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中的学校可以分为:公立&私立、寄宿&走读、男校&女校&混校、教会&非教会、甚至有军校、纯艺术类高中。多样化的美国高中也意味着家长们选择的多样性。我们中国家长问我最多的是寄宿制高中与走读高中之选择。
美国寄宿高中和走读高中有哪些区别?这是很多家长在进行美高留学规划时必然面临的一个问题,今天带大家一起了解下美国寄宿高中和走读高中到底有什么不同,希望对诸位学生和家长在美高择校方面有帮助!
核心问题,什么是寄宿高中?
寄宿高中:美国低龄留学发展至今,其实所谓的“寄宿高中”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的寄宿高中,是指国际学生住在宿舍而不是寄宿家庭的高中,无论这个宿舍是校内宿舍还是校外宿舍,是本地生也住的宿舍还是国际学生甚至中国学生“专供”。所以广义的寄宿高中我们又可以分为传统寄宿高中,国际生寄宿高中和第三方寄宿高中三种大类。本文主要讨论是狭义的“寄宿高中”,也即传统寄宿高中。美国传统寄宿高中是指私立的、为本地学生和国际学生提供校内住宿的学校。由于美国整体偏重私有化的教育制度,美国的寄宿制中学普遍被认为是大学名校学生的摇篮。美国的很多寄宿制中学也以其严格的取录标准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闻名于世。
美国走读高中是这几年逐渐被更多留学生家庭考虑的学校。相对于寄宿高中,美国走读高中梯度较好,适合各个学习程度的学生就读。不同于寄宿高中以校园为主的单一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私立走读高中的学生通常生活在美国寄宿家庭,可以接触到家庭中的兄弟姐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更为真实地感受到美国当地的家庭生活。
美国寄宿高中一般全校约二三百人,四百人以上已算大校。美国寄宿高中因床位有限,总体仅能容纳约3000位中国学生!近些年来寄宿高中对申请学生的学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用于招生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分有限,甚至有时候一个学校的招生、推广只有一个老师。所以寄宿学校申请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甚至有些顶级寄宿中学的录取率比哈佛的录取率还要低。
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将眼睛放到数量较多的私立走读学校上。目前87%左右在美读高中的学生选择的是走读制学校。
下面是一些家长对走读高中有以下几个认知误区:
走读高中数量庞大,学校质量良莠不齐,很难评判
其实走读高中的选择也可以通过理性的数据去评判,比如在Private School Review、Prep Review(由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和麻省理工大学工业性能研究中心成立)等平台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或在读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评价。
寄宿高中是老牌学校,学生更容易进名校
Prep Review曾针对过去5年升读哈佛大学的学生数据做过一个客观研究,结果显示,在哈佛大学入读率最高的前10位美国高中里,有6个是走读中学,其中第1和第2都是走读中学,位于麻省的Roxbury Latin School跟Winsor School,部分顶尖名校的录取率可达22%!而以往如雷贯耳的Phillips Academy Andover和Phillips Exeter Academy则只排到第11名和第16名。这说明美国真正顶尖的学术水平,其实在走读高中也很强。
很多家长对寄宿高中和走读高中仍然存在传统印象——寄宿高中更安全、方便,并且教学质量更高,而走读高中难以避免涉及寄宿家庭的问题,学术水平也难以得到保证。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这两类的顶尖学校其实是不相上下、各有千秋的,它们应该作为并列选项同时出现,而不是单纯的二选一。
走读学校总体校园环境不如寄宿学校高大上
走读高中依托社区而建立,这样孩子方便往返于学校跟家庭之间,学校的软硬件装备也耗资不菲,有的学校依然有自己的马术队。寄宿高中因为建宿舍需要更大的面积,所以大多选址空旷的郊区,甚至有些学校位于山中,非常适合学习,但是交通不是非常便利。
大部分走读学校的地理位置在市区,离城市的核心距离更近,因此,对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实习都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市区的地理位置还可以更便于学生选修大学的课程:比如,在耶鲁大学附近有几所走读高中,Hamden Hall Country Day School, Watikison School,Notre Dame High School,距离耶鲁大学分别5分钟,20分钟,15分钟车程。离纽黑文大学,南康州大学,哈特福德大学都非常近,也因此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和大学的各类 program当中。
比如Hamden Hall就和耶鲁开设的有合作课程,学生达到水准,是可以直接在耶鲁大学上数学方面的课程的,这是一般寄宿高中很难享有的资源;同时还是耶鲁大学直接指定合作,给耶鲁大学教授子女就读的学校,所以在这个学校就读,你的同学的父母家长很可能就是耶鲁大学的教授,那么从信息的接收和资源利用方面,就有很大机会“近水楼台先得月”。
走读学校下课早,课外活动不如寄宿学校丰富
寄宿高中每天15:30放学之后,会有体育锻炼或社团活动。而走读学校的学生大多在15:30之后就回到寄宿家庭了。其实走读高中也拥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同样鼓励学生通过课外活动锻炼身体,结交朋友。
走读高中和寄宿高中谁的录取率更高?
