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中小学 > 美高申请1.15-3.10期间,学术上可以做哪些准备?

美高申请1.15-3.10期间,学术上可以做哪些准备?

在线咨询

相信大家在1.15已经提交了美高申请,但提交完申请之后,是否需要去做衔接呢?如果去做衔接,怎么样才会比较有效果呢?并且,大家也会想要了解美高的整体课程体系是怎样的?具体哪些科目有必要做一些衔接呢?这篇文章会一一帮助大家来进行解答。

第一部分:英语

问题1: 进入美高后,英语要做哪些方面的衔接,才能更好地过渡?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美高课程的一个基本情况。大部分美高9年级没有太多的选课空间,这个前提下,英语课通常也是一个必修的课程。英语课学校会有ESL课程、普通英语课、荣誉英语课等,学校也一般会根据托福成绩、或是英语水平把学生分到一个合适的级别。

除此以外,大部分学校9年级是没有什么选择的,直接去到学校指定的英语课程。如果是普通级别的英语课,通常情况下内容就是英语文学和写作。9年级英语文学一般读的作品会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凝望上帝》和至少一部的莎士比亚的作品,比如《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但具体还是要看去的那所学校读的是什么,这里我们只是说一个大概率情况。

而从上课的内容来讲,老师一般会让学生围绕阅读的作品来进行讨论,从情节、人物角色、角色心理变化、以及作者所用到的一些修辞手法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讨论内容就是关于作品的主题,同时老师也会看学生的思维深度,考虑的角度的全面性、以及课堂的表达和发挥

英语课的写作

英语课的一个最重要的输出形式就是——写作。这个输出形式不仅存在于作业,还有小测、大考等等,尤其是在大考中,写作的占比是非常高的,所以写作就变得尤为关键,而这也是很多中国同学英语课成绩,并不是特别理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美高9年级写作大部分会写analytical essay 分析型议论文,落脚点是议论文,关键点在于分析。而对于议论文的框架和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察点,甚至能够决定文章所能拿到的成绩是C还是B,包括开头段的论点,中间段的主旨句、论据,以及还要对论据进行分析,结尾段对个人观点的重述。

而作为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分析的深入与否

那么议论文分析一般分析什么内容呢?分析内容来讲其实会比较的丰富,比如修辞手法的分析、角色的分析、主题的分析等等,同时不仅要进行分析,还要有理有据、从原文中找到证据进行论证,支撑自己的观点。这里要注意一定不要仅仅转述原文,而一定要有自己的个人视角的切入和解读。

问题2: 美高9年级英语课,中国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其实可以从多方面去分析,因为从美高GPA打分的角度来看,也是从各个角度综合得出的最后的成绩的,比如作业、课堂表现、小测、考试等等,我们也要看学生是哪个模块的成绩出了问题,导致最后的成绩不理想。

如果是课堂讨论模块的问题,那有可能就是讨论不是特别积极和深入,或者没有参与讨论,或者是讨论的问题比较难理解,或者比较抽象,例如主题是关于宗教的等等。还有的同学课堂讨论成绩不高的原因,在于语言关的问题,托福没有达到一个很好的水平。

而如果语言是没有问题的,托福成绩也比较理想的话,美高英语课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最大可能就是文学作品不会分析,或者分析的不够深入,或者写作呈现出来的比较简单、浅显。这些因素综合一起,就能看出这个学生阅读的不够深入、写作也不够深度。

所以由此可见,英语课是去美高之前,最值得做衔接准备的一个科目。

尤其是从国内公立体系到美高的学生,通常托福成绩比较高,能够达到110分以上,但托福和美高英语有非常大的区别,托福是一个语言类考试,更看重语言,例如句式、用词;而美高英语课更看重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对作品的理解,思维视角是否合理,是否有理有据的证明了个人观点等等。

问题3: 中国学生如何准备英语课的衔接?

