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申请文书 > 美国申请文书:9个关于”Why School/Major” 的写作干货

美国申请文书:9个关于”Why School/Major” 的写作干货

在线咨询

Why school / Why major文书是美本申请过程中最常见的院校文书类型。然而,很多学生在写作这一类文书时容易偏离核心点,一味强调申请院校的特点而忽略了自身。

实际上,Why school / Why major文书在写作时需要将院校特点与申请者的特点相结合,一方面呈现出申请者对申请学校或专业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点)也让学校发现申请者是适合该院校或专业的最合适人选。

虽然在写why school文书时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但却有许多错误答案,需要小心避开这些“坑”。

你要提供足够的细节来表达你对这所学校的激动之情,同时也让大学招生官在阅读这篇文书时,脑海里能够想象出你在这所大学里学习和生活的场景。

在本文中,小编给大家列举了9个你可以在“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的文书中谈论的话题。当然,一篇300字的文书不可能覆盖到所有9个话题,也不是每个话题都适合你或者你所申请的学校,所以只需要从中挑选几个你感兴趣的话题即可。

此外也要做足研究功课,查看大学招生官网、学生社团、心仪的专业以及周围的社区情况等。

Why School文书写作陷阱

不做school research

如果没有做好school research就写why school essay,大概率写出来的内容都无法体现学生和大学的契合点。主要雷区有:

  • ⾔语空洞,不谈关于学校的细节;
  • 只提招⽣简章⾥列的知名教授,丝毫不提其他⼈;
  • 声称⾃⼰⼀直很想去这所学校,却提到了属于⼀个完全不同的地理区域的事物。

⽂不对题

申请者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不对题。有时候他们迫切地想给招⽣官留下深刻印象,却忽视了题⽬问及的具体内容。

这样的做法表明申请者不是真的对学校感兴趣。⼤学之所以会出那些⽂书题,就是想看哪些学⽣有能⼒给出切题⼜聪明的回答。

招生官在审阅申请时会格外留意⼀⽂多⽤的情况。有时候就算你的回答和学校出的题⽬是⼀致的,也要注意细节,不要让⼈觉得你只是替换了模板⾥的学校名称和感兴趣的专业。

缺乏事例⽀撑

如果学⽣没有通过关于课程、教授、社团、课外活动或者其他信息把要申请的⼤学和补充⽂书的主旨关联起来,招生官也会觉得学⽣对学校没有充分地了解。

要让招⽣官相信这⼀点,你必须要⽤具体的细节⽀撑你的⽂书。

内容不够准确

在写文书采⽤信息之前先进⾏多⽅核实并⾮难事,所以招⽣官不会轻易原谅那些在⽂书⾥⽤了错误。之前小编遇到过某些学生在⽂书⾥提到⼤学并未开设的专业,或者把实⾏三学期制的⼤学当成两学期制的,这些都是不折不扣的雷区。

复制粘贴⽹上的信息

如果why school⽂书⾥的信息是直接从⽹上抄的,或者信息过于模糊,缺少学⽣申请的具体动机,那么招生官会认为这名学⽣不了解所要申请的学校。

在写补充⽂书的时候,要给招⽣官营造出你在这所⼤学⾥学习⽣活的画⾯感,因此具体的细节是⾮常重要的。

Why School / Why Major文书写作思路

由于Why school / Why major文书需要结合具体专业和申请者之间的关联展开,因此开篇第一段需要明确点明自己申请的是哪个学院下设的什么专业。

虽然在网申表格中有填写过学院和专业,但是招办老师高峰期审核的申请材料数量庞大,为了节约审核老师的时间,同时也是对自己的申请负责,我们在Why school / Why major的文书开篇还是需要重申一下自己申请的具体专业。

在Why school / Why major文书主体部分主要围绕申请具体学院具体专业的原因。

可以参考学校提供的具体课程、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给本科生提供的科研机会、师资及专业领域中具体的研究方向,同时参考自身过往经历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例如已经修读了什么样的课程(可以衔接该学校的相关课程,或对相关的研究有利)、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和学校的某些气质相符)、未来有什么样的职业发展规划等(该校的课程设置或科研方向有利于自身实现该规划)。

