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大学 > AI时代到来, 美国大学申请会受影响吗?

AI时代到来, 美国大学申请会受影响吗?

在线咨询

当马斯克在 YC AI Startup School 说出“超级智能(Superintelligence)可能 1 年内出现”时,不仅震惊了科技圈,也给教育界和家长敲响了警钟。

如果技术真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颠覆性变化,我们的孩子该如何准备?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提前布局?

AI 已经在美国大学的招生环节里逐渐被使用,但因为涉及公平与透明,目前应用是“辅助+探索”而不是“完全替代”

招生流程中的 AI 应用

申请材料初筛

大学每年会收到成千上万份申请,AI可以被用来做自动化预筛,比如:

按成绩单、考试分数、课程 rigor(难度)打标签。

识别推荐信、文书中的关键词(leadership、creativity、resilience 等)。

提高效率,把最合格的申请推送给招生官。

模式识别 & 数据分析

AI 可以帮助招生办发现某些模式,例如:

哪类学生入学后表现最好(Retention/Graduation 数据)。

哪些课程/高中背景的学生适应性强。

预测奖学金需求、国际生比例对校内资源的影响。

AI 与申请材料的博弈

AI 检测工具

因为越来越多学生用 ChatGPT 写文书,部分大学开始试点 AI 检测系统,但准确率不高。

招生官更倾向于“人工+AI”结合:检测可疑文书,再人工仔细评估。

面试环节的强化

一些学校(如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部分学院)更重视面试表现,以确保申请人能展现真实思维,而不是“AI 优化的写作产物”。

AI 在招生策略上的应用

多样性与公平

部分学校用 AI 模型预测录取后的多样性效果,帮助招生办平衡性别、地区、国际/本地生比例。

个性化沟通

招生办用 AI 分析学生兴趣,推送定制化的招生邮件和校园活动邀请。

虚拟招生官/Chatbot

很多大学网站上已经上线 AI Chatbot,回答申请人关于截止日期、材料要求的问题(减少人工客服压力)。

风险与争议

偏见问题:如果训练数据存在种族、地区、经济背景偏见,AI 可能放大不公平。

透明度不足:家长和学生往往不知道 AI 在背后扮演了什么角色。

监管限制:一些州对教育领域的 AI 使用持谨慎态度,要求招生决策必须有人类最终审核。

AI 在美国大学招生中主要扮演“效率工具”的角色:帮助筛选、预测和沟通,而非最终裁决者。

已明确宣布使用 AI 的高校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Tech)

  • 官方宣布:自 2025 年 8 月起,将在招生过程中引入 AI 审阅工具。该系统会辅助评估申请者的 个人陈述(essay),由 AI 与人工共同评判,以提升效率和公平性。
  • 人机协作:AI 用于初步筛查,但最终打分和录取决策仍由招生官完成。

使用 AI 工具辅助行政流程,但未明确“宣布”使用 AI 的学校

以下这些学校虽然没有公开表示“正式启用 AI”,但已有报道指出它们正在实验性或幕后应用 AI 工具:

德州农工大学商业管理学院(Texas A&M-Commerce)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已使用类似“Sia”的 AI 系统来自动处理成绩单解析等行政任务。

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Tech):正在尝试使用机器学习模型模拟招生决策和简化筛选流程,提升处理效率。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C Chapel Hill):有报道指出该校已将 AI 用于基础评估申请 essay 的写作质量(语法、句式、词汇等),但明确说明最终决定依然由人工招生官做出。

根据 2023 年的调查,50%的高校招生办公室已经在使用 AI,并预计到 2024 年将有高达82% 的高校引入 AI 辅助招生流程。

虽然这一数据含义宽泛,但它反映出:即便没有公开宣布,很多学校很可能已经在后台使用 AI 来处理申请信息(如成绩、材料筛选等)。

未来趋势是:AI 负责数据,招生官负责判断。大学更看重的,仍然是学生在 AI 时代是否展现出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独特的个人声音

美国大学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