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教育背景
申请美国前50名大学硕士,本科GPA建议85+;50-100名大学,本科GPA则需80+
02 语言要求
前50名大学硕士申请,托福推荐100+(理工科95+),GRE 315+或GMAT 700+;50-100名大学,托福95+(理工科90+),GRE 300+或GMAT 650+。
03 软实力
硕士项目偏好专业能力强、学习优异且有明确职业规划的学生。丰富的实习、科研经历为加分项。
04 财务规划
美国研究生一般要读两年,学费在1.8-4万美元/年,折合人民币12万到25万每年。生活费基本在450- 2000美元/月不等,合人民币2700 – 12000元每月。
01 美国研究生申请时间规划
9月-次年1月
大二上学期
明确留学意向,深入了解申请标准,经头脑风暴规划,定制个人化申请策略;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与GPA,踊跃参与竞赛与课外活动,投身专业研究或实验,强化英语听说能力。
2月-4月
大二下学期
确立申请目标领域;启动TOEFL及GRE/GMAT备考进程;首次参加语言水平测试(如TOEFL等)。
5月-6月
大二下学期
进入第二个备考阶段。深化备考阶段,备战暑期TOEFL、GRE/GMAT考试;基于个人经历与申请目标,定制背景强化计划并规划整体申请策略。
7月-8月
大二暑假
参与专业实践、研究或活动,强化申请优势;优化TOEFL/GRE/GMAT考试成绩,增强竞争力。
9月-次年6月
大三上学期至大三下学期
继续保持在校成绩,特别是申请专业的课程;锁定潜在推荐人,维护良好学术及专业关系;利用学期及假期,专注参与专业实习、研究或活动。
7月-8月
大三暑假
达到申请院校语言标准;针对申请专业,深化实习研究或活动经验;博士及研究型硕士申请者,按方向筛选教授并展开联系。
9月-10月
大四上学期
确定最终申请院校及专业方向;提供相关素材,指导定做完整留学申请材料;开具成绩证明及相关纸质材料,与老师联系推荐信。
11月-次年1月
大四上学期
递交材料,跟踪录取进度;完成申请的收尾工作,寄出材料后开始准备面试;在此阶段未能充分准备好各项语言考试成绩或申请材料的申请人,可延迟准备春季入学。
2月-4月
大四下学期
申请工作完成,提供面试辅导(针对部分要求面试的院校);与对方学校招生办保持联系, 关注录取进展;在等待录取结果同时,继续通过参加寒假实习研究或活动提升申请竞争力, 随时补充申请材料;获取所有录取和奖学金结果。
5月-6月
大四下学期
获得通知书;拿到I-20表,预约签证、准备签证文件,接受签证辅导;使馆申请签证, 最终获得签证。
7月-8月
毕业后
参加行前培训;进行健康检查、行李准备、机票预订、外汇汇兑等;预订机票、联系住宿。
9月
飞赴美国,开始成功留学之旅。
02 美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介绍
1.学术型研究生学位
MA与MSc学位,涵盖30至60学分,学制一至两年,为后续博士研究奠定基础。常见于艺术、科学、人文学科,亦可见于工程技术类如工程或工业等专业。
2.职业性研究生学位
针对职业发展的硕士项目,如商科、教育、工程及法律等,需完成36至48学分,无需撰写论文,且对本科专业背景无严格限制。此类硕士多为终结性学位,专注于职业准备。
03 美国研究生申请方案
美国前50大学研究生申请
建议大学本科成绩85分以上;
托福100分以上;
GRE315分以上或GMAT700分以上;
招收有较强专业特点和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且拥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理念。
美国50 – 100大学研究生申请
建议大学本科成绩在80分以上;
托福90分以上;
GRE300分以上或GMAT650分以上;
招收有一定专业特点或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且拥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理念。
04 美国研究生申请材料清单
- 大学成绩单原件(中英文)
- 大学在读证明(中英文)
- 毕业证(中英文)
- 学位证(中英文)
- 语言成绩
- GRE/GMAT成绩
- 护照复印件
- 存款证明
- 个人简历
- 个人陈述推荐信(2-3封)
- 研究成果/作品发表
- 其他申请材料
05 美国留学移民政策
赴美学生签证政策逐年放开,从2014年末开始,赴美F1学生签证已延长至5年。根据2017年11月份发布的门户开放报告(Open Door Report),赴美留学中国学生人数已超过35万人,继续名列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
丰富的奖学金资源。美国是全世界教育经费多、提供奖学金优厚的国家。提供奖学金的单位,除了学校外,还有政府部门和私人机构,包括众多的基金会和专业机构,甚至某些个人大部分奖学金都对海外学生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