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开始申请美国大学时,除了亮眼的标化成绩和丰富的课外活动,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Common App主文书。这篇文书,就像是你们向招生官递出的一张“个人名片”,它不仅展示你的写作能力,更是一个让你展现真实自我、独特思想和成长潜力的绝佳机会。
今天,我们将深入剖析Common App的七大文书题目,为大家揭开文书写作的神秘面纱,帮助你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最终敲开理想大学的大门!
题目01
讲述你的独特故事——“我”是谁?
“Some students have a background, identity, interest, or talent that is so meaningful they believe their application would be incomplete without it. If this sounds like you, then please share your story.”
“一些学生拥有非常有意义的背景、身份、兴趣或天赋,他们相信如果不在申请材料中提及这些,那么他们的申请材料将是不完整的。如果你也是这样,请分享你的故事。”
这道题目是Common App文书的“常青树”,也是最灵活、最能展现你个性的题目。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箱,里面装着“背景 (background)”、“身份 (identity)”、“兴趣 (interest)”和“天赋 (talent)”这四把钥匙。你可以选择其中一把,深入挖掘,向招生官展示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写作建议:
01 选择一个点,深入挖掘
记住,这四个方面是让你选择其一进行阐述,而不是面面俱到。选择你最有故事、最能打动人的一个点,然后深入下去。贪多嚼不烂,反而会让你的文书主题模糊。
02 “背景”不只是家庭
提到“背景”,很多同学会想到家庭。但它远不止于此!你的学校、你生活的社区、你参与的社团,甚至是某个特殊经历,都可以成为你的“背景”。关键在于,这个背景对你产生了什么“有意义”的影响?
•案例启发: 比如,一位学生,他的家庭背景特殊,但他没有大篇幅渲染家庭,而是聚焦于这个背景如何激发了他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并促使他阅读大量书籍、分析历史人物心理。这才是“背景”的真正意义——它如何塑造了你,让你成为今天的你。
•普通中的不普通: 即使你觉得自己家庭背景很普通,也要学会“深度挖掘”。例如,一个学生每天穿梭于高档小区和城中村之间,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他开始关注弱势群体,并付诸行动。这说明,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看似寻常的场景,只要你用心观察、思考,也能发现独特的视角和故事。
03 “兴趣”要持之以恒,更要“演变”
招生官非常看重学生的“兴趣”,尤其是那种发自内心、持之以恒的兴趣。但仅仅有兴趣还不够,你的兴趣是如何“演变”和“深化”的?
•案例启发: 例如,一个学生小时候喜欢拆东西,长大后学会了拆更复杂的电器,甚至将这种“解码”的兴趣延伸到物理和哲学领域。这表明,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你的成长而发展,变得更高级、更深入。你的文书要展现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探索过程。
•兴趣的源起: 你的兴趣是如何萌芽的?尽量具体到一件小事,而不是笼统地说“因为父母影响”或“从小就喜欢”。一个真实的、有细节的源起,更能打动人。
•兴趣的影响: 你的兴趣给你带来了什么?它让你变得更好了吗?它如何拓宽了你对世界的认知?这是文书的升华之处。
04 “天赋”要用事实说话
相比“背景”和“兴趣”,“天赋”更难写。如果你选择写天赋,请确保你的申请材料(如成绩单、奖项、活动列表)中有足够的事实来支撑你的说法。比如,你说你物理天赋异禀,但物理成绩平平,也没有相关竞赛奖项,这很难让人信服。
•展示而非宣称: 更好的方式是,在文书中“展示”你的天赋,而不是简单地“宣称”。如果你说你有写作天赋,那么你的文书本身就应该文采斐然,引人入胜。就比如说,一个两三百斤的人去开减肥店,是缺乏说服力的。
05 “身份”的多元与切换
很多人对“身份”这个词感到困惑,觉得无从下笔。其实,“身份”可以非常多元!你在家庭中是子女,在学校是学生,在社团是领导者,在义工活动中是护理者……我们每天都在不同的身份中切换,每个身份都带给我们不同的体验和成长。
•案例启发: 例如,一个学生写自己作为班长的经历,如何从最初的“发号施令”到后来理解“满足他人需求”才是领导者的核心。这正是“身份”带给他的思想转变和成长。
•跳出常规: 你的性别、种族、单亲家庭背景,甚至你在游戏中的角色设定,都可以成为“身份”的切入点。关键是,这个身份如何影响了你,让你对自我或世界有了新的理解?
