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申请文书 > 硕士申请文书VS博士申请文书

硕士申请文书VS博士申请文书

在线咨询

有同学觉得,硕士申请时都写过文书了,那博士申请文书还不是小菜一碟!

但实际上,海外博士申请和硕士申请虽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像都要提交 Personal Statement、Statement of Purpose 等材料,也都需要参加托福、GRE 等考试。

然而,不少人在准备海外博士申请文书时,仍照搬硕士申请的经验,这往往会引发诸多问题,例如该重点突出的内容没写明白,无关紧要的部分却长篇大论,最终致使申请失利。

由此可见,博士申请文书和硕士申请文书有着明显差异。今天,来分享一份博士申请文书撰写指南。

01 博士个人陈述

什么是个人陈述?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份内容详尽的个人介绍。一份完整的个人陈述至少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研究兴趣(research interest),清晰阐述你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其次是研究动机(research motivation),说明是什么推动你投身相关研究;再者是学术技能(subject specific knowledge),这包括你对研究领域的理解深度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还有研究能力(research ability),涵盖专业所需的实践能力与相关技术技能,像编程能力、计算技能、相关科学技术的知识储备以及分析能力等,例如 programming、computing skills、knowledge of relevant scientific techniques、analytical skills 等。

除此之外,个人陈述还需包含一些关键内容:你为何选择这所学校、这个项目以及这位导师,还有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

撰写个人陈述(PS)时,要注意避免过度陷入细节描述。不能仅仅聚焦于研究工作本身,更要阐释研究工作的意义以及你的思考过程。是什么促使你开展这项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你取得了哪些进步?你致力于解决怎样的科学问题?这些问题为何至关重要?

最关键的是,要明确是什么在驱动你从事科研工作,是为了通过发表高影响力文章来展现自我,还是纯粹出于热爱与兴趣,希望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回馈世界?毕竟,任何一个学科领域都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个人陈述中,要讲好自己的科研故事,让对方了解你所关注的科学问题是什么,以及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所在。

申请者还应根据申请的不同学校或机构,灵活调整个人陈述内容。比如,有些申请 PhD 的同学常常准备一份通用个人陈述,然后投递给不同学校。但若想让目标学校注意到自己,就应在个人陈述中体现出对这所学校的真诚向往。

对于博士申请者而言,一份优秀的个人陈述还应包含你对目标学校中感兴趣实验室的细节描述,以及吸引你的具体课题研究内容。

02 博士研究计划书

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简称“RP”)是申请博士研究型学位时必须提交的重要材料,其核心目的在于考察申请者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

研究计划有具体要求,不同学校虽有各自细则,但总体要求大同小异。

选题:

选题要新颖,紧跟当下社会发展趋势与主要研究发展方向。需注意,切勿选择无人涉足的方向,自认为发现了学术空白。实际上,无人研究往往意味着该方向缺乏研究价值。

研究标题(research topic):

标题应简短精炼、引人注目,避免使用缩写。同时,研究方向要足够聚焦,过于宽泛的研究方向不仅难以开展,还会让导师觉得申请者不够专业。

介绍(introduction):

着重强调研究的紧迫性、重要性与必要性。可讨论的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突出紧迫性、重要性与必要性)、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子问题(需拆分细化)以及研究框架。

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

务必做到全面、详细、充分,逐步引出当前的研究空白(Research gap)。文献综述有三种分类方式:一是从宏观大背景逐步聚焦到自身研究主题;二是按照时间发展顺序梳理;三是采用主题法(theme)进行分类。

方法论(methodology):

即阐述如何开展研究,涵盖研究设计(research design)、样本(sample)、参与者(participants)、研究材料(materials)、数据收集(data collection)、数据分析(data analysis)、研究局限性(limitations)以及潜在意义(potential significance)。

时间规划(Timeline):

明确标注 3 – 4 年的研究时间安排。大致规划为:第一年广泛阅读文献,第二、三年收集数据并开展实验,第四年撰写论文。

参考文献(Reference):

要注意文献引用的数量(一般 6000 字的研究计划需 30 – 70 个文献支撑)、格式(如 APA 格式等,可自行在谷歌搜索规范要求)以及质量(要求为同行评审、SCI 级别等)。研究计划必须有坚实的文献作为观点支撑。此外,应优先选择近 5 年或 10 年的文章,切勿用老旧文章来寻找研究空白。

图片列表(List of images):

清晰注明图片来源,明确是自行绘制还是从网上下载。

03 博士简历CV

学术性 CV 的写作与普通 CV 差异显著,它聚焦于学术成果与学术经验,篇幅上虽无严格限制,但仍应保持简洁明了。学术 CV 的内容通常需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信息与联系方式

(Personal Details and Contact Details)

在开头清晰列出你的个人信息及联系方式,包括地址、邮箱和电话。

教育背景与资质

(Education and Qualifications)

按时间倒序排列你的教育经历。若成绩优异,可标注每个学位的 GPA 及成绩排名;若成绩欠佳,则可不标,因为正式申请时需单独上传成绩单。在初步套磁阶段,简历上过低的均分可能给导师留下不佳的第一印象。

学术成果(Publications)

按时间顺序列出曾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出版物。若近期发表的文章与申请的研究方向不相关,可通过小标题进行标注,如“相关学术成果(Relevant Publications)”。

学术会议经历(Conferences)

记录你参加过的学术会议,包括会议项目介绍及你所作的报告内容。

研究经历(Research Experiences)

展示你的研究经历,如曾领导或参与的科研小组。在每个研究经历中,阐述你的角色、采用的方法、完成的任务及得出的结论。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s)

列出与申请方向相关的工作经历。针对每条工作经历,详细说明你的工作职能,并通过职能展现你的能力。

专业团队成员经历与获奖情况(Awards 

and membership of professional bodies)

介绍你在任何专业团队中的成员经历及获奖情况。

技能(Skills)

展示你的专业技能、技术技能及 IT 技能等对申请 PhD 项目至关重要的技能。

特别提醒:务必根据所申请的 PhD 方向量身定制简历。在申请不同学校或导师的博士项目时,研究方向可能存在差异。若不针对每个学校的申请方向调整简历,你的简历将难以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总体而言,精心撰写申请文书不仅能为你的申请提供强大助力,还能在争取奖学金以及未来获取实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申请那些提供奖学金或薪资的 PhD 项目的申请者,更需对文书细细打磨、精益求精。

申请文书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