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申请中,文书所扮演的角色,是让招生官直观感受到,学生除了具备那些冷冰冰的分数、奖项、活动经历,还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个性、鲜活的人。
尤其是在顶尖名校的竞争中,当大家都标配了出色的成绩和活动。这时候,体现独特自我的重任,就更是压在了文书身上。
眼下,正是当季学生忙于文书的时候。今天,我们就先来看看美国的通用申请文书。今年依然是7个题目,学生从中自由选择一个即可。今天的内容主要分为2个部分:
1) 怎么挑选适合自己的题目
2) 如何解读每个题目
1. 怎么挑选适合自己的题目?
首先,千万不能随意扫一遍7个题目,感觉哪个好写就开始急着动笔。
正确的步骤是,先分析自身情况,找到自己的优势、劣势,然后思考应该给招生官展示一个怎样的个人形象,推导出文书的大致内容,再去匹配相符的题目。
这里我根据过往辅导文书的经历,总结出4种学生类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判断自己更贴合哪种类型:
第一种学生,具备一些申请材料体现不出的亮点,比如成长背景比较特殊,或性格爱好上,跟常人有一些反差。
那可以利用文书,向招生官讲述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通过展示独特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我在哈佛读书时的一个同学,他同时对物理和音乐抱有极高兴趣,专业方向是物理声学。这两个领域的交互,显然是比较另类的。但如果单看选课和活动,其实很难让人联想两者之间的关联。因此,他选择了在文书放大这个特质,以此区别于其他申请者。
又比如,我之前有个学生,成绩、活动各方面都很优秀,而且音乐爱好比较特殊。跟同龄人喜欢的流行音乐不同,她喜欢重金属摇滚乐。因此,在文书里,我就帮助她塑造为一个既能痴迷狂热摇滚,又能静下来研究哲学的反差形象。
第二种学生,比较多才多艺,高中做了很多活动,简历一看上去甚至还有点杂。
这种时候,文书扮演的角色,就是要把这些看上去比较乱的信息,巧妙地串起来。
比如去年我有个美高学生,能力非常出色,而且因为在美国,活动资源也比较丰富,所以她的简历真的是密密麻麻。
那她的文书,主要就是从简历当中,挑选2-3个最出彩的活动,然后用一个自己的故事,将几个活动串起来,让招生官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选择做这些活动。
第三种呢,主要偏向申请理工科的学生。
这类型的文书,可以从一个非常小的现象切入,来展示出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领域,以及在探索这个领域的过程中,自己都悟到了什么。
比如我之前有个学生,想申请环境科学。在文书里面,他就讲到了自己小时候在老家读书,每天都会经过一条又脏又臭的河流,但他妈妈告诉他,这条河在20年前,曾经清澈到能看见河底的鱼。如今,他跟父母来到佛山,见证了这座工业之城的飞速发展,却也目睹了随之而来的工业污染。因此,他希望有机会学习这个领域,改变周围的现状。
最后一种学生,就是外在的成绩、活动并不是那么亮眼,成绩不是班里最好的那一批,比赛也没有拿到很好的奖。
这种情况下,我会推荐在文书中,向招生官展示学生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争取“扬长避短”。
我之前有个学生,标化、GPA都很一般,也没什么出彩的活动,成长的背景也普普通通。她的文书,是写自己的爱好——绘画,谈自己对绘画的看法,以及在学绘画的过程中,对自我、对人生产生了哪些想法与反思,让招生官看到虽然学生成绩一般,但比较有思想。
2. 如何解读每个题目?2022-2023通用申请文书题目
① Some students have a background, identity, interest, or talent that is so meaningful they believe their application would be incomplete without it. If this sounds like you, then please share your story.对有的人来说,背景、身份、兴趣或才能是如此重要。如果没有这些,这个人的申请就不能算是完整。如果你也有同感,请和我们分享你的故事。
② The lessons we take from obstacles we encounter can be fundamental to later success. Recount a time when you faced a challenge, setback, or failure. How did it affect you, and 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从挫折中获得的经验教训,是我们之后成功的基础。我们从遇到的困境/阻碍获得的经验教训。回忆你曾经面对过的一次挑战、一场挫折、一种失败,它是如何影响你的?你又从中学到了什么?
