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最后一年的暑假,是申请大学最忙碌且关键的时间,但是很多学生因为没有好好规划前面三年的高中生活,只能把升高四暑假的两个月,当成为申请大学弥补的最后一次机会。但这真的有用吗?
美国大学申请基础三元素
美国大学申请脱离不了以下几个部分 :
1. 学业成绩 (Academic GPA) 与入学考试 (SAT/ACT) : 学业成绩是最能完整看出,学生四年当中的学习成果与态度,因此GPA一直是各大学审核时的重要指标。SAT与ACT是针对高中生的学术能力测验,包含数学、英文、阅读,ACT还多了科学。虽然近年许多大学开始不接受SAT或ACT测试,但从1901年第一场SAT考试以来,它就是美国各大学入学审核條件之一。
2. 课外活动 (Extra Curriculcm) : 除了学业成绩,美国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多元发展。校内外社团、社区志工服务、才艺培养、竞赛或营队,都属于课外活动。在美国的教育中,重视个人特质,以及对外的人际互动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进而从中看到学生的领导力、社交能力,是否有利他的精神。
3. 个人论述 (Personal Essay) : 如何说服各校的入学委员会,看到你的特质与价值,而愿意录取你进入他们的学校。
个人论述 (Personal Essay) 重要吗
很多人说,当前面两项不尽理想时,个人论述是关键,其实这样的观念是不正确的。成绩与课外活动,相当于是高中四年的基础,基础没有打好,个人论述再强,也无法说服面试官,你是一个值得他们挑选的人才。相反的,当基础表现有一定的水准时,个人论述变成加分的项目。面试官在众多高GPA与课外活动熱衷的学生中,找出个人论述有亮点、有创意、有价值的学生。在这样的前提下,一篇好的个人论述很可能是录取的致胜关键!
个人论述 (Personal Essay) 是许多高中生准备大学申请时的梦靥。常见的疑问: “ 650字要怎么让面试官认识我? “
” 我到底该写我的那个部分? “
” 选什么主题才比较加分? ” 。
有人想了一个礼拜,也写不出一个字;有人写了五六种版本,但找不到一篇适合的;有人洋洋洒洒写了上千字,但还没写到重点。
Common Application Inc. 每年会公布几个个人论述 (Personal Essay) 的建议主题,提供申请学生写作的内容与参考范例,儘管如此,还是会有学生写不出来,或是因为个人论述搞砸申请的案例。
“ 选我选我 ! ” 的关键
“ How are you going to use the resources of the university to better the world in which you live? ” 这句话翻譯 “你要如何透过这所大学的资源,让你身边的人、社区或团体变得更好? ” ,换句话说,你这个人的哪些特质或表现,能值得这所学校栽培你,成为一个对社区、社会,甚至世界有贡献的人? 這就是每所学校面试官选才的背后动机,当你下笔时,请切记这一点 !
慎选主题
每年CommonApp的建议主题值得参考,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的,但有几个主题要特别的小心,可能因为没写好,反而达到反效果。
1. 游记 (The trip) : 很容易流于记述而模煳焦点。
2. 吹捧自己的强项 (The suck up) : 很容易流于炫耀与唱高调。
3. 自传 (Autobiography) : 個人論述並非自传,避免毫无重点的介绍自己。
4. 自我认同 (Identity) : 比较敏感的议题,会涉及族裔、人种、性向。
什么是好的个人论述 (Personal Essay)
确定好主题了,在下笔前要谨记几个重点 :
1. 要有论点 (Thesis) : 个人论述中,要呈现出自己的论点,能回答面试官的疑虑,因此要在文章中用例子或细节来证明。
2. 焦点在自己 : 儘管有些主题跟老师或其他人相关,但内容还是要拉回自己的想法与观点。
3. 呈现自我独特性 : 如何在众多申请人中,让面试官看到你的与众不同。
4. 精准用字 : 在650字的篇幅中,要注意文字的精简与文章前后逻辑是否顺畅。可多用动态动词 (active verb),减少过多形容词与冗長的描述。
5. 叙述方式 : 说故事是最好的叙述,可以呈现更多自己的内涵。可以利用故事结构 (Plot Diagram),铺陈、上升、高潮、下降、结局,呈现自己面临的问题、挫折或经验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