小结:
这道题目鼓励你深入思考“我是谁”,以及什么让你与众不同。选择一个你最有感触、最有故事的切入点,用真诚的笔触,展现你的独特之处和成长轨迹。记住,文书的主角永远是你自己,所有外部的背景、人物,都是为了衬托你的成长和思考。
题目02
从失败中汲取力量——“我”如何面对挫折?
The lessons we take from obstacles we encounter can be fundamental to later success. Recount a time when you faced a challenge, setback, or failure. How did it affect you, and 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我们从遇到的障碍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对我们之后的成功非常重要。回忆你曾经面对的一次挑战、阻碍或者失败,它是如何影响你的?你又从中学到了什么?”
这道题目是关于“失败”的。别误会,大学不是想看你有多失败,而是想了解你面对逆境时的心态、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挫折中学习和成长的能力。人生没有一帆风顺,招生官更关心你如何从跌倒中爬起来,并变得更强大。
写作建议:
01 大胆谈论失败,但更要强调“态度”和“成长”
很多同学担心写失败会给招生官留下负面印象。恰恰相反!招生官深知没有人的人生是完美的。他们想看到的是你面对失败时的“态度”——你是如何思考的?你采取了什么行动?你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
•案例启发:一个学生总是与第一名失之交臂,但从未放弃。这种“差一口气”的人生,反而证明了他的耐力和实力。他虽然没有拿到冠军,但在冲击冠军的过程中,他的灵魂得到了滋养,思想得到了重塑。这正是招生官想看到的——你从失败中获得了什么宝贵的财富。
02 避免平庸的“学术失败”和“文化冲击”
很多同学会选择写学术上的失败(比如托福没考好)或者文化冲击。这些经历虽然真实,但往往很难写出新意,容易流于平庸。招生官可能对你如何从60分考到100分的故事兴趣不大,因为这更多是关于学习方法,而非人格成长。
•寻找独特视角: 如果你非要写这些主题,请务必找到独特的切入点和深刻的思考。比如,文化冲击不仅仅是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更深层次的可能是价值观的碰撞和自我认知的重塑。
03 挖掘生活中的“不如意”
失败不一定非得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生活中的许多“不如意”都可以成为素材。比如:
•人际关系中的挑战: 朋友的背叛、群体中的矛盾,你如何处理这些困境,并从中学会了什么?
•身体上的困境:一个先天性左手残疾的学生,他没有抱怨生活的不公,反而从中领悟到生活的美好,甚至用维纳斯残缺的双臂来比喻残缺美。这种积极乐观、化劣势为优势的心态,非常打动人。
•突发事件的感悟: 另一个学生因为手术突然失明四天,他详细记录了这四天的真实感受。这种经历虽然短暂,但带来的冲击和感悟却是深刻的,容易引起共鸣。
04 注重细节和情感
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失败经历,都要注重细节的描写,让故事生动感人。同时,要真诚地表达你的情感,让招生官感受到你的挣扎、你的思考、你的成长。记住,眼泪不是耻辱,它往往是成长的催化剂。
05 文书的主角是你自己
即使你写的是别人的帮助,最终也要把笔墨落回到自己身上。别人对你的帮助,如何影响了你,激励了你,让你对人生有了新的体验,并促使你回馈社会?这才是文书的重点。
小结:
这道题目是让你展现韧性、反思能力和成长潜力的绝佳机会。选择一个对你而言真正有意义的挑战或失败,真诚地讲述你如何面对它、克服它,以及从中获得了哪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让招生官看到一个不惧挫折、勇于成长的你。
题目03
挑战与质疑——“我”如何独立思考?
“Reflect on a time when you questioned or challenged a belief or idea. What prompted your thinking? What was the outcome?”