总之,文书中需要将学校的具体特点和自身特征相结合,侧面证明自己是适合该校该专业的最佳人选。

大家都知道,除了自己看重的学校层面的资源和特点以外,美国大学也很看重学生可以给学校带去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因此在文书的结尾部分除了重申主题以外,在篇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自己可以给学校带去什么。

9个在Why School中谈论的话题

学校侧重点

大学的规模大小和组成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包括文理学院、传统州立大学、私立研究院、理工科院校和教会大学。一些学生在择校的时候会特意去选择某一特定种类的学校,例如传统州立大学往往规模较大,有很多不同的专业可选。

如果你在申请时还没有选定专业,或者你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想要选修多个领域的课程的话,你可以在文书中写你选择这所学校是因为它提供很多不同的专业,让你能够探索更多学科领域。

师资实力

择校的时候,师生比往往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文理学院以及其他规模比较小的学校往往拥有较高的师生比。如果你觉得师生比很重要的话,可以在文书里写你很希望能够和教授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喜欢以讨论为主的小班教学模式。

此外,这所大学里有没有哪个教授是你特别希望与之交流的?如果有的话,可以在文书中提到他,并解释你为什么想上这位教授的课。

科研机会

如果你想在感兴趣的领域获得实践经验的话,参加科研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大学教授往往会需要研究助理,而担任研究助理的职位则是为本科生学习如何进行试验或开展研究的大好机会。

如果你想参加科研的话,可以查一下这所大学里有哪些和你兴趣相关的科研项目,并在文书里提到你想要参加这些项目的研究工作。

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选校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这所学校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教育。你当然不会选择不开设你感兴趣专业的学校,所以你可以在文书中写这所学校能够提供你所感兴趣领域的十分优秀的专业教育。

你可以上学校的官网查看学位毕业要求,在文书里谈谈有哪些独特的培养方案或者专业课程设置是别的学校所不能提供的。(当然,千万不要在文书里直接提到别的学校的名字,而是说你所申请的这所学校提供非常独特、无可比拟的教育,并解释你为什么觉得它的课程设置很独特。)

学生组成和社区氛围

大学里每天朝夕相处的就是你的同学们,许多人都在大学期间结识了一生的挚友。如果你能在大学里找到一个让你有归属感的社区,那将会成为大学期间十分宝贵的回忆。

你可以根据所要申请的大学学生组成和社区氛围,在文书中写你很喜欢这所大学的氛围,喜欢这所大学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在访校的时候让你有归属感(如果有去访校的话)。

你可以列举访校途中遇到的某件事,或者学校里的某个组织或社团让你感到宾至如归,社区氛围符合你的价值观。

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否优美可能并不会成为大家选校时的关键考虑因素,但其实也可以写进文书里。

你可以在文书的开头或结尾写校园里的一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你想象自己在校园和图书馆里与同学们共同学习生活的场景。

课外活动

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但同时也要注意生活和学习之间的平衡,例如去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大学招生官不希望招进来一个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而希望你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你可以在大学里,甚至校园外参加一些学术社团或兴趣团体,继续参加高中时感兴趣的活动。也可以查一下这所大学里有什么新的社团是你感兴趣的,可以在文书中写你想要参加哪些社团和活动。

未来规划

有的同学会想,未来就是在大学里读四年书,这有什么好规划的?但其实你在申请中需要向招生官解释你为什么要上大学,以及毕业了之后打算做什么。

如果你打算用人生中的4年时间来上大学,但连为什么要上大学都说不出来的话,招生官可能会认为你根本没想清楚大学的事情,而且可能没有动力坚持读完拿到学位。

因此在写文书的时候就要想清楚,你究竟为什么要上大学?当然,在上学的过程中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和目标,因为上大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探索发现新的兴趣领域。

你可以在文书中写你上大学的目的是要获得教育、学习新知识,但必须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你拥有对知识的渴望和终身学习的信心。

总而言之,在回答“为什么想上这所大学”这个问题时,你的答案要能让招生官想象到你在这所学校里学习生活的情景。

你可以在文书里写你能够为这所学校带来什么,你在高中时参加了哪些活动,并且进入大学之后也会继续参加这一类活动。记住,细节非常重要,这会向招生官传达你非常想上这所大学的信息。

所以在写文书之前要做好研究功课,查找学校的相关信息,如果有机会去访校的话,不要走马观花,记得记笔记。

申请文书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