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教授是否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最高学位,是最简单和直接的判断标准。在顶级名校中,给本科生授课的教授,其本身就已经取得了PhD或更高学位的比例应在95%以上。
考察每个学校的师资水平,三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师生比,教授每周的授课时间,课堂上学生的平均数量。这三个关键点越小越好。数字小可以体现出教授能留给辅导学生的时间就越多。这样教授才有机会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有时间跟学生深度沟通。
除此之外,教授也分为终身教授、非终身教授、客座教授等。终身教授越多,就越能说明学校的财力和学术能力,也说明学校能够留住人才。教授得到终身任职后,仍然选择留在本校任教也是非常大的优势。如果本科授课的客座教授比例非常高的话,那么就需要注意了!
2、学校资源
学校的财富总额指的就是学校的资金和投资的总额,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该校能否提供可持续性高质量本科教育的基础。
该财富的投资回报关系到学校能否为学生提供助学金、奖学金,聘请大牛教授,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开发新项目和不断创新。有些仅几千人的文理学院,其总财富量比有些名校都高出数倍,那么这些学校能给本科学生带来的资源也是可想而知的。
3、信息技术水平
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更新频率和速度以及专业人员的水平也是很重要的。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必须能够满足教授和学生在日常互联网应用上的需求,如学术科研、校区校园管理、应用软件的维护和更新等,这些基本的设施必须能够保证24×7运行不间断。
4、入学率和毕业率
大家常常在研究一所学校时只关心招生率,而忽视了毕业率。
事实上,美国大学大大多“宽进严出”很多名校毕业率低至50%。究其原因有很多,有些学生因经济原因休学准备先工作;有些因自身能力导致学业跟不上退学,或有些学生转到更适合自己的院校继续学习;也有一些学生是因为身体或心理出现问题不得不终止学业进行治疗。还有一些大家无法预见的原因,如:学校资金不足,教授资源匮乏等。
在考察一所学校时,除了了解录取率外,也不要忽视入学率和毕业率,这两个指标往往更能说明某所学校是否适合你去入读。
5、硬件设施
图书馆是硬件设施中最关键的一环之一,也是可以作为衡量学校能力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如:图书馆的藏书量是否可观,是否有相当数量的专业管理人员进行系统性管理,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会花很多时间在图书馆,一流的设施、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和良好的学习环境都是要考察的因素。因此,我们希望至少有一所图书馆是应该开到凌晨甚至24小时开放的,以适应不同作息时间学生的需求。
6、校园生活
学生的住宿条件可谓是校园生活中关键一项。学生宿舍的质和量都很重要。
“质”不止体现在宿舍的新旧、装修和维护的程度,以及房间大小,家具配备等硬件,更重要的是宿舍的管理。本科学生宿舍应该有至少一位成年人住在宿舍里管理和指导学生,他们通常是年轻的教师或行政管理人员。每栋宿舍楼或房子,应该有高年级学生充当“学科指导”的角色,为低年级学生或在某一学科上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定时免费的支持。
“量”则表现在院校是否能为本科生提供足够的宿舍,这也是衡量该院校的资源和学生管理能力的一个方面。当然,有些院校,特别是城市里的大学,校内空间有限,而学校附近适合本科生的房源丰富,不少学校三四年级的学生以在校外住宿为主。
此外,学生食堂的数量、开饭的时限、假期和周末是否开放、食品的种类和质量以及价格,也是大家需要关注的细节。
7、体育运动与课外活动
美国名校的一大特点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各种各样的俱乐部有校方的财政支持;绝大部分课外活动俱乐部由学生自行组织与管理,这给了本科学生充分的锻炼的机会和发展空间。体育运动是美国高校学生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体育场馆的质量也是衡量大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8、升学和就业指导
如果学校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有财务或指导支持,那是非常加分的。
本科院校大多有就业升学办公室,为将要毕业的学生提供职业生涯策划咨询,也会邀请学生参加企业和创业基金组织举办的活动。这些办公室除了公示就业机会、企业招聘消息外,也组织企业、政府部门、NGO等到校园宣讲和招聘。他们也会在具体的细节上帮助学生更好地显现自己的实力,充分地准备面试等。
9、校友网络
大学4年结下的友谊是一辈子的,而校友会就是维系毕业生的纽带。
一定要考量想要选择的学校校友会的实力和该校在全球的校友网络活跃程度。一方面,校友是院校捐款的一大来源;另一方面,校友从帮助在校生安排实习机会,到给说走就走的年轻的旅行家们提供住宿,再到为毕业生、校友提供就业机会、推荐投资项目等,会给予同校学生一生的支持和友谊。
如果想对这9个方面了解的更透彻,除了浏览网站,和校友,或在校生聊天,找专业咨询外,如果有条件,建议可以实地探访。这样,在申请之前就已经对心仪院校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对你选择学校、准备申请材料、面试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们总结了这些年接触的上百位中美两地华人家庭的多样性教育诉求,按照不同教育需求和家庭教育规划分成五个大类,给大家进行分析对比:钟情学术型、毕业导向型、精打细算型、财务自由型、模糊探索型。