“回忆你曾经质疑或挑战过的一个信仰或者观念,是什么影响了你的思维?结果又是什么?”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你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大学希望看到你不是一个盲从者,而是有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并能为自己的想法付出行动的人。然而,这道题也是一个“双刃剑”,写得好能加分,写不好则可能适得其反。
写作建议:
01 谨慎选择,把握分寸
这道题的难点在于“分寸”的把握。尤其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可能更强调服从和集体。因此,在选择挑战的“信仰”或“观念”时,要非常谨慎,避免写成“愣头青”式的叛逆,或者挑战一些过于宏大、难以改变的社会问题。
•案例警示:有学生写挑战学校资金使用问题,虽然勇气可嘉,但如果写得过于义愤填膺,容易让人觉得你是一个爱找茬、不合群的人。大学鼓励独立思考,但更欢迎有建设性、有智慧的挑战者。
•苏格拉底的智慧: 真正的勇敢不是盲目冲锋,而是在适当情况下做出最理智的判断。你的挑战应该是基于思考和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宣泄。
02 聚焦身边,小处着眼
没必要去挑战国家政策或人类命运这种大命题。你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那些“不合常理”的习惯或观念入手,这些往往更容易写出真实感和细节。
•打破刻板印象: 比如,中学时代男女生之间“不讲话”的潜规则,你是否曾主动与异性交流,并从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本身就是对一种不合理观念的挑战。
•选择朋友的智慧: 父母总希望我们和“好学生”交朋友,但你可能更喜欢和“差生”一起玩,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同的东西。这同样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跨越界限的尝试: 作为一个中学生,你是否曾参加过专门为大学生举办的学术活动,并获得了认可?这展现了你敢于突破自我设限的勇气。
03 强调“为什么”和“结果”
仅仅提出质疑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阐明:
•是什么促使你思考? 你的质疑源于何处?是亲身经历?是观察?是阅读?
•你做了什么? 你是如何试图改变这种观念或习惯的?你的努力带来了什么?
•结果是什么? 你的挑战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即使是微小的改变,或者仅仅是自己思想上的转变,也都是有意义的。如果你的挑战没有带来任何正面结果,或者只是流于空谈,那么这道题可能就不适合你。
04 避免“假大空”和“编故事”
如果你没有真正挑战过什么,就不要硬编故事。招生官很容易看出你的不真诚。即使是小事,只要是真实的,有你的思考和行动,也能打动人。
小结:
这道题目是让你展现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的舞台。选择一个你真正质疑过、挑战过,并且有实际行动和结果的“小”观念或“小”习惯。用真诚的笔触,讲述你的思考过程、你的努力,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了你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让招生官看到一个有思想、有勇气、有行动力的你。
题目04
感恩的力量——“我”如何被意外地帮助?
“Reflect on something that someone has done for you that has made you happy or thankful in a surprising way. How has this gratitude affected or motivated you?”
“思考别人曾为你做过的一件事,让你感到意外的同时又心存快乐和感激。这样的感激是如何影响了你,激励了你?”
这道题目希望你分享一个让你感到“意外”且“感激”的经历,并阐述这份感激如何影响或激励了你。这道题看似温情,实则暗藏玄机,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好写。
写作建议:
01 “意外”是关键词
这道题目的核心在于“in a surprising way”(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这意味着你所描述的帮助,不能是理所当然的,比如父母的日常关爱、老师的悉心教导。它必须是出乎你意料的,甚至可能是来自你从未想过的人。
•案例分析:如果是你的“敌人”带着诚意来帮助你,那才真正称得上“意外”。这种戏剧性的反转,更能体现出“意外”的精髓。如果仅仅是陌生人指路、朋友陪伴,虽然值得感激,但很难支撑起一篇650字的文书,也难以体现“意外”的深度。
•父母的“意外”: 如果你选择写父母,如何体现“意外”呢?也许是父母在某个特殊时刻,做了一件让你既感动又意外的事情,打破了你对他们的固有认知,让你看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02 小事难写,大事难寻
很多同学在生活中确实受到过各种帮助,但要将这些“芝麻大点儿的小事”写成一篇有深度、有感染力的文书,难度非常大。而真正“意外”且“有意义”的帮助,又往往可遇不可求。
•避免流水账: 如果你没有特别独特的经历,很容易写成平铺直叙的流水账,缺乏感染力。
03 重点在于“影响”和“激励”
即使你找到了一个“意外”的帮助,文书的重点也绝不是大篇幅地描述别人如何帮助你。招生官更想看到的是:
•这份帮助如何改变了你? 它对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什么影响?
•它如何激励了你? 你因此获得了什么新的感悟?你又是如何将这份感激转化为行动,去回馈社会、帮助他人的?
•主角是你自己: 记住,Common App文书的主角永远是你自己。所有出现的人物,包括帮助你的人,都是为了衬托你的成长和思考。如果你的文书让招生官只记住了帮助你的人,那你就跑题了。
04 谨慎选择
鉴于这道题目的特殊性和难度,除非你确实有非常独特且深刻的“意外”帮助经历,并且能够清晰地阐述其对你的影响和激励,否则不建议轻易选择这道题目。相比之下,其他题目可能更容易让你发挥。
小结:
这道题目是关于感恩和成长的。如果你选择它,请务必聚焦于“意外”的帮助,并深入挖掘这份感激如何塑造了你,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并激发你去影响和帮助他人。真诚的表达和深刻的反思,是写好这篇文书的关键。
题目05
成长的印记——“我”如何自我觉醒?