第一,系统学习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例如小说都有些什么样的元素,如何进行对作品的分析,这里包括刚才所提到的角色的分析、主题的分析等等,从哪些视角来进行分析。

比如一些作品的主题是阶级,阶级的对立,现实的问题,不同的教育背景、 不同的教育程度,以及生活习惯的区别。还有一些作品会涉及到性别,比如男女性别的冲突;或者科技对人的影响,是人主宰科技,还是人是科技的奴隶等等,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角度进行系统学习、深入分析。

第二,系统学习美高涉及到的分析型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写作一定要细致、全面、系统化的去学习。系统学习搭建框架,例如开头段包括的内容,论点如何去写,中间段写几个段落,每个段落写什么内容,主旨句和论点之间的关系,如何去做引用,如何把证据运用充分,等等。在写作框架搭建好的同时,做详细的分析,利用作品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分析。

第二部分:数学

问题4: 去美高之前,数学要做哪些方面的衔接,才能更好过渡?

美高数学不像国内公立体系,所有学生都学同样的内容。美高属于分级教育,会根据学生的水平分到不同的级别。而如何进行分配,大部分学校会在4、5月份安排入学测试入学测试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9年级的数学课程级别。

但很大一个问题是,无论是国内公立体系,还是国际学校,或是美初,都跟美高的数学相比,并不能无缝对接,或多或少都存在知识点上的差异和漏洞。

美高数学入学测试的重要性

例如,我们有学生从国内公立体系8升9去The Hill8升9在美高,最好可以从代数2开始。但这个学生在8年级时,有非常多的时间是脱产学托福、SSAT、面试等等,所以8年级在国内公立体系的几何学的不是很好。并且国内公立体系的几何与美高几何相比,其实是存在漏洞的。原因在于,美高的几何必须要学立体几何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并且还有图形的变化等等,而这些内容是国内公立体系初中涉及不到的知识点。而立体几何这个部分,在美高考试当中占比很重要。

所以如果不做衔接准备,查缺补漏,大概率入学测试不会特别理想。而入学测试不理想的情况,也会意味着9年级美高,只能从几何开始,而这个级别对于一个8升9,数学还不错的学生来讲,级别就稍微有些低了,并且重新读一遍几何,时间上也比较浪费。

还有一个问题是9升9,从公立体系到美高是不是会更好衔接呢?

其实也不一定,9升9的学生如果去几何级别,大部分内容都是学过的,而如果去代数2,也有非常多的内容是没有涉及到的,还是会存在漏洞。如果想要争取跳过代数2,从预备微积分开始,而代数2又有至少一半以上的内容是没有学过的,如果不做衔接,入学测试肯定是过不了的。

因此,310之前,无论学生是怎样的背景,国内公立体系、国际学校还是美初,跟美高数学相比都会存在漏洞,这些漏洞也会直接、间接地影响学生在入学测试中的表现。因此,大家在1.15申请之后,到310都可以开始为数学测试做准备。

问题5: 具体要做什么,才能更好地应对数学入学测试?

这里我们非常建议大家,无论是怎样的背景,尽量在310之前就开始准备数学入学测试。

步骤1:先去做摸底测试,来看下自己的漏洞到底有多少,自己与美高这些级别的数学知识点相比,究竟欠缺哪些内容。这样接下来,才比较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查缺补漏。

步骤2:对症下药地进行补救漏洞。

步骤3: 做一个比较深入的分析。基于入学测试的摸底测试,看下自己的水平,到底在美高是怎样的级别,适合怎样的级别,或者是否有可能跳级等等。

步骤4: 针对个人情况,做专项训练。如果是国内公立体系去美高的学生,一定要熟悉专业术语和美高的规范表达,包括用英语来做几何证明题等;如果是国际学校和美初的学生,非常建议要加强基础运算能力的训练,白话来说就是要尽量多做一些题目,提升自己的运算能力。

美国中小学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