1、钟情学术型
考虑因素:教授资历、专业排名、课程设置
这一类的学生和家庭的教育目标是未来申请就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这里面又分为两个方向:
第一种是学术研究导向型,将来以科学研究、留校任教为主要目标
第二种是应用型,比如MBA、工程、法律、医学、药学、教育等
其实不管目标是哪一种,学历越高,所研究领域的学术圈子就会越小众,跟对了教授很重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在专属领域成长的速度就要比别人快很多。
现在的美国大学里,也能看到很多本科的优秀学生被教授收入麾下,而大多数人要到研究生/博士生阶段才有这个机会。哪些大学科研资源丰富?一个是参考专业排名。专业排名靠前,意味着业界同行的认可度越高,各种实验设备、配套资源、研究经费相应较丰富,也容易吸引学术大咖前往。
接下来需看课程设置,有的专业名字相同,侧重点和课程设置却可以相差甚远。这两点可以帮助你筛选出来一些候选学校,对照自己的能力按照综合排名从上往下选一遍,最后再考虑地理因素,搞学术的同学真的要做好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的长期准备。
2、就业导向型
考虑因素:地理位置、校友走向
美国大学中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比例比较高,哈佛毕业生中,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超过60%,选择继续升学的只有20%不到。把本科毕业就业作为目标的同学,应该把地理位置放在考虑的第一位,学校若位于产业集中区在就业中更具优势。
Business Insider曾经报道,在超过10,000名在硅谷top25的企业工作的被访者中,来自UC伯克利的人数最多,其次是斯坦福,南加大也在前五名,或许有人觉得这是因为这几所学校本身光芒耀眼,那么我再来举个例子,San José State University(SJSU),一所凭地理位置脱颖而出的学校。
纽约州、加州、德州、伊利诺伊州企业密集,去这些地方读书你可能会获得比别人更多就业的机会和选择。
没能在这些优势地域找到喜欢的学校,那就参考下专业排名吧,学出一身本事用实力说话。UIUC虽在玉米地里,但计算机排名前5,学生也受到西海岸科技公司的青睐;普渡大学,知名计算机和工程强校,在它毕业生最大雇主前25名中,你依然可以看到亚马逊、波音、洛克希德·马丁、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普华永道等大厂,这学上得老赚了!
3、精打细算型
考虑因素:学费、奖学金、毕业就业率、 校友走向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长线投资,投资就得看投资回报率。最理想化的状态就是花最少的钱在读书上,然后毕业了赚最高的工资。
首先,如何最小化投资成本?
一个是从学费上看,州内大学学费低,按照州的不同,基本学费在1万到1万5美金之间,而州外学费或私立大学学费要高出好几倍,私立一年够在州内公立念4年的了。
再一个,奖学金。一些土豪私立大学、文理学院给起奖学金来非常大方,小到四五千美金,大到每年一两万的都有,学生足够优秀半奖全奖也不是不敢想。公立大学也有奖学金,数目上没那么多,会根据学生的成绩等情况考虑发放。
如果学生需要自己支付大学费用,可以先用不同类型的学生贷款,接下来就考虑如何赚最高的工资偿还贷款就行了。对学校的毕业率和就业率做好功课,再参照第二类,为将来的就业多多考虑。
4、财务自由型
考虑因素:综合排名、地理位置
如果你是超级富二代、富三代,而又不属于前三类,就业上不存在压力,找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电影、艺术、人文、科学什么都可以,再找一个好的地理位置,打开自己的社交圈子。
这些孩子读大学一个重要目的是拓宽认知、提升眼界。名校不一定有最好的教授,但一定有一群有过人之处的学生。名校通过他们的名气和丰厚的财力(优厚的奖学金)吸引了来自全世界在某个或多个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优秀学生。
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是没有上限的,很多家长打拼下来的家业完全可以让孩子一辈子不需要工作。我们有机会在硅谷接触到很多企业家、公司高管、投资人和他们的孩子,绝大多数的家长温文尔雅、行事低调,跟子女的关系也非常融洽。越是高收入或者高净值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高,教育投入往往是家庭开支中最大的一部分。
5、模糊探索型
考虑因素:大学类型、 地理位置
在每年的申请期间,我们接触的不少学生属于这一类,因为在高中期间有限的时间被大量挤占,没有充分的自由和时间去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擅长什么? 差异化在哪里?
这一类学生往往在录取大学之后,容易呈现对大学四年的学术规划缺乏方向感。同时,对自己申请时所选的大学专业跟自身性格和优势的匹配度知之甚少。
这一类学生选offer要格外花心思,因为没有一所大学,会主动帮助学生提高对我的认知。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毕业后是否能找到工作,他们都不会负责,也不会退款。
所以,千万不要误以为进了名校或热门专业,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如果做不到知己知彼,大学四年只会会放大在高中期间忽略的自我认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