“Discuss an accomplishment, event, or realization that sparked a period of personal growth an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yourself or others.”
“请论述某一次成就、事件或领悟,它激发了你人生某个阶段的成长,并让你对自己或者是他人有了全新的理解。”
这道题目是关于“个人成长”和“自我觉醒”的。它要求你回忆一个特定的成就、事件或领悟,这个经历让你突然“长大”了,并对自我或他人有了全新的认识。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无数个瞬间累积而成,这道题就是让你捕捉并放大其中一个关键的“成长瞬间”。
写作建议:
01 寻找“成长催化剂”
触发你成长的,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也可以是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关键在于,这件事如何冲击了你原有的观念,引发了你的思考,并最终提升了你的认知。
•平凡中的不凡: 比如,第一次为父母做饭,在厨房的油烟中体会到父母的辛劳;或者在照顾小孩时手足无措,从而理解为人父母的不易。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都可能带来深刻的领悟。
•情感冲击: 一次友谊的背叛、一场痛心的失恋、家庭变故、亲人离世……这些痛苦的经历,往往是促使我们快速成长的催化剂。
•跨文化体验: 一次支教经历让你意识到不同地域人们生活状态的巨大差异;一次异国旅行让你感受到人性的共通之处。这些都能拓宽你的视野,带来成长。
02 聚焦“自我觉醒”
无论你选择什么事件,最终都要落脚到“你”的成长和“你”的理解上。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你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案例启发:个学生,从小和邻居小孩竞争,一度觉得是压力。但长大后他意识到,正是这个“对手”的存在,才促使他不断进步,最终取得了今天的成就。这种从“压力”到“动力”的认知转变,就是一种深刻的成长。
•接纳不完美: 另一个“卷毛狗”的故事,小女孩从排斥自己的卷发,到最终接纳并认为这是“恩赐”,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成熟和自我接纳。这种成长,往往比外在的成就更具意义。
03 “故事”与“讨论”并重
这道题目的第一个词是“Discuss”(论述),这意味着你不能仅仅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你需要用一定的笔墨来“讨论”你的成长。故事是铺垫,目的是为了引出你的思考和感悟。
•如何讨论成长: 你需要清晰地阐述:是什么让你成长?这件事是如何让你成长的?这种成长的本质是什么?你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发生了哪些变化?
•避免纯粹讲故事: 如果你的文书只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而缺乏对成长的深入挖掘和反思,那么它就偏离了题目的要求。
04 细节是关键
无论是平凡的小事还是深刻的经历,细节都能让你的故事更加生动、真实,更容易引起招生官的共鸣。用具体的场景、对话、感受来展现你的成长过程。
小结:
这道题目是让你展现自我反思和成长能力的绝佳机会。选择一个对你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或领悟,真诚地讲述它如何激发了你的个人成长,并让你对自我或他人有了全新的理解。记住,成长是多维度的,它可能体现在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各个方面。
题目06
因热爱而沉醉——“我”的激情所在?
Describe a topic, idea or concept you find so engaging that it makes you lose all track of time. Why does it captivate you? What or who do you turn to when you want to learn more?”
“描述一个话题、观念或者是理念,你发现它是如此引人入胜,以至于你忘记了时间。为什么它能吸引你?当你想要深入了解的时候,你会从哪里着手或者是寻求谁的帮助?”
这道题目是关于“热爱”和“激情”的。它想了解你对什么事物充满热情,这种热情如何让你沉醉其中,以及你如何主动去探索和深化这份热爱。这不仅仅是兴趣,更是那种让你废寝忘食、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钻研的“真爱”。
写作建议:
01 具象化你的“热爱”
题目中提到了“话题 (topic)”、“观念 (idea)”或“理念 (concept)”。如果你直接写“全球变暖”或“核危机”这样宏大的话题,很容易流于空泛,难以写出个人化的感受和深入的探索。更好的方式是,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
•案例启发:如果你对物理学感兴趣,可以从“星星”入手,从小时候数星星、凝视星空开始,引申到对天文学、宇宙的探索。这样,抽象的物理学就有了具体的载体,你的热爱也变得有血有肉。
•跳出专业限制: 你的热爱不一定非要和你的申请专业挂钩。比如,你申请的是天文学,但你也可以写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只要你能写出这份热爱如何让你沉醉,如何激发你去探索,并且能展现你的独特视角和思考,就是一篇好文书。
02 深入剖析“为什么”
为什么这个事物让你如此着迷?仅仅说“喜欢”是不够的。你需要深入挖掘这份热爱的根源,它如何触动了你?它给你带来了什么?它如何改变了你对世界的看法?