美国走读学校的数量碾压寄宿学校好几倍,约有寄宿学校不到300所,走读学校则有12000所之多,这其中可以接受国际留学生的就有3000多所。数量的碾压对于美高学校的申请成功率有很大关系。
美高寄宿学校面向中国留学生的位置可真是“僧多粥少”,尽管国际留学生对于美高寄宿学校的申请热情不减,但是,每年寄宿学校每个招生年级平均招收4-6名中国学生,也就意味着全美的传统寄宿高中,能够容纳的中国学生数量大概是1200-1500人左右,而根据近几年的《中国留学白皮书》,美国在中国发放高中阶段F类签证的数量每年都过万,这也就意味着,其实寄宿高中的能够容纳的学生数量只占中国学生总数的10%左右!换句话说,寄宿学校申请成功几率相当低,可以说一个学生能够申请到一所寄宿美高的同时,有至少10所同等档次的走读美高也可以选择。而且,寄宿学校的申请门槛很高,除了托福等语言成绩,有好多学校还需要同学们提供维立克,SSAT考试成绩等。
美国走读高中的申请相对容易些,走读学校数量多,招生规模也大,再就是,其教学质量完全不比寄宿学校差。申请不成美高寄宿学校之后,走读学校就成为学生的不二之选。06走读高中和寄宿高中的国际生比例?
走读高中国际学生的比例比较小,语言环境更好,与美国学生接触的机会也更多。因此,学生有更多时间是在全英语环境中的,这能让他们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更快速地融入美国,也会使他们的性格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同时,如果学生愿意并且乐意接受这样的一个美国朋友圈,那么也会了解更多关于美国生活和美国观念的信息;但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适应能力,或是在这样的圈子里因文化差异而产生孤独感,那么只会适得其反啦。
举个例子,我们曾经有一个学生录取了俄亥俄州最好的女校 Hathaway Brown School,她是学校历史上的第一位国际学生,所以得以拥有一个非常纯正的美式学习环境,包括在活动的参与上,也得到了很多的支持和关照。其中,这个学校的 Legacy program 是他们的特色:他们把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所有的教师职工,按五个颜色分成五组,每个颜色再分成 15 人一组的 legacy group,在每个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的 Legacy Day,大家会和组员一起完成一些 service project(义工服务等)。这个 program 很好地把全校学生联结在了一起,同时也让学生们体会到 service 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寄宿高中的国际生比例会更大,特别是除了前15%的顶尖寄宿美高,其余的寄宿美高因为受金融危机影响,招生有问题,所以需要国际生来填满床位,中国学生比率有时甚至可以高达 20%-30%,导致学生扎堆,学校的参与太少,也无法提升英语能力;有一位曾读过寄宿高中的同学还说,他们学校的国际生很多,导致 peer pressure 很严重,也就是说,同辈竞争造成的心理压力很大。
不过,对于适应较慢,或者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来说,和相同国籍的同学相处,能够帮助他们在寄宿高中更快地找到归属感,这一点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走读高中的选择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指标,比如:学校所在社区的富裕指数、建校历史、教学理念、开设的课程种类、课外活动、体育项目、社团活动、国际生比例、中国学生数量、学校高级教师比例、大学升学去向。
高中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走读中学或者寄宿中学的选择,一般建议家长们至少要提前1年进行准备。一方面家长需要调整思维模式,扩充知识面,另一方面,也要修正孩子的性格,提高孩子的情商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孩子才能在美高留学的路上顺利前行。
而在今后的学校选择中,可以结合孩子自身能力以及家庭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
寄宿高中和走读高中各有利弊,我们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告诉各位家长:无论是哪种学校,美高生活最终变成什么样子,还是取决于孩子的自我选择。
在走读高中,一个孩子可能会因为遇上好的住家而看到一个独特的美国,也可能同样会因为住家不方便接送、态度不友善而产生无助感和孤独感;在寄宿高中,一个孩子可能会因为住宿的便捷而得以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也可能同样会因为性格内向而宅在寝室、不爱社交。因此,同样的环境也会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造就不同的结果。另外,除了文章中提到的几个方面以外,论学术质量和水平,顶尖的美国寄宿高中和走读高中没有太大的区别。
托福拼命考到满意分数、以考上寄宿高中为目标不是唯一的选择,不如把两类学校放在一起,让孩子多一份机会。更重要的是,根据孩子的倾向性和不同性格,选择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