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国留学生来说,简历是十分重要的申请材料之一。无论是本科申请、研究生申请甚至未来的求职,简历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美国简历和国内的还是有很大差距,那么如何制作简历、制作简历有哪些误区呢?下面为大家介绍留学简历的制作技巧。
怎么写个人简历
第一部分:个人简历的开头,注明姓名,地址,电话和邮箱地址,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学生的个人介绍不需要放自己的照片,否则会让招生官感觉很怪。
第二部分:介绍一下教育经历,最近的教育经历要放在最开始,后续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罗列。每段教育经历都要包含时间、学校名称、学位、成绩和班级排名等信息。
第三部分:介绍学术经历,这个部分是招生官最关注的地方,你可以列举多项经历与活动,每项活动简单介绍这个活动项目是做什么的,起止时间,你在活动中担任什么职位,以及在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和感悟。如果有工作/兼职/实习经验都可以列出,同样的每一项都要写清楚时间,地点,职位等。
第四部分:其他介绍,这一部分可以包括你所获得的奖项介绍(将所获得的荣誉和奖项做一一介绍,包括奖项内容,获奖时间和颁奖单位);课外活动/志愿者经历(活动名称,活动目标,起止时间,个人职责,以及在取得的成绩和感悟);论文发表/研究成果(论文的题目,期刊名称、期号、发表时间等信息都要介绍清楚)。
要知道每份简历并不需要包含所有的内容,要依据个人情况,突出重点,有所取舍。如果你的经历活动偏少,你可以相对应描述完整,如果你的个人经历偏多,在一些经历阐述上简单的注明活动名称、时间、职位等信息即可。例如,如果你是转专业申请,与目标申专业相关的实习或工作经历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的经验活动都是可以进行取舍的。
和国内简历对比
美式简历与国内简历相比,前者对于教育经历、才能、工作经验等表述会以时间为线索描述详尽,但后者更偏重简历表的板式设计,在有了这一点的约束后往往内容会更加笼统粗略。这也是视觉上直观的对比,此外国内简历是一定粘贴个人照片的。
细节上来说,国内简历对于个人的背景这一方面信息会比较完备,如身高、民族、是否为党员、兴趣爱好等(求职简历还涉及到期望薪资、特长技能等),此外还会分为教育背景、荣誉证书(技能奖项)、工作经验(实习经历/校园经历)、自我评价等几个方面,往往比较琐碎。
美式简历通常分为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工作背景、其他信息四个方面,尤其在个人信息这一部分,美式简历尤其是求职简历中很少体现个人的一些隐私信息,例如身高体重、性别、婚姻状况、上任薪资待遇等,因为美国的企业不能以年龄、种族、性别等因素歧视应聘者,相对来说这些内容就不是很重要了。而对于自己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描述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罗列举例即可。这一部分也是面试官比较看重的部分。
制作误区及注意事项
误区1:将所有活动经历都写到简历上
简历就是为了清晰明了的让招生官/面试官了解你,因此简设计应以简单明了为主。学会适当的取舍,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经历。通常简历要控制在两张A4纸内,所以要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撰写。学会抓取主要信息,在三句话之内结束事件描述是很有必要的。
误区2:排版过于花哨格式不统一
简历是要美观,但要知道简历是要交给别人阅读的,过于花哨的组合会让人第一印象很差。在一篇文档中保证时间、格式、字体等统一是非常重要的,适当的地方可以进行加粗或不同颜色标注,多注重内容。
误区3:只做一版简历无针对性投递
作为申请者,在完成个人简历前请务必去对应专业及学位的网站确认(包括篇幅、需要涵盖的内容、版面结构等),要注意个别学位会提出特殊要求等。
简历是概括性介绍自己的经历的一篇文章,主要是把需要补充的,没有在其他美国留学研究生文书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东西,写在简历里。简历不同于个人陈述,它有着自己固定的格式和内容。而美国本科留学申请的大多高中毕业生没有过多的专业研究及科研经历,而更多的是生活及校园经历的体现,因此在写作上就会更注重校园经历、活动等项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