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大学 > 国际生VS本土生,对美本申请的录取结果有什么影响?

国际生VS本土生,对美本申请的录取结果有什么影响?

在线咨询

随着新一轮申请季的开始,不少同学发现:在绝大部分的美国大学官网上,申请一栏的下面除了一年级申请“first year”之外,都会将国际生的申请单独列出来作为“International student”。

那么,美国大学为什么要区分国际生、本土生?两类学生有哪些区别?哪类学生更有优势,更会获得海外大学青睐?

什么是国际生?

以高中就读国家划分

按照高中所在的国家来区分,如果高中阶段在美国就读,那么就属于本土生,如果高中阶段在其他国家就读,也就被划分成为国际学生。

对于这部分大学,如果你是美高,即便是国际学生拿签证,申请时依然与本地学生待遇相同。学校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学校认为申请者高中期间的学术资源、难度和基础对大学申请有深远的影响。

以绿卡划分

如果是按照绿卡来划分,很多家长把孩子从小送到国外,所以在申请大学前就获得了当地的绿卡,所以没有绿卡身份就是国际学生。这意味着,包括持有FI、F2、J1、J2或G系列签证的学生在美高就读的中国学生也是国际申请者。

这里要强调的是,不同的大学划分标准不同,例如斯坦福、埃默里等是按照是否有绿卡来划分;也有学校是按照高中就读课程、就读国家来划分!在比如公立大学除了州内学生,还有州外学生、国际学生区分。

国际生与本土生的区别

对于美国顶尖大学来说,录取海外学生和本土学生肯定是有区分的。而划分区别的标准主要是从以下2点:

  • 美国大学是否区分国际生与非国际生其实是看申请流程是否一致;
  • 是否具有资格申请助学金/申请助学金是否会影响录取的几率;

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属于本地学生,申请可以按照美国当地的标准,但如果属于国际学生,那么申请流程(比如托福/雅思之类的材料提交)、申请奖学金都会产生影响。

为了创造多样化的学生群体、多元化的校园氛围,国际生群体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为了保持大学的传统底蕴,以及避免招收过多同一背景的学生,大部分美国高校每年的招生计划中基本控制在国际学生占总数的5%-10%。

因此,国际生“身份”的中国学生,在申请美本时不仅跟数以万计来自大陆的申请人竞争,还要与其它国家的同期申请人竞争这5%-10%的录取名额。

公立大学更看重“身份”

以UC大学系统为例,首先会区分国际学生(需要F1签证)和本地学生两种身份。其中,本地学生还会区分成州内学生和州外学生,所以UC的审核池子一共有三个,州内学生、州外学生、国际生。

而在这三个池子里面,还会细分为:

  • 加州本地学生(有美国身份)
  • 加州国际学生(在加州美高就读需要F1签证的学生)
  • 州外美国学生
  • 州外国际学生
  • 国际学生(在美国以外高中就读,需要F1签证的学生)
  • 美籍国际学生(不需要F1签证)

UC系统之所以这样区分,主要是为了录取的时候方便判定学生的学术性、学生的学费等。

认清身份助力美本申请

鉴于以上的复杂认定情况,除了需要知晓各个学校的认定原则以外,还需要了解我们有什么。毕竟有时候“身份”可能会直接影响录取结果!

目前,中国学生美本申请的“身份”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A: 中国护照,无绿卡,在中国大陆的高中读书;

B: 美国护照,在中国大陆的高中读书;

C: 中国护照,有绿卡,在中国大陆的高中读书;

D: 中国护照,无绿卡,在美国的高中读书;

E: 中国护照,有绿卡,在美国的高中读书;

对于美本申请而言,赛道是非常重要的。录取时持有绿卡和国际学生是分开审查的,美国国籍和持有绿卡的学生占比往往远高于国际学生。

比如麻省理工2026届整体录取率3.96%,国际学生录取率只有1.4%。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总录取率为8.8%,加州本土学生录取率为9.5%,州外本土学生录取率为8.6%,但国际生录取率只有6.1%。

当然,对于按照高中就读国家划分“身份”的大学来说,在美国读高中的中国学生申请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等,是会被放进美高的“池子”里和美国学生进行对比竞争的,而不是国际学生。

相比陆高的中国学生,美高的学生就天然具有一些录取优势。

不过,陆高中国学生也不要气馁,“身份”和“高中所在地”确实会影响录取结果,但只要我们足够优秀,早规划早准备,还是能脱颖而出的!

美国大学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