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看到一组数据,真的很让人意外: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申请美国绿卡的获批数量为17320张,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0%。
通过这些数据,说明美国移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首先来算笔账,看看美国绿卡到底值不值
大多数家长想要移民,一般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现在来算一笔具体的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绿卡学生一年学费为1.3万美元,国际学生则需缴纳4.3万美元,本科读四年,仅学费就能够省下90万人民币。
更为关键的是录取的机会,像哈佛这类顶尖大学,90%的名额给予了美国本土学生,中国国际学生的录取率不足4%。
有了绿卡,孩子申请名校的机会确实大很多。
工作方面也是这样。
同样从事IT行业,绿卡持有者的月薪通常比H1B工签持有者高出约70%,并且无需担忧工签续签的问题,换工作也更为随性。
普通人真的可以移民美国吗?
谈及“杰出人才移民”,多数人第一印象是“那难道不是仅为诺贝尔奖得主而设的吗?
其实不是,去年我们有一个移民案例,客户是江苏的Z女士,50岁左右,是公立中学的数学老师。
起初她也认为自己不过是一名普通教师,并无特殊之处,但仔细梳理后发现,她其实有不少亮点:
- 教学方法独特,带的班成绩一直很突出
- 多次指导学生在数学竞赛中获奖
- 参与编写过教辅材料,还被教育媒体报道过
- 在一家知名的在线教育平台进行课程学习,且是“金牌讲师”授课”
那些她觉得很平常的事情,实际上都符合EB-1A的申请条件,最终她于2025年3月成功获得绿卡批准。
EB-1A到底怎么申请?
美国EB-1A杰出人才移民存在10个评判标准,申请人满足其中3个就可以。
常见的几项包括:
- 曾荣获过奖项(不限于是国际层面的大奖,行业范畴内的奖项也属此列)
- 是专业协会会员
- 被媒体报道过(行业媒体、地方报纸都算)
- 担任过评委或审稿人
- 有原创性贡献
- 发表过专业文章
- 收入在同行中处于高水平
- 举办过作品展览或其它展示活动
- 在工作机构、组织、团体担任主要领导或重要职务
- 在表演、艺术上获得商业方面的成功
关键在于要正确理解这些标准,举例而言,“媒体报道”,并非一定要上央视,行业杂志的专访以及地方报纸的报道都算;
“高收入”是相对于国内同行而言,年薪三四十万或许就符合标准了。
还有一个例子,是43岁的景观设计师H先生,他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已有20年,此前有一些设计获得省级奖项,还被当地媒体报道过;他并非行业内知名专家,然而由于材料准备得当,从签约到获批仅用了8个月。
移民美国还有其他选择吗
若觉EB-1A略难,那也可考虑NIW(国家利益豁免)
NIW的要求较为简便,具备硕士学历,或者本科学历且有5年相关工作经验,接着证明能为美国带来价值便可以,对于高学历人群而言,颇为友好。
当下不少人采用双保险策略,一方面申请EB-1A另一方面申请NIW,若EB1A未获批,NIW可起到替代作用;若EB1A获批,还能利用NIW的优先日期,节省排期时间。
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好
美国移民申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准备材料到递交,直至最后批准,即便是相对简单的NIW,也需要花费3到6个月来准备。
有想法的朋友,建议尽早去了解并做好准备,不要等孩子临近升学才手忙脚乱,那时候时间就比较紧张了。
美国移民并非如想象那般困难,关键在于要寻得正确方法,做好规划。
如果你不太明确自身条件,建议先进行专业评估,看看哪种方式更适合,由于每个人状况各有不同,适合他人的方案不一定契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