③ Reflect on a time when you questioned or challenged a belief or idea. What prompted your thinking? What was the outcome?请回忆你曾经质疑或者挑战一个信仰或想法的时刻,是什么促使你思考?你又获得了什么?
④ Reflect on something that someone has done for you that has made you happy or thankful in a surprising way. How has this gratitude affected or motivated you?
分享一件别人为你所做的,让你感觉意外又高兴或者感激的事,以及这种感激之情是如何影响或激励你的?
⑤ Discuss an accomplishment, event, or realization that sparked a period of personal growth an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yourself or others.请分享某一次成就,事件或者领悟,它标志着你的一段个人成长和对你自己或者他人的一次新理解。
⑥ Describe a topic, idea, or concept you find so engaging that it makes you lose all track of time. Why does it captivate you? What or who do you turn to when you want to learn more?描述一个话题、观点或理念,你发现它很有趣以至于让你忘了时间。为什么它能吸引你?当年想要再深入了解的时候,你寻求什么或者谁帮忙?
⑦ Share an essay on any topic of your choice. It can be one you’ve already written, one that responds to a different prompt, or one of your own design.分享一个你自选的话题。可以是你之前已经写过的,对不同于上面所有问题的回应,或者是你自创的选题。
严格来说,就6个题目,因为⑦是全开放,没有内容限定。
下面我会就前6个题目作出分析。按题目的共同点,可以归为3类。
如果看完后,发现自己想写的内容,跟前6个都不符,那就可以选择⑦。
- 题目①、⑤
这两个是通用申请文书的老牌题目了,应该在我申请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这俩有个共同点:开放性比较强,问题指向比较泛,基本上只要跟个人成长、身份认同有关就行。
只不过,①相对更抽象一些。学生可以描述成长背景、也可以讲某个特长,反正只要跟身份认同挂钩。
当然,这里所说的身份,并不一定是种族或国家,也可以是某件对你意义重大,并且你一直在做的事情。
比如,我上面谈到的喜欢重金属摇滚的学生,她其实就选的这个题目。她给自己定义的身份,是有哲学思想的架子鼓手。而重金属乐,就是她身份认同的一部分。
那⑤的话,它就更像是随着时间,个体心智逐渐变得成熟的故事。
学生可以看自己想分享的内容,是侧重特质本身,还是侧重在某个时间段内发生的、有始有终的成长故事。
- 题目②、③
这两个题目,其实都是围绕学生遇到的某一个问题,只是这个问题的类型不同。
②是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让学生经历一次失败,从中学到一些道理。
但因为这个题目讲到“这个失败帮助你获得成功”,因此后面要有转折,不能以失败告终。
然后③的话,它虽然也是遇到问题,但更侧重思想上的矛盾,想法上的自我冲突。
- 题目④
这个题目是2021年新增的,很多中国学生容易想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但这个过于常见,大家都能想得到。
写这个题目有两种不错的主题:
第一种是关于歧视和霸凌
美国这两年关于歧视的社会事件频发,各种反歧视的运动也此起彼伏。那美国学生这个题目可以写自己意外得到了不同人种的帮助,由此引发自己对种族歧视,或者弱势群体境况的反思。
相对来说,中国学生种族相关的经历会比较少,关于弱势群体境况的会更适合一些,比如校园霸凌等。
第二种是文化差异
比如从一个人际关系相对冷漠的地方,来到一个人们都比较古道心肠的地方,发生了很多让自己意外的暖心事,促使自己开始思考文化差异,这种也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写的时候,要注意“以小见大”,描述事件的篇幅不宜过长,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反思,以及对自己的影响。因为招生官看文书不是为了八卦发生了什么事,而是希望看到学生的品质,所以要重点写自己产生了什么样的思考和改变。
- 题目⑥
这个题目趣味性比较强,它并不是谈某个具体的问题,而是体现学生求知欲的一些想法。
如果要写这个题目并且想写得比较好的话,前提一定是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内,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
因为这种题目,一定得有扎实的知识储备量,才能写得出来,最忌讳的就是泛泛而谈,显得假大空。
因此客观来说,很少中国学生会选择写这个题目,我个人也不建议轻易尝试这个题目。固然,写好了能与众不同,但难度实在太高,有翻车的风险。
总结一下,在写文书时,学生一定要先想清楚,自己希望给招生官展示一个怎样的形象。
可以参考我分享的4种学生类型,判断自己更贴合哪一种,再套用对应的选题策略。