03 展现你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题目明确问到,当你想要深入了解时,你会怎么做?你会向谁寻求帮助?这部分是展现你主动学习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关键。
•多元化的求知途径: 你可以提到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查阅学术期刊、观看纪录片、参加线上课程、请教老师或行业专家、参与相关社团活动等多种方式来深化你的理解。这表明你是一个积极主动、善于利用资源的人。
•细节是王道: 即使你选择了一个很多人都写过的兴趣,比如美食,也要通过细节来展现你的与众不同。如果你能把美食的“色香味”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招生官“垂涎欲滴”,那么你的文书就成功了一大半。这些细节能让你的热爱变得真实可感,充满生命力。
小结:
这道题目是让你展现你的热情、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选择一个真正让你心驰神往的事物,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你沉醉其中的状态,深入剖析这份热爱的源泉,并展现你如何主动去学习和探索。让招生官看到一个充满活力、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你。
题目07
自由发挥——“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Share an essay on any topic of your choice. It can be one you’ve already written, one that respond to a different prompt, or one of your own design.”
“分享一篇你选择的任何主题的文书。它可以是你已经写过的,也可以是回应不同提示的,或者是你自己设计的。”
这道题目是Common App文书中最“自由”的一道,它给予你充分的自主权,可以提交任何你认为能够展现你独特之处的文书。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机会在于你可以完全发挥创意,挑战在于没有明确的指引,反而容易迷失方向。
写作建议:
01 自由不等于随意
尽管题目给予了极大的自由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意提交一篇与申请无关的文章。这篇文书依然是你向招生官展示自己的机会,它应该能够补充你申请材料中未能体现的方面,或者更深入地展现你的个性、思想和潜力。
02 扬长避短,展现独特
如果你觉得前面六个题目都无法完全表达你的独特之处,或者你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但无法归类到前六个题目中,那么这道题就是你的舞台。你可以:
•提交已有的优秀作品: 如果你曾经写过一篇非常出色的文章,无论是课堂作业、竞赛作品还是个人随笔,只要它能展现你的思考深度、写作能力或独特经历,都可以考虑提交。
•回应其他申请的题目: 如果你为其他大学或奖学金写过一篇非常满意的文书,并且认为它也能很好地展现你的个人特质,也可以将其稍作修改后提交。
•完全原创,量身定制: 这是最能体现你创意和个性的方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一个全新的主题,讲述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比如,你可以写一个关于你某个独特爱好、一次非凡经历、一个深刻感悟,或者你对某个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
03 避免重复,注重补充
在选择这道题时,要确保你的内容与申请材料中的其他部分(如活动列表、推荐信、成绩单等)以及Common App的其他文书题目没有过多重复。这篇文书的价值在于“补充”和“深化”,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已有的信息。
04 清晰的逻辑和深刻的思考
即使是自由发挥,文书也需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和深刻的思考。你的故事应该有起承转合,你的观点应该有理有据。招生官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有思想、有条理的申请者,而不是一篇散漫的随笔。
05 真诚是最好的策略
无论你选择什么主题,真诚永远是打动人心的最佳策略。用你真实的经历、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思考去打动招生官。不要为了迎合招生官的喜好而编造故事,因为真诚的力量是无穷的。
小结:
题目七是为你量身定制的舞台,让你尽情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如果你有无法被前六个题目涵盖的精彩故事或深刻思考,请大胆选择这道题。记住,自由发挥不等于没有标准,清晰的逻辑、深刻的思考和真诚的表达,依然是衡量一篇好文书的关键。
写在最后:文书,是发现自我的旅程
Common App文书写作,绝不仅仅是为了申请大学,它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发现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会被迫去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去回顾那些塑造了你们的经历,去挖掘那些深藏在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这篇文书,是你们与招生官之间最直接、最深入的对话。它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所谓的“完美模板”。最好的文书,永远是那些充满真诚、展现独特、能够打动人心的故事。它不是要你写出惊天动地的伟业,而是要你写出那些微小而真实的成长瞬间,那些让你与众不同的闪光点。
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成功敲开理想大学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